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2017年創業公司和傳統企業如何趕上人工智慧浪潮?

OFweek機器人網訊 筆者曾說2017年人工智慧會迎來井噴,並不是說技術上會取得多麼革命性的進展,而是會有大量人開始湧入人工智慧相關產業,大量公司開始探討人工智慧時代的戰略戰術。那麼,非AI類企業在面對被媒體塑造成“洪水猛獸”般的AI時,究竟該如何應對呢?

如何趕上人工智慧浪潮?
在思考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要搞清楚人工智慧的當前發展階段處於哪個階段。眾所周知,它已經發展了60年,基於演算法、硬體、資料3方面的原因迎來了這一次的爆發。如果將一項科技從概念提出到成為人類習以為常的“水和電”看做是該項科技的生命歷程,當前的人工智慧處於哪個階段?再如果,拿人工智慧來和互聯網做類比,當前的人工智慧相當於1985、1995、2005、1995這4個時點中的哪個點?

互聯網20年的發展
筆者個人傾向于認為它正處於1995年的互聯網的那個時間點,就是馬雲去美國看到互聯網後興奮地受不了的那個時間,所不同的有3點:
第一,當時的互聯網革命的中心在美國,這次的智慧革命中國可能會扮演某種“核心領導層之重要一員”的角色。
第二,互聯網用了幾十年才有今天的成就,而人工智慧的發展速度可能會遠遠快於互聯網,有可能5-10年就頂其20年。
第三,人工智慧對人類社會所帶來的改變將會比互聯網更大,商業規模也要大得多,按李開複老師所言,可能上千倍。
除以上3點外,筆者認為人工智慧當前的產業發展階段就相當於1995年的互聯網——初級技術開始成熟、資本供給基本管夠、社會關注指數放大、產業應用嚴重不足。
基於這個認識,筆者覺得對於任何一個企業和普通人來講,機會都很大。因為1995年有了Yahoo、網景、微軟、思科等,但還沒有BAT、Facebook、京東、小米、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