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一個完整喇叭的組成,五臟俱全!

“從那遙遠海邊 ,慢慢消失的你原來模糊的臉,竟然漸漸清晰想要說些什麼又不知從何說起。。。”

相信這是很多人都很熟悉的一首歌,但在這裡看著,總覺得少了點什麼而顯得好遺憾有沒有呢?多好聽的歌在這裡顯得枯燥無味,就算我當即再給它畫上音符又怎樣,不完美就是不完美吧!

我們都知道,在我們身邊除了自然界的聲音,其它的音樂都需要喇叭的傳遞,音響裡有喇叭,音箱裡有喇叭,電視裡有喇叭,手機裡有喇叭,甚至生活中的冰箱空調,就算只能發出滴滴聲的,那也少不了有個喇叭在裡面,它是一個沒人會關注卻又無處不在的物品,這一點,我想除了聾子大家都能贊同吧?但今天我要說的不是它有多麼重要,而是要分享一下它是怎麼被人類製造出來的。

首先我們需要瞭解的是一個完整的喇叭需要哪些材料來組成:

外殼、T鐵、華司、磁鐵、U鐵、端子板、膜片、鼓紙、彈波、音圈、墊圈、紙管、錦絲線、防磁罩、不織布、網布、鉚釘、防塵帽。。。

大致需要以上這些,大概這些裡面最讓大家熟悉的只有磁鐵了,在我的小時候,一個壞的喇叭對於我的價值就是裡面的磁鐵了。當然,在一個喇叭生產的過程當中還要用到好幾種膠水,像什麼4505黃膠、358AB膠、黑膠、白乳膠等等,以及生產過程中借用到的音規啊磁規什麼的,可見諾小一個東西也是五臟具全。

其中音圈跟磁鐵的配合加上外部電流是一個喇叭發音的關鍵,發聲原理是當外部電流通過音圈時會使其產生磁聲反應,此時與磁鐵自身這個固定磁場相互作用下形成振動發音,學過高中物理的人都不難理解。當然在這裡更少不了喇叭上面的膜片,我們都知道聲音可以通過多種介質得以傳遞,對喇叭來講,它需要上面的膜片推動空氣來傳遞由音圈振動帶動膜片推送出來的各種頻率的聲音,所以一個喇叭離不開磁鐵音圈跟膜片。

但我們清楚的是,喇叭光能發聲是不夠的,還得能發出我們想要的聲音,音質音色等等我們都是有要求的。最簡單理解的就是低音中音還有高音,一般用來播放音樂的我們都追求低音效果能比較好一些,這就對膜片或者是鼓紙的材質有了一定的要求,假如是同一種款式的膜片或者鼓紙,質軟的,反彈力道比較小的用在喇叭上就會帶來比較好的低音效果,質地比較硬,反彈力道大的便是偏向中高音使用。但兩者也都是有優勢便有不足啊,膜片太軟固然能帶來美好的低音效果,但做成喇叭之後它所能承受的功率會偏小,長時間使用膜片振動也會發生振動疲勞的現象出現破音、雜音等。質地硬的則相反,發音清脆悅耳,比較實用於通話對講卻不適合於音樂。當然了,如果你的追求與大眾不一,播放音樂也一樣是可以的。

音量也是很多產品比較關注的一個焦點,相信有不少人會有這樣一個誤區,認為低音就是聲音小,高音就是聲音大。的確,就像平時我們聽到高音比較高的音樂一樣,像很多歌曲的高☆禁☆潮部份也會有比較多的高音一樣,那種聲音的穿透力容易讓人亢奮,讓我們容易感覺聲音很大,其實不是,簡單點說是這種聲音比較刺耳比較清晰罷了,而低音卻有種混濁不清的感覺,你只想更認真地去聽清楚它是什麼,卻不會太在意它音量有多大 。那麼,在同一個喇叭裡,哪一部份可以影響它音量的大小呢?磁鐵的磁性,音圈的阻抗,還有功率。磁鐵所能產生的磁場越強,跟通電的音圈所產生的磁場的相互作用越厲害,音圈的振動越激烈,所發出的聲音就越大。通電大小帶來的影響也是同樣的道理,而音圈的阻抗又怎麼理解呢?物理老師有講過,阻抗越大,通電越困難,反之則反,結合前面所講,這樣相信大家應該是可以明白的吧?


一個喇叭的好壞,材料的品質相當重要,當然,做工也是非常關鍵,沒有音規,音圈放不好,喇叭工作過程當中音圈撞到外殼會造成雜音破音。膠水如果不好,喇叭工作時脫膠,這個喇叭基本也不能用了,破音是免不了的事了。這裡還有一個值得一說的是防磁罩了,很多人會有那樣的經歷,比如接聽電話的時候把手機靠近收音機,對收音機信號會產生干擾,道理是一樣的,防磁罩的作用就在於防止喇叭工作時受到外界磁場的干擾而受到影響,另外就是可以防止喇叭自身的磁場干擾到其它機器的作業,當然,目前還是有很多喇叭是可以不使用它的,因為畢竟這樣的相互干擾的情況是很少的。

判斷一個喇叭是否適合使用,除了人工聽音測試以外,通常還是都要靠科技的輔助,需要各種儀器設備的測試,通常我們用SPL vs Freq 曲線來判定一個喇叭的音質究竟屬於高中低頻裡的哪一個,在哪一個頻段裡好到哪個程度等等。生產過程當中還需要很多設備的説明,品質檢測過程當中也是一樣,也只有這樣,才能保障一個喇叭性能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