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起底新造車運動這三年:23家砸下千億

OFweek新能源汽車網訊 過去3年,一股互聯網造車的浪潮席捲全球,最終引發至全社會、全產業鏈參與的“新造車運動”,互聯網、新能源、人工智慧給百年汽車工業迎來一次史無前例的顛覆性改造,這其中中國企業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本文將全景式呈現新造車時代這三年的中國玩家們和他們背後的故事。
與火熱的共用單車相比,汽車領域創業的熱度似乎要低上一些,但這並不是說自2014年興起的新造車運動陷入了停滯不前的狀態。事實上,像蔚來、小鵬、奇點、遊俠、車和家等互聯網背景的公司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已經瘋狂吸收了超過230億元人民幣的融資,這些公司已經駛過了弱小的成長期,走出了PPT造車的質疑,並且正在一步一個腳印地將產品落地——建立工廠,推出量產車。
而如果放眼全域,我們會發現近年來湧入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典型玩家已經超過了20家,據公開資料統計總投入的資金更是超過了1000億元人民幣,而其背後,則更是牽扯到了BAT這樣的互聯網巨頭、格力萬達這樣的傳統產業霸主、地方政府、上市公司、傳統車企等各方力量。
一、英雄出處:七大派系各顯神通
在全景掃描眼下這波新興造車運動特別是互聯網造車浪潮之前,先要明確一下我們的描述物件,在小編看來,眼下這個新造車運動包含三類公司:
1.互聯網公司或互聯網背景的創業者跨界到整車領域成立的公司。
2.以智慧互聯、快速反覆運算、社群運營等互聯網思維或玩法為賣點的新興造車公司。
3.在眼下汽車產業出現電動化、智慧化、網聯化、共用化變革浪潮的時代參與造車的新興公司。
其中第1、第2類公司可以稱之為互聯網造車公司,也是本文的描述物件。下面附上小編統計整理的新造車運動中的23家典型玩家。
互聯網造車不是一個貶義詞
在與上述新興造車公司的CEO們進行交流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即一些互聯網公司出身的創始人很不喜歡互聯網造車這個標籤,例如車和家的李想,其在源碼資本2016年年會的演講中,就曾明確表明——我們不是互聯網造車,我們是汽車公司。
而另一邊傳統車廠出身的創始人則非常喜歡跟互聯網扯上關係。小鵬汽車CEO,前廣汽新能源控制科科長夏珩在接受小編採訪時曾多次提到 “我們是互聯網造車公司,我們會用互聯網思維去打造一款汽車。”
威馬汽車CEO、前富豪中國區董事長沈暉也是如此,除了在公開場合多次提到智能化、互聯網、快速反覆運算等概念之外,他還向媒體透漏說自己在手機上裝了100多個APP來學習互聯網思維。
當然,出現這種尷尬局面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互聯網背景的車企希望在社會上樹立一個懂製造懂工業踏踏實實去造汽車的務實形象,而傳統車廠出身的車企則希望能夠擺脫目前普遍存在的“傳統車企的人古板、不懂智能不懂互聯網”的印象。
在這裡,小編需要明確一點:我們認為互聯網只是一個工具,互聯網思維也並非是包治百病、無所不能的神奇哲學,不管什麼背景出身的車企,最後依靠的都是數千名設計師、工程師、程式師的勤勞智慧,依靠的是數百家供應鏈企業提供一系列零配件,依靠的是上千畝的廠房與上千台的工業機器人。
但眼下我們又確實站在一個萬物互聯人工智慧興起的前夜,而這些技術也將讓存續百年的汽車擁有新的形態與使用形式。
我們認為,互聯網造車只是一個名詞,關乎時代背景,而與貶褒無關。
二、故事:從質疑走向落地
興起
最早聽到的互聯網造車公司當屬2014年的遊俠汽車。
雖然只有27歲,但那時候的黃修源已經經歷了四次創業。自2013年注意到特斯拉之後,他開始考慮是否能做一家中國的 “特斯拉”出來。在購買了一大推與汽車有關的書籍,仔細研究了幾個月之後,他覺得這事兒靠譜,並且拿到了口袋購物創始人王珂的數百萬元天使投資,
2014年3月,黃修源隻身一人開了輛車,帶著所有的行李從北京來到上海,租了兩間裝修不錯的辦公室,正式成立了遊俠汽車。那時候遊俠的網站還沒有上線,黃修源跑到當時正火的知乎裡開設了一個遊俠汽車的專欄,一遍搖旗呐喊,一遍招兵買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