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新國標出臺前再博弈 百萬輛低速電動車管理難題待破

OFweek新能源汽車網訊 一直以來“野蠻生長”的低速電動車行業,或將在今年被正式戴上“緊箍咒”。
2016年12月22日,先是公安部發文駁回了山東德州試點低速電動車的請示;隨後的27日下午,國家標準委員會緊急召開了四輪低速電動車標準工作組第二次會議。山東地區一位元參會的低速電動車企業人士王明(化名)告訴記者,低速電動車新國標的出臺時間將快於業內預期,極有可能在今年“兩會”之前。
隨著新國標的出臺,低速電動車生產企業多年來夢寐以求的“轉正”願望將得以實現,但與此同時,新的技術標準和行業門檻的設定,或也將讓絕大部分低速電動車生產企業承壓。“按照我們瞭解到的情況,在電池方面,新的標準將統一要求採用鋰電池,事實上無論是出於成本還是安全性考慮,低速電動車使用鉛酸電池都更加符合市場的需求。”
另一位低速電動車行業的相關人士周裡(化名)認為,低速電動車的使用基本上集中在三四線城市的郊縣市場,但新標準裡擬定的部分技術條款,其實是參照電動乘用車的思路而來,“如果按照這一思路做低速電動車,一是沒有必要,而是會帶來消費者購車成本的增加,並不符合市場的需求”。
百萬輛市場背後的野蠻生長
與高額政府補貼催熱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有所不同,雖然並未享受到政府補貼,但低速電動車市場多年來銷售一直火爆。
資料顯示,2014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的產量不足7.3萬輛,但僅山東省22家聯盟企業的低速電動車銷量便已達到14.8萬輛。據該省汽車行業協會統計資料,2015年山東省低速電動汽車產量高達34.7萬輛,市場規模幾乎與當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相當。2016年1-11月,山東低速電動車產銷量分別達到54.61萬輛和54.2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3.8%和54.4%,預計全年將突破60萬輛。而全國市場的產銷規模將有望突破100萬輛。
不過,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低速電動車散亂、低價競爭現象也較為明顯。早在2014年,央視“3·15晚會”就曝光了來自山東的部分不合規的生產企業在沒有整車生產資質的情況下違規生產低速電動車,這些小作坊企業工藝簡陋,通過粗製濫造的產品安全性差,不僅衝擊規模化企業的市場,也容易導致事故。
“從便利性方面說,低速電動車的存在確實是順應了市場的需求,但包括安全和監管方面的問題確實也存在。”獨立汽車諮詢顧問張翔博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他舉例說在山東等地,存在成百甚至上千家低速電動車製造商,有的僅僅是一些手工作坊,生產的車價格不足2萬元,這些企業不僅缺乏汽車研發生產所必備的設施條件,產品也大多不符合國家相關標準,“電池甚至就靠皮帶簡單一捆了事兒”,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