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深度】充電樁4四步曲:新機遇 新挑戰

OFweek新能源汽車網訊 據工信部網站消息,2016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51.7萬輛,銷售50.7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1.7%和53.0%。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41.7萬輛和40.9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63.9%和65.1%。
事實上,隨著電動車產業的快速發展,對於調整全產業鏈結構,緩解環境保護壓力,實現社會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然而,充電樁的欠缺已成為我國電動汽車產業快速發展的一大現實問題。基礎設施的不足加上快速增加的新需求,也使得充電樁可能成為電動汽車產業鏈中確定性最高的一塊“蛋糕”。國家能源局首次規劃2017年新增充電樁目標80萬個,其中專用樁70萬個、公共樁10萬個。
1、機會
2016年2月2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連續發佈五項重要措施力挺新能源汽車產業。通過督促完善財政補貼等政策推動相關產業發展,鼓勵資本進入充電樁建設運營。根據國家發改委規劃文件,到2020年,我國將新增集中式充換電站超過1.2萬座,分散式充電樁超過480萬個,以滿足全國500萬輛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
然而,截止到2016年年底,國內僅建成15萬個公共電動汽車充電樁,巨大的數量差異一方面表明新能源汽車發展與充電樁配置還不到位;另一方面也表明市場的巨大機遇所在。有人估計,這將是一個千億元級的市場。
一大波企業蜂擁而至,其中有供電企業和電力設備製造商,有互聯網攪局者,有汽車生產企業,不一而足。他們中有的生產、銷售、建設充電樁,有的搭建平臺,利用APP為車主提供找樁、導航、預訂和支付等功能,有的兼而有之。
但不管這個行業如何躁動,市場是殘酷的,只有堅持科學正確的商業模式才是電動汽車行業發展的王道,而創新的商業模式更是令業內人士翹首以盼。
“2015年社會資本瘋狂進入,大家覺得充電樁是個生意,覺得這可能是新的用戶入口,高頻、剛需、用戶基數大,大家認為這是一個極好的用戶場景,但是客觀來講,所有投資充電設施的運營商真的盈利嗎?”充電網CEO王振飛曾經對媒體發出這樣的聲音。
真實情況是,充電運營商普遍虧損。
建設一個充電樁(包括線纜和土地使用)的成本在萬元以上,這還只是前期的一次性投入。運營商的主要成本在於建樁之後的管理和維護,鑒於現有的充電樁利用率比較低,充電服務費對於運營商來說杯水車薪,因此虧損成為整個行業的“常態”。
中國普天資訊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普天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曹宏斌提醒說:“一個新興產業,在剛剛看到曙光的時候最容易被打倒,無序的競爭方式對整個充電設施運營產業是一個致命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