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正視物聯網發展的挑戰


OFweek物聯網訊 物聯網、智慧城市、工業4.0是中國經濟發展重要方向,過去幾次工業革命都由西方國家領頭,但智慧化相關產業,中國處在比較有利的條件,可以形成歷史上的機會。
基本上,要發展智慧城市及工業4.0,物聯網是基礎,也是關鍵核心。若物聯網的建設在中國無法有效開展,智慧城市及工業4.0要看到成效,恐怕是緣木求魚,但物聯網要在各個應用領域開花結果,仍有許多挑戰需要官產學研合力才能突破。這包括以下幾方面:
其一是標準的問題。隨著各類應用傳送速率、距離要求的不同,物聯網衍生不同的感測、通訊技術,也由於涉及不同產業領域,彼此間資訊格式不同,因此在資訊交換上也發展出許多技術與平臺,目前物聯網上下游相關標準技術可謂百家爭鳴,中國要自建、還是參與?參與的話,要如何選擇靠哪一邊?都是未來規劃及建設上需要思考的課題。
其二是頻譜衝突與電波干擾的問題。物聯網的另一個挑戰是需求不斷增長的頻譜危機。除了智慧手機、平板電腦之移動寬頻應用形成的資料流程量急速增長外,物聯網各類裝置的高速成長亦需要更多的頻譜提供連網,讓頻譜資源更顯捉襟見肘。雖然業界提出了頻譜共用的機制與技術,將政府專用頻段或免執照頻段提供商業用途共用,但法規配套措施現階段仍未完備;而愈來愈多的連網裝置透過ISM(Industrial Scientific Medical Band)頻段或免執照頻段連網,這些頻段的好處是免費,只要終端設備符合主管機關的規範,就可以上路使用。但也正因此,各裝置一窩蜂擠在相同的頻段上,造成彼此的干擾,甚至影響頻段既有使用者的權益,引來雙方在防範干擾議題上的爭議不斷。
其三是隱私及安全的問題。物聯網連接的設備經常監視和跟蹤消費者的行為,以此來調整和改善消費者體驗,如Google利用用戶搜尋過的網頁資訊推播廣告一般。然而,使用者可能根本沒有被告知那些資料將會被收集,又如何被使用,再者,裝置上所搜集的資料誰可以擁有,而不同組織或商業團體間互相交換這些資料是否合法等議題,皆未有明確的法令規範。
而物聯網裝置連結上網路,協助業者或消費者取得事件或活動的樣貌,但因為通訊連接設備組成的網路必須具互通性,相對也就產生更多的入口點,導致侵入裝置或網路變得愈來愈容易,駭客攻擊將更加頻繁,也更加簡單。這將使得管理和控制變得更加不易,讓使用者資訊暴露在隨時可能被竊取盜用的環境中。
最後是永續運營模式的問題。目前大部分智慧城市的應用服務,從建設到運維,幾乎大都由政府買單,而隨著愈來愈多服務的投入,運維的預算愈來愈高,甚至排擠到其他公共建設的預算,因此如何形成可自給自足的永續商業模式,這是政府一開始在規劃建設相關應用服務時就應考慮到的課題。
此外,有關單位也應提供更多有創新價值的場域試煉,讓廠商有機會透過場域試煉孵化具全球市場導向的整體解決方案,同時借此協調跨部會的能量與資源,協助處理法規、制度等窒礙難行之處。
總體而言,物聯網絕對是未來產業轉型及社會發展重要的議題,但面對包括標準、法規、技術及營運模式的問題及挑戰,需要仰賴政府與民間的共同合作,由政府建構創新的基礎環境,並透過電信法規、個人資訊法修正、創新領域採購法的放寬等,讓民間能夠應用物聯網技術以創造更多有價值的服務,才能有效促成產業競爭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