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從物的局域網到物的互聯網 物聯網2.0黎明將至

物聯網是個很熱鬧也很寂寞的領域,一方面數字光鮮無所不在,政府報告、媒體新聞裡非常熱門,股市裡相關概念股也總是聞風而動,而另一方面,又遠不及互聯網熱鬧,很少創業者談論,也很少像互聯網那樣擁有眾多星光熠熠的公司。Why?

因為物聯網還處於1.0時代,還只是傳統行業資訊化升級的概念包裝,還是一個個行業裡面小圈子的應用。從1998年MIT提出概念,物聯網已經邁過了15年的光景,一開始物聯網幾乎就等於rfid,後來慢慢延伸到感測器、網路、應用平臺,再後來,但凡智慧xx、智慧xx多半都算是物聯網,不過總體而言,目前的物聯網類似20世紀60、70年代的電腦行業,在工業領域、公共管理領域都有出色的應用,但是都是一個個應用孤島。而隨著物聯網應用的深入、移動智慧終端機特別是穿戴式終端的興起,現在已經處於到物聯網2.0時代的前夜,而我所提出的物聯網2.0的時代,最關鍵就是突破孤島、實現各種應用的互聯,從行業驅動到消費市場驅動,我相信這個過程就如同20世紀70年代以來那樣,將會產生無數新的傳奇。


時代:本質上是傳統行業資訊化

物聯網聽上去是很玄的概念,政府工作報告中有個物聯網的定義:物聯網是通過資訊傳感設備,按照約定的協定,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資訊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慧化的識別、定位、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路,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路。也就是,只要有物、有網就是物聯網。實際上,我們身邊的公交卡、門禁卡、身份證、條碼、二維碼都是物聯網的一部分,所以物聯網並不是一個很新很特別的東西,而是各行各業進行IT化改造升級的一個概念包裝。物聯網產業已經很龐大。有一個資料,2012年物聯網產值已經達到3650億,每年的增長達到30%以上。

為啥政府特別熱衷於推物聯網呢?

十二五規劃裡提了九大領域:智慧工業、智慧農業、智慧物流、智慧交通、智慧電網、智慧環保、智慧安防、智慧醫療、智慧家居九大領域。它們有一個共同點——都是傳統行業。

本質上,物聯網1.0就是傳統行業的資訊化,使傳統行業更自動化、更智慧化,這與互聯網有相當大的不同:

1、 互聯網是一個全新的產業,創造了所謂的虛擬經濟,而物聯網一開始就根植於實體經濟(最開始是為了服務物流),只是最近O2O的興起,互聯網才與物聯網的交集更多。

2、 互聯網一般指的都是偏服務偏軟的層面,而物聯網產業包含軟和硬的層面,其產值的主體是硬體。

3、 互聯網的服務沒有地域性限制,因此互聯網公司基本聚集在北上廣深杭等人才集中的地方。而物聯網則隨其具體產業,有相當多當地語系化的產業,讓不少二線城市同樣可以參與。

4、 互聯網具有非常低的邊際效應,一山難容多虎。而物聯網則複雜很多,一個行業、一個企業背後可能就養活很多物聯網企業。

因此,從政府的角度,物聯網更實在、更能帶動傳統行業的升級,而且有更多的當地語系化機會,所以反復強調支持也不難理解。物聯網1.0難以產生明星公司

在物聯網1.0,物聯網企業更多的是傳統行業或者公共管理的附屬,而在這樣的產業鏈結構中,應用物聯網的傳統企業才是主角,背後的公司要麼只能專注於某個行業、某個企業,要麼專注於某個設備,甚至就專注於某個地區。

舉個例子,在行業中物聯網應用得最好的有三個行業:電力、交通、物流,我們經常津津樂道的智慧電網,你也許只知道現在很多地方的電錶是不用人去抄的,汽車裡的車聯網設備,你也許只知道豐田的G-Book或者通用的安吉星,物流你也許只聽說過聯邦快遞、順豐速運的資訊化管理是多麼牛逼,但是這背後是N個公司,從設備到應用。所以,這些服務提供者註定不能成為明星,而傳統公司只是應用者,也不會認為它是物聯網公司。

翻開股市看看物聯網概念公司,從遠望穀到新大陸,從東信和平到恒寶股份,這些多半都是提供rfid、SIM卡、二維碼等的廠家,沒有直接面向公眾的。這也是一般人感覺不到物聯網蓬勃發展的原因。所以說,在1.0時代,物聯網不是一個獨立的行業(如果非要說是,RFID產業勉強可算),而是無數行業在應用著信息技術,或者說,所有在進行資訊化的行業都可以說是物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