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孵化率應注意的幾個方面!
隨著我國養殖業的規模化、產業化發展,種禽養殖場的數量和規模也在不斷攀升。那麼如何提高種禽場的經濟效益呢,本人認為主要取決於以下兩個方面,即種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種蛋受精率和孵化率既受公雞、母雞飼養管理方面的影響,又受種蛋品質、種蛋貯存時間、孵化時溫濕度控制等方面的影響。
一、提高種蛋受精率的途徑
種蛋受精率的高低是決定家禽繁殖速度的關鍵,也直接影響種禽場的信譽和經濟效益。在種禽的管理中,應從以下四方面採取措施,確保種蛋受精率的提高。
(一)加強種禽的飼養管理是提高種蛋受精率的基礎。
種禽的飼養管理除採取一般家禽的飼養管理措施外,還應特別加強以下幾方面的管理工作。
1、適時科學地選擇、培育、建立優良種禽群,且公母比例要適當。
2、加強營養,重視營養平衡,尤其是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的平衡。嚴防發育過速或遲緩,過肥或過瘦等。
3、加強運動,增強種禽體質。在育成種禽後期最好單籠隔離飼養,防止鬥架損傷或其它損傷。
4、種禽不宜強制換羽,以免影響其使用年限和受精率。
(二)優質精液來源是提高種蛋受精率的前提
種公禽的精液品質直接影響受精率的高低。種禽群的精液優劣與否是由每只種禽精液的品質決定的。因此,公禽的采精必須適齡進行,且要經過采精訓練。配種采精前及其以後應定期、不定期地對精液品質進行評估和鑒定。凡不符合要求的,應將相應種禽剔除後並補充。
(三)人工輸精品質是提高種蛋受精率的技術關鍵
人工輸精員應有豐富的人工輸精知識及相關知識,如采精時間、采精頻率、精液保存溫度、環境、輸精的時間、輸精部位、間隔時間對受精率的影響等。必須熟練掌握人工輸精的技術操作要領(包括采精、精液品質檢查、精液保存以及輸精)、注意事項並具備實際生產經驗,這樣才能保證人工輸精的品質,進而提高種蛋受精率。
(四)加強人員管理是提高種蛋受精率的根本飼養管理人員和人工輸精技術人員,應增強責任心,不斷學習,提高飼養水準、管理水準和技術水準。技術操作要嚴格按要求進行,且規範熟練。每群種禽的飼養管理人員和授精員應相對固定,並有嚴明的獎罰制度,以實現種蛋受精率的穩定提高。
二、提高種蛋孵化率的途徑
保持種蛋的孵化潛力是非常重要的, 它受種雞飼養管理、種蛋處理和孵化管理等很多方面的影響。在正常情況下,受精率與孵化率之間的平均差額為10%左右,青年母雞可能僅5%,6%,而管理不當,體重肥胖或老齡雞的差額則高達16%,18%。即使在種蛋從產下到孵化室這段時間裡, 由於對種蛋處理的失誤, 也可使許多種蛋喪失其孵出健康小雞的能力。在養雞業中,提高種蛋孵化率,降低雛雞成本,具有極其現實的經濟意義雛禽孵化在現代化養禽生產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欲獲得健康合格的雛禽和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必須加強對種禽、種蛋和孵化環節的管理。
(一)種蛋受精率的高低是決定孵化率的前提
種禽飼喂中提供全價配合飼料,滿足種禽正常生長發育和產蛋的營養需要,維持良好的種用體況,新種禽,以確保優質精液的來源。並防止疾病的發生。加強對種公禽的選擇,並保持適當的雌雄比例。
(二)確保入孵前種蛋的品質
根據種蛋的來源、蛋重、蛋形、蛋殼品質以及蛋的清潔度嚴格按照種蛋標準挑選。種蛋最好在產出後3,4h 內入孵,最長不能超過7天。種蛋儲存的環境要清潔衛生,掌握好溫度、濕度及通風換氣等環境條件。入孵前要進行薰蒸消毒。
(三)保證適宜的孵化條件
種蛋只有在適宜的條件下才能孵化成雛。根據氣候條件的不同、孵化機類型的差異、種蛋的遺傳品質、入孵蛋的數量等因素,正確掌握適宜的孵化溫度和濕度,保持良好的通風換氣,以及翻蛋、涼蛋技術是孵化成功的前提。在實際生產要特別注意“看胎施溫”,通過照蛋以判斷孵化溫度的高低(以雞為例,看胎施溫的口訣是:3 天預檢“蚊蟲”清,4天“蜘蛛”把殼叮,5 天正好是“起珠”,第一階段即完成;6 天“雙珠”已出現,七沉八浮背“把邊”,9 天“發起”長得猛,穩住溫度實要緊,11 天前全“合攏”,第二階段即完成;此後變化不明顯,血管加粗色漸深,17 天時已“封門”,第三階段亦完成;後期蛋溫漸增高,眼皮感溫顯重要;兩種方法配合好,孵化效果會更好)。保持孵化場和孵化機內的空氣新鮮、清潔。抓住孵化過程中的兩個關鍵時期,即孵化前期(1,7d)注意保溫,孵化後期(雞18,21d,鴨24,28d,鵝26,31d)重視通風。
(四)合理設計孵化流程,嚴格執行消毒程式
孵化室設計要合理,種蛋質檢、儲存、消毒、孵化、出雛、存雛及發雛實行隔離操作,種蛋按一個順序流向,以減少環節交叉帶來疾病重複感染的機會。保持孵化室內外的清潔衛生,定期對孵化室的環境和孵化器具進行消毒。種蛋在集蛋後和入孵前應認真進行薰蒸消毒,轉盤後出雛機內也要進行薰蒸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