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再能幹,也要把這些事交給孩子他爸來做!
前天泡媽和朋友聚會,吃飯的時候,有媽媽開始吐苦水“以前孩子半夜哭鬧的時候,孩子他爸睡得跟死豬一樣,怎麼叫都叫不醒。前幾天歐洲杯,他每天定好鬧鐘,球賽一開始,整個人跟打了雞血一樣。”
其他媽媽也附和道:“之前讓老公帶孩子,他總是說自己很忙,每天都要加班,整個人都太累了!結果,歐洲杯一開始,我看他精神得很!”
還有媽媽說:“我老公還好,就是太笨手笨腳的了,經常把孩子弄哭,我又要花時間去哄孩子,所以我不放心讓老公帶孩子。”
在我們的印象中,孩子和母親相處的時間比較長,孩子也更依賴母親,但是我們不能因此忽視父親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在與孩子交往的過程中,母親更多的是照顧孩子的日常生活,比如,一歲的孩子在哭,爸爸不知道為什麼孩子會哭。但是,媽媽就不一樣,能知道孩子是餓了還是涼了。孩子越小,母親的作用越大,但是等孩子慢慢長到五六歲的時候,父親的作用就顯現出越來越重要。
如果忽視父親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對孩子的成長有什麼影響呢?
世衛組織最新研究成果則表明:平均每天能與父親共處2個小時以上的孩子智商更高,男孩更像小男子漢,女孩長大後更懂得如何與異性☆禁☆交往。
父親,往往在家庭中是頂樑柱的形象,父愛缺失的男孩,會游離於男性集體之外,難以獲得男性亟須的性別歸屬感,他不知道自己作為男人,應該怎樣做,應該有什麼樣的使命、形象與擔當;這往往導致男孩成年後性格懦弱、退縮,行為舉止“娘娘腔”。
心理學家證實,由於父親的形象是力量,勇敢、果斷、豪爽、眼界開闊、事業心強的象徵,所以女孩子受了這些影響,會更嚴肅認真地對待生活和事業。
為什麼父親陪伴孩子的時間太少呢?
原因一:工作忙
最近有一檔親子節目《媽媽是超人》,其中拳王鄒市明的老婆冉瑩穎就非常符合“超人媽媽”這個頭銜。丈夫常年在外拼事業不著家,她既要當爹又要當媽,凡事親力親為,是典型的假性單親媽媽+超人媽媽。(假性單親媽媽是指丈夫因長期不在家,或與家人極度缺少溝通而形成媽媽與孩子通常相依為命,與丈夫疏遠的家庭現象。)
很多媽媽也跟《媽媽是超人》裡面的媽媽有著相似的經歷。經常有媽媽抱怨道“我老公每天都要加班到晚上十點多,隔天上午十點以後才起床,這樣和孩子的生物鐘完全顛倒。孩子睡前他還沒下班,孩子上學,他還沒起床。這樣住在同個屋簷下,見面的時間卻屈指可數。”
因為太忙了,爸爸很少有時間參與到孩子的成長和教育中,久而久之,就和孩子疏遠了,等到想要和孩子親近的時候,又不知所措了。所以,爸爸們在空閒的時間儘量陪伴孩子,孩子成長的機會只有一次,千萬不要錯過。
原因二:爸爸太“粗心”
有位媽媽抱怨道:“我老公帶孩子的方式很是簡單粗暴,有時候粗手粗腳的,還把孩子弄哭了,這樣我怎麼能放心讓他帶孩子呢?!”
其實爸爸和媽媽帶孩子的方式是不一樣的。媽媽給予孩子的是溫和細膩的東西,而父親給予孩子的是剛性的東西,能讓孩子養成堅毅、果斷,沉著的性格。所以,有些事情媽媽要學會偷懶,放手讓孩子他爸去做。
那麼時候媽媽們要放手讓爸爸去做呢?
1.當增強孩子的安全感的時候
很多媽媽跟泡媽說過,當媽之後變得特別焦慮,
不敢讓孩子參加有一丁點危險的活動,總是擔心孩子會不會摔了、碰著了。到頭來,孩子的確受到的傷害少了,但同時也失去了很多學習生活技能的機會。
媽媽們總是嫌棄爸爸做事粗心大意,當孩子不小心摔了,爸爸只是說:“快自己站起來。”正是因為爸爸帶孩子的方式簡單粗暴,才給了孩子更多的機會去嘗試、鍛煉、調整,好奇的事情自己去嘗試,跌倒了自己站起來……其實很多爸爸都是粗中有細,當孩子想要嘗試一些沒做過的事,爸爸簡單的一句“孩子放膽去做吧,爸爸在邊上看著你呢!”這樣簡單的鼓勵會使孩子安全感倍增,真正放心去嘗試。
2.當需要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的時候
很多孩子小時候總是很喜歡拆玩具,然後再把玩具組裝回去。每當媽媽們看到孩子在拆玩具總是覺得孩子在搞破壞,生氣地將孩子批評一頓。但是這個時候,爸爸可能就會對孩子說:“爸爸小時候也經常拆玩具,讓爸爸陪你一起玩。”就這樣爸爸一起陪孩子搞破壞,再一起把“破壞”復原。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也培養了孩子的動手能力。
3.當需要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的時候
媽媽們的情緒波動比較大,帶孩子的時候,難免將情緒傳染給孩子,從而影響到孩子的情緒。而爸爸的情緒比較穩定,更加的理智、客觀、心態也會更加寬容。由爸爸帶孩子,多的是鼓勵,少的是管教。在平和理智的情緒中長大的孩子,更願承擔責任、更有主見,思維方式也更有邏輯性,獨立性更強,而這一切都是未來職業成功、追求自己理想生活的必要條件。
母親給予孩子的是溫和細膩的東西,父親給予孩子的是剛性的東西,生活是剛柔相濟的,過柔則人容易疲軟,過剛則易折。所以在培育孩子的過程中母愛、父愛都不能缺失。
(歐洲杯證明了:男人是可以半夜起床帶孩子的!各位媽媽轉給爸爸們看吧,讓爸爸們拿出看球的熱情,好好照顧你和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