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不是孩子一個人的事!家長要做到這4點
“為什麼人家孩子能考第一,你就做不到呢?”
“學習是給你自己學的,考不上大學看你怎麼辦!”
“現在不好好學,長大沒有文憑,可別賴我們沒有培養好你。”
......
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孩子身上後,學習就成了孩子一個人的事,如果學不好,考不上好大學也是孩子沒有好好學習的後果。這樣的思想正確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千萬不要再說學習是孩子一個人的事!家長作為孩子的啟蒙老師,和孩子的相處時間最長,對於孩子的學習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在影響、引導和監督這三個方面,具體一下就是下面這4點,家長做到這4點孩子提高成績不是問題。
理清孩子要學什麼
期中期末考、畢業考、中考高考......畢竟現在還是一個拿成績說話的教育時代,逢考必過成為一個學生“學習好”的標籤。那麼,家長想要幫助孩子提高成績,就要想方設法讓孩子通過考試!
只有理清孩子要考什麼,才能知道孩子學什麼!大部分的家長白天要上班,晚上基本上也沒精力輔導孩子學習了。其實,沒有精力輔導沒關係,家長可以經常翻看一下孩子的課本,瞭解孩子的學習進度,這周學習了哪個章節?需要記住哪些知識點?下周要學習函數了?需要哪本課外輔導書?
家長可以利用工作之餘稍微濾一下課本,加上自己上學殘留的一點記憶,想要理清孩子學什麼應該不是難題。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提醒孩子要跟上課程,不要鬆懈;經常溫習、主動預習;另外還可以讓孩子感受到父母一直在和自己並肩作戰。
明白孩子為什麼考不好
有的孩子平時學習不錯,一到考試就失利。這其中有很多原因,主要分為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
主觀因素:考前準備不充分,不知道要考什麼,複習不到位;“逢考就緊張”,心態沒有放平。這樣的孩子一般是平時學習很認真,但缺乏整體知識點的把握,一旦把本書的知識點融合到一張試卷時就“慌了”,考場上也容易過度緊張,擔心自己考不好。
客觀因素:“成績波動”是很多學生考試中常遇到的一個現象,這其實不是大問題,主要是還是知識點的掌握不夠扎實。比如,孩子不認同老師講的某個章節,聽課時就容易走神,導致這一章節就沒學好。所以,家長要經常詢問孩子的考試情況,聽孩子分析為什麼沒有考好?幫孩子查看老師批改試卷是否有失誤等。
瞭解孩子愛學什麼
調查顯示,超過70%的學生都有偏科的現象。因此,個別孩子的偏科並不會影響他以後的成長和成才,危害也沒有家長想的那麼嚴重,各有所長也未必不能有所成就。而家長更應該做得是瞭解孩子愛學什麼,興趣點在哪裡。
把學習當做好玩的事情來做,是最輕鬆的學習方式。有的孩子愛學語文,有的孩子喜歡研究數學,那就多鼓勵孩子閱讀課外書,多進行數學探討。
但不是說愛學語文就不學其他學科了,家長要幫助孩子用強科帶動弱科,其實所有的科目都是有相關性的,知識點都可以融會貫通。平時多表揚孩子某一科學得好,讓孩子更有信心去學好其他學科。
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這一點可以運用在教育的各個方面,良好的氛圍是不僅是學習必備的客觀條件,也是家長和孩子共同學習、共同進步、情感溝通的重要因素。
家長要經常和孩子一起學習。孩子在寫作業時,家長最好不要看電視或者上網玩遊戲,可以拿本書坐沙發上安靜的閱讀,這樣一來能夠給孩子一個安靜舒適的學習環境,也能創造“書香門第”的文化氛圍。
經常“請教”孩子學習上的問題。家長要適當的扮演一下“孩子”和“學生”,多向孩子“請教”一些學習上的問題,如果孩子回答上來能夠增長自信;如果回答不上了就讓孩子去尋找答案,然後再告訴你,這樣可以鍛煉孩子的思考能力和鑽研精神。
關於孩子的學習絕不是孩子一個人的事情,作為家長一定要做好影響、引導和監督,具體做法可以參考以上四點。更重要的是,無論孩子學習好與差,家長都不要過分表揚和批評,學習好要繼續保持,學習差就尋找方法逐漸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