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陶瓷知識多,釉上釉中釉下都是什麼鬼?

對於最最普通的消費者,想在網上買一套景德鎮骨瓷餐具、茶具的,請先記住以下12個字: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罄。然而那些釉上釉中釉下是神馬意思,大家都懂嗎?今天我就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大家科普一下這個知識點!稍微懂一點,才能不至於被騙嘛,對吧?

首先,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三個詞都有一個“釉”字。“釉”到底是什麼呢?教科書上的解釋是:釉是熔融在陶瓷製品表面上的一層很薄的均勻玻璃質層。下面這張圖看得很明白,上半截流淌下來的就是一種釉。下面的粗粗的陶泥色的就是沒上釉的效果。釉是個好東西,沒上釉的產品,表面粗糙、易吸濕、易沾汙、易被侵蝕,上了釉的陶瓷,外表有光澤、更堅硬、不吸水,總之檔次蹭蹭地上。

釉上彩

做好素培以後,上了釉,先燒一下,燒出白白亮亮的白瓷以後,再貼釉上花紙,再燒出來的是釉上。第二次比第一次燒制溫度低,大概600-800℃。釉上彩摸上去有凹凸感,也看得出來彩是施在釉上的。因烤燒溫度沒有達到釉層的熔融溫度,花面不能沉入釉中,所以有鉛超標的可能。


釉下彩

在沒有上釉的素坯上進行彩飾,然後再覆蓋上一層釉,經高溫燒制而成。多見於青花、青花五彩、單色釉瓷器,工藝簡單,成品率高,耐磨損,耐侵蝕。缺點是畫面在釉層下,色階相對較少,太複雜的色彩美它展現不了。真正的骨瓷餐具一般做不了釉下彩,因為在燒制的過程中會變形,所以這也是一種辨別真假骨瓷的方法。

釉中彩

瓷器先上釉,然後在釉上畫,畫好後再上一層釉,燒出來就是釉中彩了,畫面在兩層釉中間。顏料的熔劑成分不含鉛或少含鉛,按釉上彩方法施於器物釉面,通過1100~1260℃的高溫快燒(一般在最高溫階段不超過半小時),釉面套裝軟體化熔融,使顏料滲入釉內,冷卻後釉面封閉。細膩晶瑩、滋潤恍目,抗腐蝕、耐磨損,具有釉下彩的效果。並解決了陶瓷畫面鉛的溶出問題。釉中結合了以上二種的優點,既做到了花樣繁多,又做到了安全耐磨,優點這麼多,當然代價就是比、較、貴。日常家用,特別是給老人和寶寶用,最好選擇釉中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