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車載攝像頭智慧化發展提速


 

“2023年,車載攝像頭需求將達到2億個單元。”來自美國的一家資訊技術研究機構的最新研究報告指出。推動攝像頭大量用於汽車市場的原因包括智慧汽車發展和新攝像頭技術的產業化。

我們最熟知的車載攝像頭是倒車顯示系統,而現在市場大力推廣的產品是360°全景影像,也被一些廠家稱為3D全景成像技術。車載攝像頭作為當今智慧汽車的“眼睛”,其性能對提升駕駛安全性、舒適性至關重要,尤其是在汽車主動安全技術飛速發展的當下,攝像頭作為汽車感知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應在智慧化發展的道路上先行一步。

3D成像普及最快

基於攝像頭開發的汽車智慧化系統的功能和種類越來越豐富,按照安裝位置,車載攝像頭可分為前視、後視、側視以及車內監控,主要包括前方碰撞預警系統、倒車影像、360°全景系統、夜視系統、後視攝像頭系統、駕駛員監測系統等,所有功能的出現都是用來提升駕駛安全性、便利性以及舒適性。

在汽車工業智慧化與資訊化的浪潮下,車載攝像頭作為重要的感知部件,智慧化的腳步正逐漸加快,上游供應商在晶片、光學鏡片領域的競爭也日趨激烈,甚至有不少IT公司跨界進入汽車領域,力爭搶佔技術制高點。目前來看,3D全景成像技術是相關汽車零部件企業及資訊技術企業研發和推廣的重點,3D全景成像技術在成本和實際需求上能得到消費者的認可。


據博世(中國)相關人員介紹,新寶馬 7系裝備了博世3D環視系統,該系統基於攝像頭和超聲波感測器的資料融合,擁有遙控泊車、自訂場景切換、智慧場景切換等功能。國內汽車電子領軍企業航盛集團也於2014年發佈3D全景產品,“航盛將全景技術從高端車擴展到中低端車的市場,打破技術壁壘,三年間開拓出大批前裝客戶。”深圳市航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控制電子設計研究院駕駛輔助產品部部長王娜表示,“同時,基於高清、寬動態的攝像頭研發的前方碰撞預警系統經過開發,部分功能已符合相關國際標準並通過了前裝整車客戶標準的測試,將在今年投產。”

市場需求將繼續擴大

從簡單的倒車影像,到全景顯示系統,車載攝像頭的單車應用數量已經由過去的一隻發展至現在的前、後、雙側至少4只。此外,為解決白天有霧和晚上光線不足的問題,夜視攝像頭應運而生。安裝在車內的駕駛員監測攝像頭也成為車載攝像頭的新用途。有資料表明,2015年上半年我國車載攝像頭需求量為648萬隻,全年約為1300萬隻。隨著ADAS系統普及率的提高以及人臉識別等技術的運用,車內監控以及後視攝像頭將會得到更廣泛的應用,車載攝像頭也將迎來真正的智慧化時代。


目前,智慧攝像頭已經從高端車型向中低端車型普及,未來市場增長空間很大。惠州華陽數碼特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向立堂對《中國汽車報》記者表示,智慧攝像頭從2016年全球接近3000萬隻的產量將發展到2018年的5600萬隻,未來增速還將繼續提升。

新政策的不斷出臺擴大了車載攝像頭的應用範圍。據瞭解,美國將從2018年強制要求汽車配置後置攝像頭來提升行車安全性。近期,日本政府頒佈的新政策允許用攝像頭代替傳統外後視鏡,車載攝像頭的應用範圍再一次擴大。此外,《中國製造2025》政策中有對智慧網聯汽車關鍵零部件自主化率的相關規定。由此,作為汽車感知系統部件之一的攝像頭也將迎來國內市場產銷量的大幅提升。


面對極具誘惑力的車載攝像頭市場,跨界切入的企業頻現,其中尤其以手機攝像頭生產企業進軍勢頭較強。資料顯示,寶馬正與iPhone攝像頭的供應商LG Innotek公司洽談相關業務。三星手機鏡頭的供應商Sekonix,則通過汽車零部件企業現代摩比斯、德爾福,成功配套現代和通用汽車。

市場應用仍受成本和技術制約

“三年來,汽車全景影像系統的裝載率有較大提升,但今年上半年新車裝載率也不超過10%,這主要是受限於高額的成本,以及消費者的使用習慣和產品可靠性等。”王娜表示。

新攝像頭技術固然誘人,但發展也存在諸多挑戰。“挑戰主要是軟體演算法,業內也缺乏相關專業人才。”向立堂認為,車載攝像頭及相關部件的小型化、低功耗、高性能以及車規級的視頻處理平臺是推廣車載攝像頭的先決條件。車載攝像頭若只提供影響功能,市場發展前景將會不足,只有智慧化水準繼續提高並能代替駕駛員對行車環境作一些分析判斷,才是消費者真正需要的智慧化產品。

實際上,替代車內後視鏡的後視攝像頭技術仍處於研發階段,目前發展較快的360°全景攝像頭在實際應用方面也面臨艱巨挑戰。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車載網聯技術部產品及服務規劃科高級技術專家賀思聰表示,市場已經應用的360°全景攝像頭主要應用於低速緩行環境,比如複雜的停車環境,而在高速行駛時則會受制於可視半徑以及敏感性。


“在突破可視半徑等瓶頸後,車載攝像頭可幫助駕駛員判斷相對速度,降低變道風險。”賀思聰說,視頻流大資料的存儲和智慧設備對電子電器的改造較大,需要重點關注。據悉,基於攝像頭即時分析技術的車道偏離警示、前方預警等產品仍僅用於部分頂配車型上,使用效果褒貶不一。

想瞭解更多汽車行業相關資訊,請關注長優電子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