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年度盤點 2016服飾行業發生了什麼?我們從中看到這8大趨勢

摘要:從這些現象和問題出發,《服飾繪》盤點了這一年服飾行業最重要的8個熱點,並相應給出了自己的判斷。
對於服飾行業從業者而言,2016年又將是刻骨銘心的一年。
我們看到休閒服飾、女鞋市場的沒落,也看到新興國際品牌和快時尚品牌的繼續入侵;而在消費者端,新的消費方式和社交媒體正在改變時尚產業。
同時,我們也看到一些問題。一些品牌通過持續收購完成多元化佈局,會是當下行業低迷下的救世之道嗎?淘品牌們紛紛走到線下,能夠重塑商業形態嗎?
從這些現象和問題出發,《服飾繪》盤點了這一年服飾行業最重要的8個熱點,並相應給出了自己的判斷。
人事大變動,權力遊戲還是公司自救?
換帥不斷,幾乎攪動了整個運動江湖。
2016年年初,德國運動用品巨頭愛迪達宣佈換帥,原CEO在任職15年後離開,原漢高CEO繼任,拯救業績。6月底,全球市場份額第一的運動品牌Nike緊隨其後,公司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Phil Knight也退休,由公司總裁兼CEO Mark Parker繼任。新一輪的人才替換,讓Nike的這場一哥保衛戰顯得更有意思。 耐克CEOMark Parker
而在年底,美邦的人事大地震也成為服飾圈內的重磅新聞。11月21日下午,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飾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002269,以下簡稱美邦服飾)發佈公告,51歲的董事長、總裁周成建辭去美邦服飾所有職務,由女兒胡佳佳接任公司董事長和總裁。
自此,美邦服飾徹底告別了創始人任職時代,並在持續性虧損的漩渦中完成主權的交接棒,拉開二代接班的序幕。而裂變升級的重任落在這位僅僅30歲的年輕人肩上,我們尚不能妄自判斷,她將帶領美邦走向何處,美邦能否完成企業新一輪的蛻變? 胡佳佳接任美邦服飾董事長、總裁
差不多同一時間,美邦服飾正試圖通過陸續出售公司的方式收窄虧損缺口。公告稱,將公司持有的上海美特斯邦威企業發展有限公司100%股權轉讓給康橋實業,轉讓價格約為人民幣9.83億元。
但就在一個月之後,美邦服飾再度發佈公告,稱將終止2015年定增事項。至此,這一籌畫一年多的定增方案無疾而終,又讓美邦服飾的轉型之路再次充滿迷霧。或許對於現階段的美邦來說,擺在面前的最大難題仍然是難以解決的庫存和主營業務的盈利能力。
它們花錢買了很多品牌,要做什麼?
細數世界奢侈品巨頭LVMH集團、雲峰集團和開雲集團,它們都曾通過並購實行多品牌戰略,形成品牌協同效應和互補效應。而在當下服裝行業業績增長乏力、淨利潤下滑的現狀下,並購似乎成為了救世的通用之道。外界認為,此時既到了低谷期,也是視窗期。
對於國內大多數服裝品牌來說,收購的最大目的或許可以跳過前期的品牌培養期,直接快速在國內市場推進。2016年,越來越多的品牌正將收購之手伸向國外,試圖拼貼出全球性時尚擴張版圖。
下面,我們再從一些具體的案例出發,看看每個品牌的收購小心思。
森馬服飾已陸續獲得義大利知名童裝品牌Sarabanda和Minbanda的中國代理權,之後出資1.02億元收購育翰上海70%股權、購買韓國上市電商ISE公司17.67%股份,試圖打通國際時尚品牌資源和電商管道。 森馬服飾獲義大利童裝品牌Sarabanda中國代理權
A股上市一年多以來,歌力思連續出招收購了3個國際奢侈品牌和一個奢侈品代運營電商公司,搶佔中高端女裝市場。另一邊,山東如意集團也正通過並購海外輕奢品牌,搶佔行業發展的紅利期。這些公司胃口不小,但是收購仍需謹慎推進,畢竟持續化運營才能真正體現出品牌價值。 山東如意集團並購海外輕奢品牌Sandro
在這一方面,安踏或許顯得更有經驗,2009年收購的高端時尚體育服飾品牌FILA已成為該公司營收新的增長點。而在2016年,安踏依然沒有停下收購腳步,與日本公司成立合資集團、收購登山運動品牌Sprandi,《服飾繪》獨家獲悉,安踏近日仍在緊密謀劃收購之事。
隨著業績回升,就連連續八年沒有收購動作的李寧也開始蠢蠢欲動。2016年10月18日,李寧確定獨家經營女性健身服裝品牌Danskin在中國大陸及澳門地區業務。
更有意思的是,網紅公司也成為收購的目標之一。以保暖內衣馳名的南極電商就收購了旗下擁有著名美妝達人Pony的韓國公司MUNMU Inc.,不知道在新一年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申萬巨集源的研究報告顯示,中國高端女裝行業競爭充分、集中度低,前十大品牌市場佔有率不超25%。面對消費者需求日趨多元化和個性化,行業急需轉型升級。然而單一品牌發展面臨市場佔有率天花板,多品牌集團化經營將是未來我國服裝企業的發展趨勢。
服飾品牌上市,但道路曲折,前途迷茫
一些依託電商平臺生長的年輕服飾品牌,也於2016年相繼在上市之路上前撲後繼。而淘品牌的上市,也被認為是逐漸被成熟的資本市場認可的表現。
2016年7月29日,韓都衣舍獲准正式掛牌新三板,股票代碼838711,率先成為淘品牌上市第一股。幾乎在同一時間,裂帛、茵曼等淘品牌也積極籌備上市,向證監會遞交IPO申請。但因為創業板上市的流程和要求與新三板有所差異,並且相對複雜,所以仍需要排隊等待。 韓都衣舍正式掛牌新三板
不過,上市道路依然是曲折的。12月15日,搜於特發佈公告透露,其投資的匯美集團因自身戰略發展需要,擬對股權結構作出相應調整,因此向證監會申請撤回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的文件。
另一謀求上市多年的時尚休閒服飾品牌太平鳥,也終於在今年底趕上了上市班車,圓了上市夢。10月31日,國內排名第一的設計師品牌江南布衣在香港上市,但僅一月就差點跌破發行價。可見,即使是上市了,因時尚零售行業低迷、資本遇冷,一些品牌也會遭遇股價下跌、市值蒸發。
休閒服飾關店潮,更慘澹的是女鞋品牌
持續多年的關店潮,似乎在2016年又迎來了小高峰,休閒服飾、男裝和女鞋品牌尤為明顯。
今年年中,一則消息令整個服裝行業不甚唏噓:曾經的國民休閒服飾班尼路被母公司以2.5億元的價格賣了。而它後來的追隨者,例如森馬、以純、美特斯邦威、唐獅等休閒品牌,也並未在今年交出令人滿意的業績答卷。
相比較服飾行業的關店大潮,女鞋品牌甚至更加慘澹。因疲于應付競爭和高庫存壓力,2016年三季度內,達芙妮淨關閉307個銷售點。曾經的女鞋大王百麗也不好過,淨關店239個。 達芙妮淨關閉307個銷售點
不過,這樣的結果有因可循。90後作為主力消費人群,更加崇尚個性化、時尚化、專業化,而不是毫無辨識度的基本款。休閒本身的定義正變得越來越曖昧,也在逐漸被更多元的文化所稀釋。相應的,基於場景、功能或審美來判斷一件服裝,或許是當下年輕人的主要出發點,它們可能是專業的運動健身裝備、驚豔的設計師款式、有一定儀式感的輕奢品牌,甚至是更小眾的二次元服裝,但都能擊中內心。
當然最核心的是,國內外品牌的豐富性、電商平臺的便利性,培養了消費者的挑剔。如果品牌無法洞察消費者快速變化的需求,不從設計端做出改變,繼續贏得人心當然是一件更難的事。
中國消費升級,國際品牌要如何賺錢?
通過跨境電商,或找海外代購,中國消費者觸達到國際品牌的鏈路正在越來越短。也正因中國市場的潛力,一些國際品牌率先入駐電商平臺試水,或直接在中國開起線下門店。
你一定還記得12月初那場性☆禁☆感的維密秀,維密早已打起中國市場的主意。2016年,維密回購了中國代理商手中的業務,並以官方海外旗艦店進駐天貓國際。之後的維密秀也是一股濃濃的中國風,不僅有四大中國名模,還通過中國元素傳遞出積極的信號。 2016維密秀中的中國元素
不過,這些遠道而來的品牌們能否真正融入中國市場,並適應中國的零售業態,還將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美國瑜伽品牌Lululemon也將中國作為接下來的發展重心,僅12月在中國連開3間店鋪。它進入中國的第一步就是快速建立社區,以此集中地強化品牌感知。
而作為少數幾個尚未進入中國的快時尚品牌,Topshop也開始坐不住了,計畫在5年內開設超過100多家店鋪,在快速增長的中國市場分一杯羹。的確,在全球化戰略上,相比較優衣庫、ZARA、HM等,Topshop顯得保守又滯後。入駐的策略更是出其不意,選擇尚品網作為實體店合作夥伴。但問題是,要讓一個奢侈品電商平臺來運營線下門店,其中的挑戰可想而知。 新消費方式和社交媒體正改變時尚產業
通過手機看直播、下單、發佈到社交媒體,這是當下最流行的消費方式。發現沒?過去一年,時尚產業正在悄悄被你的手機改變。
從2月開始,英國奢侈品牌Burberry率先宣佈了秀場T台到零售的變革即看即買。消費者可在大秀結束之後直接購買展示服裝,也不用等待6個月。這個詞大家一定不陌生,在這之後,這一概念被眾多品牌陸續效仿。 Burberry秀場的即看即買
德國運動品牌Puma和Adidas都應該感到慶倖,它們分別請來了美國網紅Rihanna和Kanye West來設計鞋子,最終名利雙收,成為大贏家。有意思的是,有媒體報導,得益於Kanye West強大的社交影響力,Adidas甚至迅速恢復了其在美國市場的業務。
另一邊,作為管道方,電商平臺天貓更是集結了80多個品牌,舉行了一場線下線上聯動的潮流盛典。與傳統的時裝走秀不同,這是一場一口氣即時直播8小時,即秀即買動動指尖就能購買的最剁手時裝周。 天貓雙11全球潮流盛典
據瞭解,此次天貓雙11全球潮流盛典由天貓直播、淘寶直播、優酷、鬥魚、虎牙多平臺直播,直播累計觀看人次超過600萬,獲得近4000萬點贊互動,社交媒體上話題討論量近3億。
潮流盛典中,參與走秀和創意展的商品上千款,所有商品都在天貓同步售賣。其中近一半商品參與現場走秀,整體走秀商品備貨12萬件,貨值上億元。一開場,走秀款下定金人數瞬間破萬。
而在此前,零售調研資料機構Verdict曾對服裝消費市場展開了一項調查。報告顯示, 85.6%的投票人支援即看即買模式;51.4%的投票人則表示對即看即買新款產品沒有興趣。
該報告還指出,社交媒體的流行縮短了時裝業的生命週期,將促使消費者對新款產生源源不斷的購物需求。
快時尚化,品牌、平臺都迷信這一概念
從生產到消費,一切都在快節奏中更新反覆運算。2016年,快時尚品牌一路高歌猛進還是增勢乏力?
起碼在中國市場,包括優衣庫、HM、GAP、Mango、Zara在內的老牌快時尚品牌依舊掙得盆滿缽滿。性價比高、上新速度快,優衣庫在雙11期間,用了不到半天時間便全部售罄,門店自提的方式也讓這場狂歡從線上延展到線下消費。 雙11優衣庫線上下單門店自提
而另一方面,新媒介、自媒體的內容大爆發,使得消費者接收資訊的管道日益多樣化,因此,他們對於資訊的要求也從原來的越多越好變成越新越好。一個最明顯的變化是,就連原先單純的電商平臺淘寶、天貓,都正在成為一個內容平臺、娛樂平臺。
這一年,無論是直播形式的興起,還是內容運營、粉絲運營的精細化,實際上都在增加與消費者間的觸達頻次。
別談轉型線上,2016注重重塑線下
經歷了幾年傳統品牌的線上大遷徙,2016年開始發生變化,我們甚至認為,2016成為線上品牌集體重塑線下的元年。
新零售的概念第一次被提出,我們曾經假想的消費場景和商業形態正在一步步實現。
包括茵曼、七格格、妖精的口袋、鹿與飛鳥、日著等服飾淘品牌成為主力軍。年初銀泰下沙工廠店的開業,應該是國內第一家生於互聯網的百貨門店;雙11時,入駐銀泰集合店的淘品牌已達近40個。 集合眾多淘品牌的銀泰下沙工廠店
這類集合店與天貓自動同價,貨品、價格、倉儲、物流、結算實現線上線下完全融合。而如果商場裡的商品不再有價簽,而是由消費者掃碼上網查看商品詳情和下單,那就離馬雲所說的新零售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