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追趕智慧社區“風” 新人們都有哪些“姿勢”?

OFweek安防網訊 智慧社區的風吹了兩年,一方面先行“入池”者已有分化跡象;另一方面,跟隨者人從眾,在目前的智慧社區“戰事”中,新人不斷湧入,姿勢卻不盡相同。
分化·回歸
2016年,智慧社區領域的關鍵字離不開“分化”與“回歸”。9月,萬科物業推出“睿服務3.0”,將營帳系統與合同系統進行連接,同時將資源系統對員工進行管控,實現對人、財、物管理的全面“資料化”。11月,彩生活與上海銀灣生活網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簽約,同時彩之雲平臺3.5版本上線,藉此該平臺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B2F(Business to Family)社區服務平臺,服務面積已經擴大至8億平方米。
作為智慧社區浪潮中風頭正盛的兩家企業,這兩位玩家在“裂變”模式上選擇了截然不同的道路。坐擁巨大的流量地盤,彩生活開始強調“去物業化”,朝著社區到家領域持續探索;萬科睿服務則以物業服務為基點,回歸業主資產升值。
不完全統計開發商對於智慧社區的思考和嘗試:
另一方面,跟隨者人從眾,在目前的智慧社區“戰事”中,新人不斷湧入,姿勢卻不盡相同,目前主要有3種:
1. 基於戰略和品牌保護的角度,大型房企通常會像萬科、綠城一樣,整合內部資源自建物業APP;2. 規模較小的物業公司雖然也想模仿大公司自建入口,但巨大的投入及維護成本,較長的開發週期令其望而卻步。協力廠商平臺往往是這類公司的最終選擇,不僅可以實現資訊化升級,同時也可改善多年來物業收入來源單一的虧錢運營現狀;3. 開發商充當投資人的角色,收購、投資創業團隊,孵化專業平臺,為我所用。
智慧社區的第一步:進門請刷臉!
12月21日,合景泰富發佈“未來 ”戰略,對智慧人居生活進行深入探索。這家公司“入池”姿勢顯然屬於第一種,他們計畫通過業態及板塊的整合,運用大資料分析,優化多元業態、生活服務、會員管理等體系,升級服務端的服務功能。
在智慧社區方面,這家公司選擇社區商業、社區配送、社區醫療以及社區教育四個切入口,圍繞家庭構建線上線下一體化增值服務,通過部署在各種場景下的智慧終端機,讓服務不受時間、空間限制。
“2017年我們計畫上線人臉識別技術,從大門開始,安防全部科技化。目前這項技術主要是在公安局使用。”合景泰富住宅物業部董事長唐瑩在發佈會現場介紹,通過優化企業自身的物業管理,讓物業服務在客戶的結合點上,更加方便快捷。
“基於用戶日常起居和生活習慣,我們會在與個體、家庭貼近的部分引入科技。比如環境管理、人員管理、智慧安防、智慧燈控等方面,不僅可以對家中設備的遠端監控,也可以通過智慧設備監控老人、小孩的生活,保證他們的安全。”
在此之中,家庭場景顯得尤為重要。在唐瑩看來,社區服務實踐應該更偏向於“服務為體,技術為用”。“很多企業在講社區O2O戰略,但其實社區O2O尚未出現成型的運營模式。合景泰富在社區服務方面會首先立足於自身項目,在與業主家庭息息相關的領域,例如社區醫療、社區教育方面持續發力,同時向互聯網大資料、智慧化等方面不斷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