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野釣選漂、調漂全攻略,目前總結最全面的乾貨

這個季節對我們釣友來說是野釣的最好時機,近幾天諸多釣友聊起關於野釣調漂的問題,今天就集中時間寫了一下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幫到更多的朋友們。

*【排水加粗漂尾浮漂,修長的漂身,在水中阻力更小;長身長尾長腳在垂釣時,又可增加拋甩弧度,達到了靈敏度高的要求。】

那麼,在野釣過程中究竟該選用什麼樣的釣漂比較合適呢?說實話,以前我曾經追求過靈敏度高,選用漂尾直徑0.5毫米左右的立漂。後來才感覺到不妥之處,慢慢找到了比較合適的漂。我現在選用立漂,以漂尾直徑1.5毫米左右、中檔漂為宜。下面說下選擇這樣漂的理由吧:

1、漂尾粗且醒目,不費眼力,尤其是釣遠的時候,對老年人比較合適。

2、漂尾較粗,調漂比較容易。

3、漂尾較粗,漂相比較沉穩,有利於看漂和把握提竿時機。

4、漂尾比較粗,但在野釣時,靈敏度已經足夠。

5、野釣比較適宜釣鈍,正需要稍粗的漂尾。

6、野釣環境複雜,常常遭遇水草、樹枝,容易斷線丟漂。丟失幾支廉價浮漂不會心疼。當然,在特殊情況下,例如嚴冬近釣輕口魚,如果要用立漂,當然需要用超細漂尾。

*【中通式排水,與漂身一體化,水從底部進入浮漂漂尾,排水流暢,水量較大,靈敏度很好,可以方便的觀察魚訊。漂尾特別採用中空加粗設計,防斷,防抽出,非常醒目,清晰可見。】

野釣調漂的原則和調漂的簡單方法

在野釣中,立漂懸墜釣法應該力求做到:簡單實用。很欣賞一位朋友的一句話:“差不多就行了”。用不著太講究、太認真,不需要去追求高靈敏度。

實踐證明,野釣最適宜釣得比較遲鈍,而不是釣得很靈敏。當然,這個遲鈍是相對而言的,是在懸墜前提下的遲鈍,這種遲鈍比較臥底墜靈敏多了。

*【這款小浮力夜光漂經過雷焱西蜀幾年時間精心研製,又在2016進行改進升級,加固衰光管,拒絕脫落斷尾。主釣混養輕口鯽魚介面,是一款專業的競技夜釣漂。】

為什麼野釣要釣得比較遲鈍呢?簡單總結了一下,大概有以下這麼幾點原因:

1、一般說來,野生魚比較池塘的飼養魚警惕性要高。釣得靈敏,鉤餌懸浮多,子線繃直繃緊,魚兒吞餌時拉動墜子和浮漂,感覺到墜子和浮漂的反作用力,“心存疑慮”,吞吞吐吐,甚至棄而逃之。釣得遲鈍一點,鉤餌臥底比較多,子線彎曲鬆弛,吞餌障礙減小,魚兒感覺到的反作用力減弱,吞餌就比較大膽一些。所以,野釣更適宜釣鈍。經驗證明,釣鈍中魚率更高。

2、自然水域的魚有大有小。比較大的魚,見多識廣,老奸巨猾,尤其需要釣鈍,“遲鈍釣大魚”已經在很多釣友中形成了共識。

3、自然水域裡白鰷、麥穗等小雜魚特別多。如果釣得很靈敏,浮漂上躥下跳,把你忙個不亦樂乎。釣得比較遲鈍一點,浮漂就沉穩一些。

4、野釣最普通、最常用的釣餌是蚯蚓之類蟲餌。魚兒吞食這類餌料,時間比較長,吞得比較深,釣鈍恰好與之完美配合。

5、釣鈍的漂相比較沉穩,可能緩慢下沉或者緩慢上送,便於看漂和把握提竿時機。

6、釣靈敏適合釣快魚,勤拋鉤,打頻率,兩眼緊緊盯住漂尾,時刻捕捉瞬間的信號,顯得十分緊張。釣鈍節奏慢一些,更適合休閒。

適當的釣鈍,我覺得是野釣調釣的一個基本原則。有了這樣的思路,調漂的方法就比較簡單了。

*【友義蘆葦加粗尾混養魚浮漂,硬尾棗核長身鯽魚立式浮漂魚漂,純手工,自重很輕,浮力很大,靈敏度極高。】

空鉤,半水懸浮狀態,調平水(浮漂漂尾剛剛平水,稍微露出一點也可以,不必特別講究)。然後,掛餌,放長水線,使漂尾露出1目。這樣就可以釣魚了。實際上可以根據魚情水情靈活應變,釣得更鈍些或者更靈些,例如調1釣2,調1釣3,調1釣1.5,調1釣1(懸浮狀態)等等。水底不平整,多釣少釣一兩目,何嘗不可,“差不多將行了”。寬鬆的釣法,輕鬆的心情,真正的休閒。

這樣的調漂方法,只有兩步,比較5步法還要簡單,容易掌握。不必在家中調漂筒中進行,也不需要反復精確找底。因為,釣目大於調目,已經說明鉤餌受到了地面支撐,鉤餌肯定已經到底了。漂尾露出水面不多,說明鉤餌臥底不是很多,不會過於遲鈍。

可能有人認為“這樣調漂不夠精確”。追求調漂“精確”恰恰是一個誤區。魚情變化萬千,對於每一種魚情都有比較適宜的鉤餌子線狀態。而且,魚情經常在變化。哪一種子線鉤餌狀態是“標準”?或者說哪一種調漂是“標準”?任何人(包括大師)也說不清楚。既然“標準”不確定,又怎麼能做到“精確”?用這樣的簡單的調漂方法,既能夠使鉤餌到底又能夠實現稍微釣鈍而又不是很遲鈍,當然已經適用於野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