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打破“資訊孤島”、走出“千城一面” 2017年智慧城市建設將迎新局面

OFweek安防網訊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經過近幾年的不斷發展,智慧城市項目已然取得實質性進展,但諸多問題也隨之而來。基於此,全國各地紛紛制定“小目標”,各類規劃紛至遝來,相信2017年智慧城市建設將迎來質、量、速度的新局面。
智慧城市應該具備智慧感知、系統協同、智慧處理、機制先進、服務優質等特徵。只有具備上述功能,才能稱之為智慧城市。從“智慧城市”概念提出以來,我國的智慧城市數量已達到數百個。“智慧城市”的遍地開花一方面昭示著城市“智商”的提升,另一方面更提醒我們必須因地制宜做好規劃,體現城市特色,避免“千城一面”的老路模式。
相較於前幾年概念的炒作,近幾年的智慧城市項目有了很多實質性的進展。前瞻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智慧城市建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指出,“十二五”期間,我國智慧城市建設市場規模超過了7000億元,“十三五”期間,我國智慧城市建設市場規模可達4萬億元。如此大規模的市場體量,引得各路豪強競相折腰也就不足為奇。
根據《國家智慧城市試點2015年度工作報告》指出,2015年,新增已完成重點專案有66個,全部試點城市總體進度63.4%,完成數量及總體進度均高於前兩年。其中,過半數智慧城市試點城市開展了公共資訊平臺建設工作,整體進度約為51.4%。不到半數試點城市開展了公共基礎資料庫建設工作,整體進度約49.2%。多地試點通過構建城市運營指揮中心融合城市管理與服務功能,共有約11個重點專案在2015年度取得顯著推進,完成進度在80%以上。
但在智慧城市建設取得進展的同時,一些問題也開始暴露。一方面,智慧城市建設缺乏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以目前國內的情況來看,智慧城市建設暴露出缺乏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區域內城市、城鎮、社區規劃單一,建設思路與方向趨同,未能發揮合作互補作用,這樣不利於資源的優化配置,易造成資源重複浪費現象。加上缺乏統一標準以及不同軟體供應商的應用程式相容等問題,“資訊孤島”現象日漸凸顯。
另一方面,國內資訊開放程度不足,未能迅速打開橫向網路。目前,很多省發改委經濟資訊中心都已初步建成數位化雲端,也就是說,硬體基本配備完畢,但各政府部門間不願公開、分享資料,導致我國智慧建設的一個瓶頸就是“資訊孤島”的問題。此外,因為目前政府部門有各自獨立的垂直資訊系統,所以也存在著資料不統一、標準化程度不高、互聯互通程度不足、部門各自為政的現象。
此外,群眾參與感不強,未能打通聯繫群眾的最後一公里。目前的智慧城市建設多是從供給端出發,通過供應商提供後臺產品和應用,以政府服務平臺得以展現,真正能夠連接到“服務接受者”的“智慧”種類並不多。從對各省內部分政府公務員與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抽樣調查來看,多數公務人員都對智慧城市建設的現狀與相關資訊瞭解甚少。
為避免“資訊孤島”、“千城一面”現象的加劇,新年伊始全國各地紛紛公佈了新一年的“小目標”。各種《規劃》紛至遝來,仔細梳理一下可以發現各地更重視城市基礎資訊平臺和民生服務水準的提升,“民眾口碑”才是最好的獎盃。一線發達城市轉為“產城融合”,而建設中的城市更希望迎頭趕上,通過原有產業優勢搭載資訊化、互聯網 的東風,加快產業升級,同時加快統一雲平臺建設,老城也能舊貌換新顏。
不過,智慧城市的建設不只是政府的責任,需要讓更多的企業和市民等城市主體參與其中,體驗到其中的便利之處才能得到更多人的認可。相信隨著居民與智慧城市的互動連接更為緊密,我國智慧城市的發展,在2017年將迎來質、量、速度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