不做誤事媽!問診黃金3分鐘這麼說最有效
當媽的我們,無論如何精心照顧寶寶,都難免會遇到要帶寶寶去醫院的情況,兒科經常人滿為患,好不容易掛了號, 而就診時間只有3~5分鐘,其中還包括醫生檢查,診斷,寫病歷,開藥,媽媽們真正與醫生交流的時間非常短暫,怎樣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與醫生有效溝通呢?栗子媽總結了一套可行的辦法!
和醫生說不清?三大誤區要留心
提前在網上查,但別讓自己變磚家
瞭解一些疾病的基本資訊是有説明的,但千萬別企圖讓自己變成“專家”,網上的資訊都有誇張成分,盲目相信只會增加不必要的焦慮,交流時不斷以“道聼塗説”來質疑的話,對醫生來說非常不尊重哦。
顧慮多,對病史有所保留
要想讓醫生做出正確的判斷,就不要害怕難堪,必須毫無保留地說出相關病史,比如:寶寶病史、家族遺傳史等等。這些因素對醫生的判斷至關重要,千萬不能因為自己害羞或者顧慮太多影響醫生的診斷哦!
表述沒重點,一問三不知
描述病情的時候,經常會有滔滔不絕口若懸河的媽媽,醫生怕的就是這類囉嗦的家長,說了一堆,沒幾句有用的資訊。還有糊塗型家長,一問三不知,所以來醫院就診前,一定要持續、仔細地觀察寶寶的身體狀況,瞭解寶寶的基本病情,記錄寶寶的具體症狀。如果有帶寶寶去別的地方就診過,記得帶上之前就診的病歷。
舉個例子:
發燒怎麼說:
“ 醫生,我的寶寶1歲零3個月,在昨天下午吹了一下午空調,晚上10點開始哭鬧,吃不下東西,量了體溫39度,試過冷敷降溫,過了三個小時,還是沒有效果。”
拉肚子怎麼說:
“ 醫生,我的寶寶8個月大,前天晚上喝了隔夜的奶粉,開始輕微腹瀉,糞便稀薄呈水狀,有泡沫,前天拉4次,昨天拉5次,兩次喝下去的奶都吐了。(帶上寶寶的大便樣本,不能取用尿布上的糞便,可以放在乾淨的小瓶、一次性紙杯或保鮮袋裡,寶寶大便後將樣本立即送檢,時間不要超過1小時)”
短短黃金3分鐘,如何高效交流?
觀察前面患者和醫生如何交流
觀察排在前面患者的溝通情況是個非常實用的小技巧,前面患者與醫生談了哪些問題,醫生的問診態度,大概看幾個,就能明白和當值醫生的交流方式啦!
簡明扼要地彙報病史病情
說病史時要抓住重點說:寶寶月齡、體重,有什麼症狀,什麼時候開始,持續多久,如發燒體溫最高多少度,可能的病因,自己做了哪些處理措施,以前是否有過相似症狀,是否有遺傳病,服用過哪些藥物等等。不要把幾句話能說清楚的事情講成一個故事。
仔細聽醫囑,不懂及時問
醫生的囑咐一定要聽清,比如用藥療程、什麼時間複查等,仔細聽,可以準備個本子,必要的馬上記下來,不明白及時與醫生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