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拼爹娘!這才是真正的教育

拼爹拼娘不是說,孩子得有個爸爸叫“李剛”;也不說讓孩子去上最好的學校就能取得最好的成績;這裡的“拼”,與金錢、權勢、優質資源都沒有關係,它拼的是功底,拼的是父母的處事態度和思維方式,它具有更深層的意義,也更考驗父母自身的素質。

都說現在的孩子太過嬌嫩,不能磕不能碰,但其實哪是孩子經不起磕碰,是父母心疼孩子的那份心太嬌嫩啊。哪個父母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家裡的老人,看不得孩子受一點點傷害。可是,哪個孩子又不是在疼痛中成長起來的呢?

一天,小優不小心摔倒了,腦袋正好撞在了桌角上,疼得她嚎啕大哭。我聽到哭聲後,趕緊放下手頭的活,打算過去哄哄他。剛要過去,被出差剛回來的優爸搶先了一步。我看著優爸走向桌子,大聲問到:“可憐的桌子啊,是誰把你撞疼了?讓你哭的這麼傷心?”

小優一聽到爸爸這麼說,立馬不哭了,非常疑惑的望向爸爸。優爸又接著說:“是誰把桌子撞疼了啊?”

“我,是我撞的,爸爸。”小優居然主動承認了。

優爸又說:“奧,是優優撞的啊,你看,你都把人家撞疼了,快跟桌子道個歉吧。”

小優聽完爸爸的話,想了想,認真的對著桌子鞠了一躬,說道:“桌子,對不起,是我撞疼你了。”

從這以後,小優每次摔倒或撞到東西時,都不會再嚎啕大哭了;而且當他不小心撞到別人時,還會主動向人家道歉。優媽真慶倖,那一次摔倒我沒有及時走到小優身邊,因為我很可能被母愛衝昏頭腦,幫小優責怪桌子的不對。

對孩子的教育就是這樣,有些是媽媽能給的,而有些教育,只能由爸爸來完成。比如父親,作為家裡的脊樑和精神支柱,就應該教會孩子,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勇於承擔責任。

爸爸對媽媽的態度,就是將來孩子對待伴侶的態度。講一個優媽身邊的例子吧。

優媽有一個發小,現在已經是2個孩子的媽媽了。雖然日子過的不錯,但卻是讓優媽一直很擔心的一個朋友。她老公是做生意的,少不了喝酒應酬,經常會喝的臭氣熏熏的回家,回家後,只要看我朋友不順眼就會破口大駡,有好幾次甚至動手打了她。

當我朋友向我訴說這件事時,她並不覺得老公打她有什麼不對,反倒向我討教該怎麼討老公歡心?她說老公打她都是因為自己沒有照顧好這個家,沒有照顧好他,所以自己被打也是應該的。

這是什麼道理啊?打人難道應該被提倡嗎?那為什麼會有反家暴?

優媽仔細想了想,覺得問題可能出現在我朋友的原生家庭上。

記得小時候,我和這位朋友是鄰居,兩人會經常去對方的家裡玩。一開始我還挺喜歡去她家的,但後來我不敢去了。因為我去她家的時候,經常碰到她爸爸媽媽吵架的情況,還有幾次我甚至看到了她的爸爸動手打她的媽媽。而她就呆呆地站在那裡,一個勁兒的哭。

如果爸爸經常打罵媽媽,這看在女兒眼裡,會使她懷疑自己作為女性的價值,懷疑自己是否值得被愛,就算將來遇到渣男,被渣男虐的要死要活,就像我朋友這樣被老公虐打,她們也不知道離開,甚至覺得這是自己應該的。

所以,爸爸一定要充滿愛心,關愛家人,尤其是孩子媽媽,這直接決定了孩子未來的擇偶觀以及與異性相處的方式。

媽媽對於一個孩子而言,不僅是生命的延續,也是一種靈魂的繼承,可以說,媽媽的形象影響著孩子的一生。而媽媽的形象最直接的體現,就是教養。

曾經替表姐去參加孩子的家長會,本來打算打個醬油就走的,可沒想到,家長會剛開始沒多久,教室門就被嘭的一聲打開,嚇了在座的家長們一跳。抬頭望去,只見一個看不出年齡的女人,因為她畫著濃濃的妝,染著焦黃的頭髮,脖子上戴著一根很粗的金項鍊,手上還有好幾個累贅似的大金戒指。

看到老師後,她嗓門粗大的說了句“我是誰誰誰的家長”,就徑直坐在了一個空位上。家長會結束後,老師特意留住了她,因為我比較感興趣,也就佯裝想要跟老師溝通的樣子,站在了老師附近。

老師毫不客氣的指出了她兒子的問題:他兒子在學校不僅蹺課、打架,還經常調戲女同學,上課過程中,不顧老師還在講課,就敢大搖大擺的走出教室,完全不把學校和老師放在眼裡。

我本以為這位媽媽會附和老師幾句,可沒想到她卻說到:“哎呀老師,這孩子我要是能管得了的話,我還至於讓他來上學嗎?我把他交給學校,不就是讓你們管管他嗎?”說完,他把等在外面的兒子叫了進來。

“來來來,你自己跟老師說說,為什麼表現的這麼差啊?能不能改改啊?”

我看她兒子一臉不在意的樣子說到:“我改什麼啊?打架嗎?你和我爸不也老打嗎?讓我不調戲女生啊?你不也天天在歌廳裡被人調戲嗎?我做這些,還不是向您學習嗎?”

男生媽媽聽完這話徹底被激怒了,不顧在場的眾人,破口大駡她兒子,還追著兒子跑了出去,再也沒回來與老師繼續交流。

一個對自己不負責任,對形象毫不在意,沒有教養的母親,又怎麼可能養出一個品學兼優、彬彬有禮、溫和善良的好孩子?孩子往往是大人的影子,而母親的影響尤為重要。

很多媽媽在結婚有了孩子以後,就會想當然的以為,她的人生已經圓滿了。於是開始過上了看起來安逸舒適的生活,實際上變成了只會“東家長西家短”的“怨婦”。

生活中不難發現這樣一種現象:結婚生子後的媽媽,一般有兩種狀態,一種是越來越美麗,內在越來越豐富的;而另一種則是視野越來越狹窄,幾乎與外界隔離的。為什麼會這樣?就是因為安逸的生活狀態會給媽媽們造成一種假像:人生走到現在就已經圓滿了。

但人生這個巨大的議題,又怎麼會因為孩子的到來而完成,它只是被暫時擱置了一下,等媽媽們接納了孩子,重新定義好自己後,它還是需要媽媽們不斷去探索,直至生命終結的。

媽媽為家庭做好柴米油鹽的工作固然是一種幸福,但如果只懂得柴米油鹽,那只會越來越偏離孩子的精神世界。

教育孩子最理想的媽媽是:孩子懂的,我懂;孩子不懂的,我也懂,就算不懂,也要想方設法弄懂。總之,要讓自己與孩子有交集。

一個積極進取、有上進心的陽光孩子,背後一定有一個不放棄自我成長、生活狀態良好的母親。

優媽說

youmashuo

拼父母有錢的,孩子可能有錢花,但不一定會自己賺錢花;拼父母有權的,孩子可能享受到父母那個位置的待遇,但不一定自己能走到那個位置。好孩子,從來不是父母拼物質的結果,而是父母用自身的良好素質影響孩子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