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敷、搭車敷、見縫插針敷面膜 等於白敷!
能立即提升顏值的保養品,“面膜”排第二、沒人敢第一,看顏王們不擇手段、花樣全開、按三餐敷膜,就~知~道!
但!是!面膜也不是有敷有保佑,不僅要挑選功效,更要選對使用時間,才能百分百發揮“膜”幻效力喲~
【保濕面膜Vs.沐浴後立即敷】
保濕型面膜,最建議在沐浴後踏出浴室那一刻,趁著毛孔微張、水分尚未完全蒸散時趕緊敷上,最能牢牢抓住水分,延長肌膚水嫩續航力。
【美白麵膜Vs.深夜敷最有效】
深夜時分,感到心跳減緩、昏昏欲睡時,表示“副交感神經”開始啟動,血液也開始往肌膚回流。這時敷上美白麵膜,成分更能隨著微循環深入肌底,發揮最佳效果。另外,美白麵膜難免含畏光成分,深夜關燈敷最安全。
【晚安凍膜Vs.睡前收官步驟】
清涼水潤的凍膜在夏天很討喜,由於含大分子抓水成分,能在吸收後立即形成隱形薄膜“密封”肌膚,強迫水分和養分留在肌底。最聰明的用法,是在夜間一切保養之後,疊上凍膜睡覺去,膚況改善更有feel。
【注意!八字不合的成分】
凍膜中普遍含有高分子膠(Carbopol),遇到以下兩類成分,黏稠度會降低、變稀不貼膚,甚至搓出屑屑。①酸類成分:如果酸、杏仁酸、左旋C、A酸;②礦泉元素:如鎂、鈣、鋁、鋅等金屬離子。
但!是!再一次,像女明星們那樣吃飯敷、搭車敷,見縫插針的片狀面膜使用法,是學院派嚴禁的。因為面膜中含大量液態精華,常常使用,就像一天到晚把臉泡在水裡,畢竟我們不是魚,如此會影響角質層健康,皮膚耐受度降低,容易敏感。
片狀面膜頻率最多一天一次,姿勢是“平躺”時貼合性最強,加上地心引力滲透力最佳。每次時間15分鐘,趁著還沒全幹起鍋,才不會越敷越幹。
問題寶寶再提問:那些把臉敷成五色土的人,在玩啥喲?嗯哼~混搭用膜這一招,你還真得學一學!
面膜如果有“全能款”,一次拉抬各種肌膚指標,當然再完美不過——可惜這等寶貝市面上還沒出現。所以小瑪的意見是:至少常備≥3支的膏狀面膜,膏狀面膜的最大優點,就是不一定要敷滿全臉,超強附著力的膏體能根據局部膚況“隨機使用”,一次搞掂多種訴求,敷臉還不耽誤做其他事,精准高效便捷五顆星。
【保濕膜Vs.兩頰額頭】兩頰和額頭的肌膚容易乾燥,保濕面膜因為沒有時間限制,建議最先塗。以四指指腹大量沾取後塗抹,完全遮住膚色才夠力。
【拉提膜Vs.臉周輪廓】換刷子沾取主打拉提的膏狀面膜,塗抹在易鬆弛的臉周並帶到肩頸部位,利用刷具可增加由下往上的緊致力道。
【深清膜Vs.I字部位】在鼻子和下巴塗上深層清潔面膜,解決油脂旺盛區的厚角質、乾燥、鬆弛等問題,建議用小刷子,更能精准控制用量。
【舒敏膜Vs.曬傷區塊】夏天曝曬容易讓皮膚緊繃泛紅拉警報,不添加色料、乳化劑等多餘成分的舒敏面膜,能專心幫肌膚降溫、補水,退紅修復的效果最好,用在眼周和嘴唇都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