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燕:時裝設計是文化傳承,需要理性對待
沿著京西古道行至法海寺,秋高氣爽之意迎面徐徐而來,瓦藍的天、中國紅的牆、金色的頂和諧統一,四周的青松翠柏肅穆又不失靈動,特別是大雄寶殿門前兩棵自開寺便有的白皮松,猶如兩條飛天的銀龍守衛在這裡。
這座始建于明朝正統四年(1439年)的佛家寶刹,動用木匠、石匠、瓦匠、漆匠、畫士等眾多人力,歷時近5年才得以建成。寺內殿堂牆壁上有著大量的明代壁畫,這也成為設計師吳海燕的創作靈感來源。
日前,一場名為“歸元初心”的樸緣品牌時尚大秀讓法海寺熱鬧非凡。吳海燕以“五行”概念作為創意依託,以絲綢面料為主要載體,將其最擅長的中國古典圖案、紋飾融入到60套服裝之中。大量的自然花卉、幾何等元素,細看之下其實都是取自壁畫上人物的衣冠裝飾,並通過紋樣織造、手繪、刺繡等工藝和系統的設計方法呈現出來。
“這些壁畫太珍貴了。”吳海燕告訴記者,法海寺的壁畫是元明清以來,現存少有的由宮廷畫師繪製的精美之作,其中包含佛國世界中的佛眾菩薩、二十諸天、飛天仙女和山水,非常具有借鑒意義。
的確,在潮流快速更替的時代下,太多的塗鴉和信手之作充斥市場,而具有高度藝術價值的傳統圖案鮮有人關注。
“中國的傳統圖案恰是一座金山銀山的寶庫,蘊含著巨大的美學思想與詩情韻味,其背後的寓意和法則會帶給我們諸多創意靈感與啟迪。但如何活化與創新,需要各個領域共同面對與創新。”吳海燕說道。
而對於整個系列為何選用絲綢為載體,吳海燕表示,從上世紀80年代末至今自己所有的中外發佈會都是以中國文化為先,以絲綢為材質。而世界對中國人之的兩樣寶貝,一是陶瓷,二就是絲綢,它是傳播中國文化最好的形象名片。
在吳海燕的理念中,時裝設計是一種文化的傳承。而對文化的探究與運用需要設計師理性對待——通過美學法則的反復思量、比較審視、局部宏觀等方法,以造圖嚴謹、造物技材、造境場域等設計達到理想目標。
正如本次發佈秀手冊中所介紹的,人類進化至今,除了需要繼續向前發展,也要回頭梳理一下來時的路,跨越時空、歸元初心,這是中華文明的源泉和精髓——天人合一。而此次吳海燕在設計中遵循的圖案法則,亦是自然法則的一部分。
“在弘揚匠人精神的時代下,我們不光要強調技術的精湛,還要強調由文化創意與整合設計所帶來的美學與品質生活。弘揚中國文化和精神,是我們這代人的責任。”吳海燕說道。
而談及樸緣品牌未來的發展,品牌創始人劉芳也表示:“基於法海寺的亮相是朴緣成長的開始。作為法海寺的靈感衍生,樸緣希望為中國文化傳承擔起一份責任。包括打造精品絲綢製品、融合古典紋樣的同時煥發新生,以此來進入更多的設計品,提升人們的生活品味和情趣。”
曾經的“絲綢之路”讓世界認識了中國,如今的“一帶一路”為產業重生注入了活力,高科技和高設計在文化產業領域如何匹配,如何繼承與發展,需要我們回歸本源,從初心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