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南方水泥毛建華:水泥行業去產能迫在眉睫

明明靠水泥吃飯,卻連續多年、先後三次提出要“錯峰”、“減量”、“限建”,給水泥行業去產能,這位委員到底想幹嘛?當記者打開電子郵箱,仔細閱讀省政協委員毛建華的兩份建議後,心中不免納悶起來。
今年56歲的毛建華,是江山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的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與水泥打交道已逾30年。其上級公司浙江南方水泥集團有限公司的水泥產量,更是佔據了浙江水泥產能的半壁江山。電話裡,能聽出他對這個行業的深厚感情。可是他卻建議,浙江水泥行業要開展錯峰生產,要停止所有在建水泥項目建設。為解開疑問,記者特地前往駐地賓館,直面相見,問個究竟。
“我省水泥行業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掉過剩產能,迫在眉睫,也是大勢所趨。”見面後,毛建華開門見山地說,當選政協第十一屆浙江省委員會委員後,他一直在推動這件事。
這背後,是一個驚人的數字。毛建華說,浙江是水泥生產和消費大省,是水泥結構調整開展最早的省份之一,曾因此營造了“水泥新浙江現象”,成為全國水泥行業去產能的榜樣。通過嚴控新增、淘汰落後,目前現有熟料生產線81條、熟練年產能8280萬噸,加上外省熟料或水泥進入,實際熟料年產能1.1億噸,水泥年產量達約1.6億噸。
“可是,我省水泥需求已連續兩年分別下降6%、8%,去年總需求約1.05億噸,預計今後還會繼續下降,總體需求將低於1億噸,實際僅需要熟料約6700萬噸至7000萬噸。”他皺著眉頭說,這意味著過去的2016年,我省水泥產能利用率已降至65%,比全國平均還低8個百分點。
強烈的行業危機感,觸動著毛建華的內心,成了他履職路上的一條主線。2014年省兩會召開時,他建議,通過“減量置換”,促進水泥行業調結構;2016年省兩會召開時,他又建議關停杭州百公里範圍內的水泥企業,因為要節能減排,防治霧霾。
“我的建議,都得到了相關部門的積極回應。”打開手機上的“浙江政協”APP,毛建華翻出過往的履職記錄,興奮地說,“省經信委即將制定出臺水泥行業錯峰生產的相關檔,我的心願也很快落地。”
產能要減去40%,行業發展如何為繼?面對記者的追問,毛建華解釋說,因為產能過剩,行業就只好低價惡性競爭,企業效益不斷滑坡,“如果產能降下來,價格才可能恢復正常,企業利潤才能有所保證,行業才會良性發展下去。這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大妙處”。
浸潤水泥行業大半輩子,毛建華熟諳行業特性。“錯峰生產的檔一旦下發後,最關鍵的,就是加大監督檢查力度,確保政策執行到位。”他說,這不僅是為了水泥產業,更為了藍天白雲。
“今年是我作為本屆委員履職的最後一年,希望通過這兩個建議,為水泥產業去產能再推一把。”採訪結束時,毛建華感慨地說,能用五年的履職光陰,做成一件事關行業發展的好事,他感到很光榮。
“真相大白”後,記者作別毛建華,離開了駐地。或許捎上了他的履職熱情,與冬夜裡的冷風相遇時,並不覺得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