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的由來、功效及作用介紹
艾葉歷來就在我國民間廣泛利用,有的用它的治療養病,有的用它來食用充饑,更有的用它作為辟邪驅毒的信物,用途非常廣泛,直到現在,許多民間老人家也會對艾葉比較鍾情,視為好東西,看到了常常要將它采回家,曬乾保留,以備後用。而艾葉也宜為生長,特別是在我國南方的丘陵地帶,荒山上遍野都是,生長得極為茂盛。相傳,現千多年來,每逢端午人們在吃粽子賽龍舟紀念屈原的同時,還會將採集到的艾葉插在門楣上,用以辟邪驅毒。
艾葉的功效與作用
艾葉在我國很早就被廣泛作為內服藥用來治療疾病,現代技術又為艾葉的廣泛應用開闢了更為廣闊的前景。已開發出艾葉牙膏、艾葉浴劑、艾葉油香精、艾蒿枕、保健腰帶、蘄艾蚊香等多種產品,還有正在開發的以艾葉為主要原料的香煙,不含尼古丁,或可作為香煙的替代品。
艾葉的藥理作用:艾葉的化學成分方面發現其除了含有主要成分揮發油外,還含有鞣質、黃酮、醇、多糖、微量元素及其他有機成分等,這些元素能有效調解人體內需求。而在藥理研究方面發現艾葉有抗菌、抗病毒、平喘、鎮咳、祛痰、抗過敏、止血和抗凝血、增強免疫功能等作用。
艾葉泡腳的好處:
用艾葉水泡腳能有效的祛虛火、寒火,可以治療門腔潰瘍、咽喉腫痛、牙周炎、牙齦炎、中耳炎等頭面部反復發作的與虛火、寒火有關的疾病。
只要是發生上述疾病時,可取艾葉一小把煮水後泡腳艾葉做成或用純的清艾條取四分之一,撕碎後放入泡腳捅裡,用滾開的水沖泡一會兒,等艾葉泡開後再對一些溫水泡腳,泡到全身微微出,但不能大汗,再多喝一些溫水,注意要不吃寒涼的食物,並休息好,一般連泡2-3天后,這些因虛火、寒火引起的頭面部、咽喉部的不適都會明顯好轉或消失了。
但艾葉泡腳,也不能經常泡,因為艾葉泡腳能將虛火、寒火往下引,就會引起頭面部的氣血兩虧,供血不足,反而會引起頭暈、頭痛,及情緒上的變化等。
對於身體寒濕重的病人,可以每週用艾葉水泡一次腳,在泡艾葉同時,喝上一杯生薑紅棗水即可去寒又不至瀉氣。
但有些人身體非常虛弱,吃了一些補益身體的食物就會牙痛、口腔潰瘍等,像這樣的情況,可以等上火了再用艾葉水泡腳,沒火時可繼續食補,並每天堅持用溫水泡腳,注意誤食寒涼食物,防止寒濕侵入,慢慢地你就會發現再吃補益的食物身體也不容易上火了,而且體質會慢慢地增強。
艾葉的食用方法:
艾葉的食用方法有很多種,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10種艾葉的食用方法,以及食用它們有哪些作用等。需要注意的是,陰虛血熱者慎食之。
1、艾葉餅。做法:將艾葉打成漿,再用糯米粉做成一個個艾葉餅,口感上有很香濃的艾葉香,並有少許的艾葉苦味,吃後齒頰留香。作用:有美容養顏的功能,是婦女坐月子的理想點心,並對感冒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2、母雞艾葉湯。做法:老母雞1只,艾葉15g。將老母雞洗淨,切塊,同艾葉一起煮湯,分2~3次食用。作用:補氣攝血,健脾寧心,適用於女子體虛不能攝血而致月經過多,心悸怔仲,失眠多夢,少腹冷痛等。
3、艾葉甜湯。做法:艾葉15g,白糖20g,共煮湯飲用。作用:清熱利濕,活血化瘀,適用于婦女經來煩燥,尿赤灼痛,口幹口苦,喜冷水,便秘難下,舌紅苔黃,脈數無力等。
4、艾葉阿膠粥。做法:阿膠20g,幹艾葉10g,紅糖1大匙。幹艾葉先以3碗清水煎煮20分鐘,倒出藥汁。將阿膠搗碎,加入藥汁中,煮至完全溶解(邊煮邊攪),加紅糖拌勻。月經期間經量過多時服用。每日2次適合。
5、艾葉肉圓。做法:把豬肉和艾葉分別剁碎後加入適量鹽、薑、味精、花生油、生粉、雞蛋拌勻,然後用常法加工成肉圓或肉餅。或煮、或煎、或蒸,均可。作用:暖胃安神。
6、艾葉餃子。做法:1、艾葉300g,切碎;蔥、豆芽、豆腐適量切碎。2、將以上材料拌勻,用鹽、味精調味成餡。3、用面皮包餡成餃子形狀,入鍋中蒸熟或水煮均可。作用:增進食欲。
7、艾葉紅糖水。做法:生薑5片,大棗5枚,艾葉15g,紅糖適量,水煎服。作用:用於婦女痛經。
8、姜艾雞蛋。做法:生薑15g,艾葉10g,雞蛋2個,加水適量煮熟後,蛋去殼放入再煮,飲汁吃蛋。作用:用於女子月經過多。
9、麵粉蒸艾葉。做法:將新鮮艾葉去掉硬梗、枯葉,用清水將泥沙淘淨,然後按1kg艾葉拌250g麵粉的比例,摻勻拌散,使艾葉全部沾有麵粉。然後鋪入籠屜蒸約30~40分鐘後出鍋。蒸熟的艾葉呈灰白色,無濃烈的芳香藥味。再盛在碗裡,調入以香油、辣面、蔥、蒜泥等調製的味料即成。作用:開胃暖胃。
10、艾葉菜團。做法:將艾葉切碎,放適量麵粉,用水、鹽揉成麵團,做成大小適中的艾葉菜團,入鍋中蒸熟即可。作用:能通氣血,祛寒濕,止血,安胎。尤其是端午節前後的艾葉,清嫩味鮮,具有開胃健脾,增進食欲的功效。
現在便捷的使用方法就是將艾草粉製成艾草熱灸貼,方便攜帶,使用也方便,具有很好的效果。對於一些經常不舒服的青年、中年、老年人來說效果還是很不錯的,大家可以試試,貼劑類的也很方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