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月餅的由來

月餅象徵著團圓,是中秋佳節必食之品。有許多關於月餅由來的故事,但所有的故事中,月餅是用來慶祝勝利的食品。 相傳,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在八月十五征討匈奴得勝,凱旋而歸。當時有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吃。 從此後,月餅的製作越來越考究。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 月餅發展到今日,品種更加繁多,風味因地各異。其中京式、蘇式、廣式、潮式月餅成為我國月餅中的五大種類。海南近年來興起的水果月餅,更是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閑秦再思《洛中記聞》說,唐僖宗在中秋節日吃月餅,味道極美,他聽到新科進士的曲江設開喜宴,便命禦廚房用紅綾包裹月餅賞賜給新科進士們。這是我們能夠看到的最早的關於月餅的記載。 到了宋代,月餅有"荷葉"、"金花"、"芙蓉"等等雅稱,其製作方法更加清致。詩人蘇東坡有詩稱讚說,"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酥是油酥,飴就是糖,其味道甜脆香美可想而知。宋以後,製作月餅不僅講究味道,而且在餅面上設計了各種各樣與月宮傳說有關的圖案。餅面上的圖案,起初大概是先畫在紙上然後粘貼在餅面上,後業乾脆用面模壓制在月餅之上。 滿月形的月餅也跟十五的圓月一樣象徵著大團圓,人們把它當作節日食品,用它祭月,用它贈送親友。這無疑是漢民族的一種民族心理的反映。 傳說,元朝初年,元蒙統治者懼怕民眾起來反抗,採取每十家派一名兵監視,十家只許用一把菜刀的高壓政策,人民忍無可忍,便乘八月十五中秋節互贈月餅之機,在月餅裡放一個蠟丸,蠟丸中裹著紙,紙上寫著誓言,餅底還貼一張紙做暗示,以此互相號召反蒙複國。浙江溫州一帶稱這種月餅"三錦",按當地方言的諧音就是"殺緊"。 這大概就是今天月餅外常貼上一張紙的由來。 傳統的中秋節為團圓節,所以古詩有“每逢佳節倍思親,遍插茱萸少一人”等詩句,也就是到了中秋節,大家更盼望團圓。如果家中有人在海外或外地能來家團聚,就增加思念之情,這是中國以家庭為社會組成單位所具有的特點,而中秋節也就是這一特點的集中表現。 中國歷代以農立國,中秋節正當春華秋實,農業收成的季節,所以農村有以“芋魁”供奉之俗,即所謂中秋吃蕃薯、芋頭,這兩種根塊作物,其形碩大而圓,象徵豐收與完滿之意。而親友之間饋贈月餅,同樣也是象徵完滿、團圓之意。 中秋之夜,闔家圍坐,皓月當空、或對月飲酒,或品茶吃月餅以助談興,亦人生之一樂事。所以無中秋可以吃月餅,而無月餅則不成中秋,因此中秋與月餅是緊密相連不可或缺的。而此俗之由來,也有多種說法。 有謂唐高祖武德年間,邊寇犯境.李靖帥師出征,大獲全勝,於中秋節凱旋,長安內外通宵歡慶,時有吐蕃人獻餅祝捷,高祖取出圓餅手指明月笑曰:“應將胡餅邀蟾蜍。”嗣後分賜群臣共啖,於是遂形成中秋吃月餅之俗。二謂北宋時中秋節以爬山登樓先睹明月為快,然後舉行拜月儀式,供品有圓餅,據《燕京歲時記·月餅》雲:“至供月餅,到處皆有,大者尺餘,上繪月宮蟾蜍之形,有祭畢而食者”。這就是宋代中秋食月餅之俗。
或謂元代末年,統治者實行“三家養一元,五家一菜萬”的殘暴統治壓迫,劉伯溫組織農民起義,特製大圓餅,內中暗藏字條,約定八月十五夜起義,結果起義成功,推翻元朝,建立明朝,以後中秋食月餅之俗更為流行。 總之,中秋團圓,賞月及吃月餅之俗,由來已久,歷代而後,不斷加進新的內容,以豐富這個富有民族特色的傳統節日,流傳至今,盛行不衰。 吃月餅需要理由嗎?需要嗎?不需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