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關於牛排不得不說的秘密!

牛排想必是大家在西餐廳最常見到的一道菜品,作為西餐最經典的主菜之一,牛排可以說是檢驗一家西餐廳廚師料理水準的試金石。煎得香噴噴的牛排,一刀切下去,滿滿的肉香下肚,也是滿足了食肉動物所有的欲望。但是菜牌上牛排的種類也是讓人看的眼花繚亂,怎麼才能點到自己稱心滿意的口感和熟度呢,今天就聽我給大家科普一下吧~但是在正式介紹牛排不同的部位具體有什麼區別之前,我們先來捋順一下牛排是如何分級的。

說到牛排的品質分級,全世界範圍內一共分為三種分級標準,美國標準、日本標準和澳洲標準。

★美國標準

美國農業部(USDA)將美國牛肉按照肉眼部位的油脂分佈情況以及牛的屠宰年齡,分為極佳(PRIME)、特選(CHOICE)、可選用(SELECT)、合格(STANDARD)、商用(COMMERCIAL)、可用(UTILITY)、切塊(CUTTER)和制罐(CANNRE)這8個等級。雖然看上去很難搞清楚,但只要記住,其中只有極佳(PRIME)和特選(CHOICE)這兩個等級合適製作牛排。

★日本標準

日本和牛的分級標準與美國類似,也是按油脂分佈來分級,分為A1~A5五個等級,其中每個等級還會再細分出三等。日本標準以A5級別最高,我們所熟知的雪花牛肉,正是屬於A5級別。

★澳洲標準

澳洲本土的牛肉是以肉色深淺和脂肪比例分佈分為M1~M9一共9個等級,但由於澳洲本土的牛肉口味較為清淡,最高M9級別也只相當於日本標準的A3級。為了改善這一缺陷,澳洲分別引進了日本和牛與美國安格斯牛種,雜交培育出的澳洲和牛,其口感遠超M9級,所以澳洲標準在M9級別上,新追加了M10~M12三個級別。

瞭解了分級標準後,還要再弄清牛排的熟度。牛排與其他肉類料理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於牛排通常是不會做至全熟的,而且它的熟度還可以按照個人口味來做選擇。國人最能接受的熟度是7分,而很多美食老饕們,會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3分熟或者5分熟。牛排的生熟度是以奇數區分,主要分為以下幾種:

●全生牛排(Raw):未經過任何熟制處理,全生的牛肉。一般是用作頂級牛肉料理,比如法餐中的牛肉名菜:tartare du boeuf。

●近生牛排(Blue):正反兩面在高溫鐵板上各加熱30~60秒,目的是從外部鎖住牛肉的肉汁,保持原始肉香,而且從視覺上來說,Blue沒有全生牛排那麼難以接受。

●一分熟牛排(rare):正反兩面分別加熱一分鐘,使牛肉內外保持一定的溫度,同時保留了生熟部分,鮮嫩多汁,能體味出生熟牛肉之間交替的層次感。

●三分熟牛排(medium rare):正反兩面分別加熱兩分鐘,這時大部分的外部溫度已經傳遞進了牛肉的中心,但還未產生太大的變化,伴隨著刀切會有血水滲出,口感整體偏嫩。

●五分熟牛排(medium):正反兩面各煎三分鐘,此時的牛肉中心部位,已經出現了夾雜熟肉的淺灰和綜褐色,刀切不會再有血水滲出,整體的口感均衡,屬於有層次的厚重感。

●七分熟牛排(medium well):兩面各煎4分鐘,牛肉中心部位主要為淺灰綜褐色,已經接近全熟的牛肉,富有咀嚼感,七分熟也是國人相對較為喜歡的熟度。

●全熟牛排(well done):雙面各煎5分鐘,已經熟透的牛排,中心部位不會再出現粉紅色,肉汁也相對較少,所以口感更為堅實緊密有嚼勁。

搞清了以上兩點之後,就到了我們今天的重頭戲,牛排的種類啦!牛排種類按部位劃分可以分為:①菲力牛排(FILLET),珍貴軟嫩的內裡脊;②西冷牛排(SIRLOIN),也叫沙朗牛排,肉質鮮嫩帶油花嫩筋,是國內西餐廳最常見的牛排;③ 肋眼牛排(RIBEYE),又稱肉眼,牛骨邊上的肉夠味有嚼勁; ④T骨牛排(TBONE),肥瘦相間德T字形脊骨肉。

【菲力牛排 FILLET】

菲力牛排在菜單上的別稱:Tenderloin Filet/Filet Mignon。Filet Mignon一詞源自於法語,意思是“小塊裡脊肉”,相當於豬裡脊的部分,而Tenderloin則是大塊裡脊。菲力的油脂相對較少,因此在烹調上需要注意,火候太過容易煎老肉質,一般三分熟就足夠了。

★優勢:作為牛身中運動量最少的一個部位,肉質細嫩至極,同時菲力也非常精瘦,是相對比較健康的選擇,尤其適合給老人和孩子食用。

☆缺點:肉質過於細嫩,如果烹飪時間過長,整體口感便會變得乾澀發柴。

【西冷牛排 SIRLOIN】

西冷牛排在菜單上的別稱:Sirloin steak/沙朗牛排。西冷牛排名字的由來,據說是亨利八世享用過牛排的美味後,便賜予了牛排爵士的地位,即Sir+Loin。但實際上,事實上Sirloin是法語Sur(上)和Loin(腰肉)合成的詞,也就是牛腰上方的肉。與菲力相對,西冷屬於牛外脊肉,同樣是運動量較少的部分,西冷和菲力卻有著天壤之別,相對於菲力的精瘦,西冷牛排的油花分佈細膩而均勻,猶如大理石一般誘人。由於西冷含有一定的油脂,所以烹飪時選擇5分熟最佳。

★優勢:同屬於牛身上運動量較少的部位,但西冷牛排富含油脂,油花分佈均勻,入口即化的口感,讓很多老饕們都欲罷不能。

☆缺點:不喜歡肥肉的人們會覺得口感過於油膩,不適合減重期間的人群食用。

【T骨牛排 T-BONE】

T骨牛排在菜單上的別稱:T-bone Steak/丁骨牛排。由於在分割牛後腰肉的時候,會留下一塊T字型的牛骨,所以才有了T骨牛排的稱呼。T骨牛排的份量相對較大,也成為了許多大食量老饕的必點牛排。T骨牛排同時也是西冷與菲力的分割線,量少的一側是菲力,而量多的一側則是西冷。由於T骨結合了菲力與西冷的口感優勢,所以煎至5分熟的T骨口感最好。

★優勢:作為菲力和西冷的分解處,T骨融合了菲力的精瘦與西冷的油脂,而且中間帶有一塊牛骨,在口感上更能滿足食肉動物們的食欲。

☆缺點:T骨也許更適合粗獷的美式餐廳,但在相對於精細講究的法餐中,T骨卻是一種被嫌棄的食材。

【肉眼牛排 RIB-EYE】

肉眼牛排在菜單上的別稱:Rib’s Eye Steak/肋眼牛排。顧名思義,肉眼牛排的得名是因為來自牛肋脊的部位。肉眼牛排通常是選取牛的第6根至第12根肋骨之間的肉,這部分的肉有很多脂肪夾雜,但又不會像西冷那般分佈均勻,紅白相間更如大理石,所以也有著marbled steak的名稱。由於肉眼牛排的油花較大,所以一般煎至7分熟才能把油脂煎透,這時的肉眼口感最好。

★優勢:“骨邊肉”的口感自然不必多說,肉眼相對於菲力,口感更鮮嫩多汁;相對于西冷,口感則更有嚼勁。因此,肉眼牛排成為了很多年輕食客的心頭好,尤其深受男青年的喜愛。

☆缺點:肉中會夾雜著一定的肉筋,牙口不好的人群應該慎選。

牛排的吃法,在世界各地也有著不同的變化。豪放的美國人喜歡大快朵頤的粗獷;紳士的英國人鍾情傳統的英倫燒烤;浪漫的法國派傾心於用醬汁凸顯牛排的尊貴。不同的部位、不同的熟度,讓牛排的口感千變萬化,至於哪種才是最適合你的,還需要各位看官多多嘗試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