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百年道觀蓬萊院 隱於濟南鬧市幾不見

從大明湖東門沿經一路延長線東行,行至四五百米在路北便能看到一條小街巷,它有一個動聽的名字——霞侶市街。沿霞侶市街北行不遠,就能看到一個朝西的青磚壁瓦的大門,門楣上刻有“蓬萊院”三個大字。作為濟南市道教活動主要場所的蓬萊院,它隱藏在一片民房、高樓之中,不仔細看,幾乎看不出它的存在。

道觀香火繚繞 是鬧市中的一方道教勝地

蓬萊院坐北朝南,大門朝西,給人的第一感覺是恢宏大氣,古樸端莊。其整體建築為磚木結構,小瓦覆頂,聳脊翹角。進門後,門殿左右牆上分別繪著“趙公明元帥”和“溫瓊元帥”的壁畫。穿過門殿,就進入蓬萊院前院,院內的香爐裡香火繚繞,時不時會有信徒前來上香。

蓬萊院有南、北兩個院落。南院北面是一座大殿,為呂祖殿,大殿內供奉著呂洞賓和倆侍童塑像。在院子東面是十方堂,用來招待遠道而來的道眾。另外,院子西面有一排便房,住著幾位乾道(男性道人)。通過南院西側的一條過道,向北來到一個拱形的月亮門前,穿過月亮門,便到了北院。

北院北側大殿為王母殿,殿內供奉著西王母、碧霞元君、觀音菩薩。從王母殿東側拾階而上,來到三清殿。殿內供奉著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和道德天尊。三清殿內牆上繪有“黃帝訪道”、“至聖問禮”兩幅壁畫。三清殿東、西兩側各有一廊亭,西側亭內置有一面大鼓,東側亭內置有一口大鐘,正應和了“晨鐘暮鼓”之說。

1912年(民國元年),全真龍門派第十七代弟子張教元由陝西華山雲遊到濟南。他來到濟南後,在城外的一處關帝廟落腳。這座關帝廟位於一條街的街口上,這條街當時名為下驢市街(即霞侶市街)。這座關帝廟因年久失修,已破敗不堪,僅剩兩間殿堂,甚為淒涼。

1918年,張教元師徒傾其所有,再加上一些善人的捐助,在關帝廟附近買了三畝多地,並在原來關帝廟的基礎上歷時6年建起了一座道觀,就是如今的蓬萊院。當時的蓬萊院建築格局和如今的差不多,也是南、北兩個院落,院內殿宇氣宇軒昂。

道觀建成後,張教元遂請其師如意真人蔡合雲祖師帶弟子5人前來觀內主持。張教元又先後收出家弟子十余人,俗家弟子眾多。至1940年左右,蓬萊院達到了全盛時期,已有20余名道人,並有4處道觀為下院,分別是南關玉皇宮、壽康樓街呂祖廟、北園柳行關帝廟和曆城錦繡川明真觀。

道觀所在的下驢市街,當時街上小旅館居多,城外的販夫走卒騎著驢從郊外而來,便在這條街上住店,並把驢寄放在旅店裡,然後自己進城辦事,久而久之,這條街便被稱為下驢市街。張教元嫌它不雅,乾脆為其改名霞侶市街,一直沿用至今。

上世紀五十年代,蓬萊院開始漸漸衰敗。據生活在霞侶市街上的老人介紹,1948年解放濟南時,蓬萊院的多間大殿被炸毀,“破四舊”和“文革”開始後,蓬萊院被多次破壞,道眾被遣散。迫于生計,一些道眾參加濟南刺繡社,換得收入維持生計。

1983年,蓬萊院的房屋地產被歸還,當時的道長張明真帶領道眾又回到蓬萊院,面對被破壞的道觀,張明真帶領道眾在善人的幫助下,對道觀進行恢復、重建。直到1996年,在各界信眾的幫助下,蓬萊院重建而成,又恢復了往日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