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野釣如何選釣位
在多人垂釣的現場,經常會碰到這樣的現象:在對面揚竿的兩釣友,這邊頻頻得手,那邊紋絲不動,在同一水邊打窩子,僅一步之遙,一窩魚星泛起,另一窩卻死水一潭,這些現象表明野釣選位至關重要。怎樣才能選到比較理想的釣位,筆者經多年探索有如下體會。
*【竿稍強韌的鯉魚竿,優質碳布材質,竿稍強韌,力度均勻,腰力很足;重心靠後,裸碳塗裝的竿身,上檔次。】
一、看季節找適中水體層
【春釣灘,夏釣蔭,秋釣潭,冬釣陽】這一魚諺對四季垂釣怎樣選位作了原則規定。但在實際運用時必須根據季節、氣候、水域等緒多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判斷,以及魚群可能活動的範圍,即所謂魚路,才能確定比較理想的釣位。
春季是垂釣的第一黃金時段,立春以後,氣溫趨暖,經過冬眠了的魚體趨動,開始覓食,這時宜在較深水層、淺灘、河流拐彎和草叢、沉積物的周邊選位。驚蟄以後,天氣漸暖,地溫回升,魚兒活動範圍和力度漸大,覓食欲望漸強,此間要改釣淺水層,出征要選擇晴朗天,定位要力求朝陽避風。
夏季垂釣,早晚要靠河邊走,午後求蔭不偏深,低溫淺水趕日照,高溫草縫得大頭,有風人站頂風釣,低壓要找動水口。
秋季垂釣,魚體肥,密度較大,是第二個垂釣的黃金季節,只是這個季節天氣多變,魚浮頭現象又多見於往日,選位難度較大,就正常氣候而言,秋釣早晚不留邊,深(水)淺(水)蔭陽分(時間)段追,養精蓄銳在中午,日落前後上鉤勤,倘若碰上金日浮頭,可以不打窩,不定位,來個懸墜追群釣浮頭也未償不可。
*【東島黑狐鯉碳素台釣竿,28超輕硬鯉魚竿,進口高噸位碳布,超輕量,超高強度,手感好】
冬季垂釣。初冬的氣溫如一般在8℃~10℃,左右,選位和秋未時大致相同,只是釣淺不釣深,釣陽不釣蔭,釣草洞不釣光水。窩點宜多不宜少,重窩輕窩依次排列,打窩的形式要兼有弧形或成圓形,這是因為隨著氣溫下降,魚兒的運動頻率相對小了許多,只能以多取勝了,時進隆冬,選位要找“避風港”。那就是要找既避風,又能藏魚的深水層或水草已經枯萎而非法電魚人又無法干擾的淺水河的深水處,如水庫、深潭、地下洞都是冬釣的好去處。筆者近幾年試釣地下洞,就很少出現空護。
二、看河形找棲息之所
如蘇北地區裡下河一帶,河渠成網,四通八達,故有水鄉之稱,水鄉河形除老溝塘外,還有長條形、V字形、丁字形、工字形、十字形、井字形、胃字形和葫蘆形,可謂千姿百態。有的長達數十公里,有的僅百步之距。乍到一地,拋竿前少不了要做三件事:調查魚情,觀察水面,試水深淺。為選位打窩提供依據,回家後還要記下有用情況,改日再來時就知根知底了。下面就筆者自身感受說幾種河形的選位。
*【黑坑搶魚專用,單手握住一、二節,就可以感受到超硬的一九調,竿身硬挺,弧線優美,回魚迅速,手感輕巧,腰力十足,溜魚有力度。】
1、兩畝以上大小不等的方圓塘,有兩處或多處口,經毛渠和外水通連,常有客水,水深1~2米左右,夏秋雪亮心布有水草,四周為白水區,找第一次施釣就圖省事,在中間幾處空間下鉤,一個上午收穫平平,意識到是選位不當,後改在四角1~2米處和水口布窩,逐步向塘心延伸,每次釣獲頗豐,最難忘的是上鉤的那尾550克的鯽魚了。
2、長條形河:長短2~3公里,多位於公路邊,常年用於儲水,四周農田,外通活水,水深2~3米不等,在這一類型水域找釣位是:動靜結合,(在動水處長靜水,在靜水處找動水)適當傍草(即在離草邊20~30釐米下窩)深淺兼顧(早晚釣淺,午後釣深)靜處下鉤(避開噪音),先釣水口,再伸延腹部,逐日分段,輾轉施釣。
3、工字形河:郊外多有分佈,兩頭外通,多用於農田降水或小規模養殖供水,通常水深1~3米之間,河寬10~20米不等,岸邊有零星雜草,在這一類型水域選位時,當河水處於靜態時,首先在吸水泵左右和正前方不遠處以及草垛周邊定位,而草叢洞隙次之,當河水處於動態狀,宜在出水口內側5~10米處或無草區定位,其原因是靜水時釣尋食魚,動水時釣戲水魚。
4、草叢河:因為無人清理,常年為水花生等雜草所覆蓋,多用於積水和排水,水時漲時落,往往有魚護之稱,在這一類型水域施釣,少不了要清障,須人工拉開釣點,釣位一般選在進出水口的中心及兩側,以後如蠶食似的向河中心部位移動,拉草打窩。只是現拉不能現釣,而要經過清障——打窩——再打窩,經過這樣一個等待過程後,一旦時機成熟了,會讓你得到意外的收穫。
*【雙寶超硬台釣竿釣魚竿,超清超細硬調的組合釣竿,釣大魚腰身柔韌,溜魚舒服手感好,不易斷節的綜合性通殺釣竿!重量輕,硬度高,反應靈敏。】
5、深水河:河寬30~40米左右,水深5~~8米上下,水頭流向不定,來往船隻頻繁, 少見草群,這一類型水域手竿無用武之地,只能在其支流兩側靜水處依草旁打窩,或找節閘口周邊下鉤,用海竿宜在橋墩近處拋投。05年8、9、10三個月,我的釣友數釣三陽河,他們都投竿在橋墩左右10米遠近,全有收穫,而遠離這一位置的幾個釣友各投竿10來支,卻一無所獲,這是我9月30日親目所睹。
三、看水情找活動範圍
因為爛草根年復一年的沉積,因為農作物秸杆和腐枝敗葉堆積,水下積汙層總是老厚老厚的,成了名副其實的垃圾河,高溫、低壓時局部河段有異味,但因為河水時有通活,水表層通氣又好,這裡不僅食源豐富,而且很少受捕撈干擾,魚兒習慣在這裡生活。當你來到現場時,只見成群結隊的小魚在水面上漂來蕩去,很少下沉追窩,一揚竿又受驚炸窩。筆者每次都在白水河段試著在樹蔭下,高草避光處和零星草縫裡,以及動靜水的交匯處下鉤,也從未空護,一次趕在雨後投竿,一個上午釣得大鯽和小鯉12尾,總量5千多克。
說野釣選位的過程,其實就是短魚情、知魚路、知食譜、知天時的過程,是每位釣魚人首先要思考的問題,並不是什麼學問,要說有學問的話,那就是實地考察,反復對比,用心總結、去偽存真,時間長了,就有了選位的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