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向中國推銷澳大利亞

老外在中國開店早已不是新鮮事,但這家店還是有些特別:天貓上的這個網店“澳寶包”是前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的女兒陸傑喜(Jessica Rudd )今年6月底新開的,專門售賣澳洲特產及母嬰產品。現在它已大獲成功,主打的一款番木瓜膏銷售超過4000件,而這還只是個開始。

毫無疑問,這一成功首先得歸功於店主的特殊身份。這位頭腦精明的前澳大利亞“第一女兒”充分利用了這一點,她有自己特殊的免費代言人——她父親陸克文是第一位能操流利中文的西方政要,在中國具有相當高的知名度,僅新浪微博粉絲就超過60萬人。這位老爸在從澳大利亞總理的職位上退下來後,也不斷在華參加各種論壇、演講和發佈會,每次都不忘捎帶推介女兒的網店,而當陸克文要在北京與馬雲會見時,也把女兒一道帶上了。她原本受邀為天貓上的澳洲商品做宣傳,結果卻自己開起了網店——因為她意識到這可以成為向中國人推銷澳大利亞商品的重要平臺,自然,這也是她的機會。

在說到自己的中國生意經時,陸傑喜認為中國市場有著巨大的需求,因為“在澳大利亞,我們只有2300萬人口,和上海的人口差不多,我們的市場很小”。她這番話並非偶然,這些年來,澳大利亞一直在不遺餘力地向中國推銷自己:從鐵礦石、農產品到房地產和旅遊業,連南澳洲旅遊局也在大力招攬中國遊客。不久前,葡萄牙下轄的亞速爾群島也開始規劃如何吸引中國遊客,他們覺得,“關於中國市場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壞消息是99%的中國人一輩子也不會來亞速爾群島,也根本不知道它在哪裡;好消息是只要有1%的中國人來,那就是1300萬人。”

的確,自近代以來,一直有一個關於中國的想像佔據著西方人的頭腦,即所謂“中國市場的神話”(myth of China market )。鴉☆禁☆片戰爭時代的英國人設想,“即使中國人的袖子加長一寸”,也足夠曼徹斯特的紡織工廠忙上很久了。在那時,對於“世界工廠”英國人來說,擁有巨大人口的印度和中國差不多是天然的“世界市場”,那裡幾乎是一個可以傾銷商品的無底洞。只是在近代中國逐漸貧困化(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在某種程度上正是列強的傾銷造成的滯後) ,世人才逐漸意識到,巨大的人口並不一定就意味著巨大的市場,因為“市場”的存在依賴的不是人口數量,而是其購買力。

從這一角度來說,現在的這一幕只是向歷史的某種回歸。畢竟,中國獲得“世界工廠”的形象只是最近二三十年的事,而“中國市場的神話”則要歷史悠久得多了。隨著中國逐漸富裕起來,這個一度消沉的神話現在重又回歸——有時是通過網路電商,就像陸傑喜的天貓店那樣。

這件事對雙方而言都是各取所需。不斷的人員、貨物、技術、資訊的交流與往來,本身就意味著中國與外部世界正結合得越來越緊密。對於天貓這類電商平臺來說,也不僅需要“走出去”(把中國貨物直接賣給西方人),並且也會出現越來越多的“請進來”(西方人在華開網店售賣貨物)。對中國人來說,這不僅僅只是貨物的買賣關係,也意味著我們將越來越多地學會如何與世界其他地區聯繫在一起,學會適應越來越多的異國事物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並從更為全球化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這些年裡中國遊客在海外掃貨之所以屢屢成為新聞,是因為這本身就是一種不正常的階段性現象——不妨設想一下,如果能便利且價廉地買到外國商品,那又何必出國去大包小包地扛回來?所謂“海外代購”,其實也類似那時俄羅斯的跨國“倒爺”,每次到中國採購貨物後賺取差價。這種現象之所以能存在,是因為旺盛的需求,以及差價所造成的利潤空間。但隨著物流的強化、關稅的降低以及更多店鋪在中國開設,貨物的流通將更趨無國界化——那正是歐盟自由貿易區已經出現的情況。到那時,那樣的瘋狂掃貨就算不滅絕,只怕也會被視為不可思議的購物狂個人行為。

從某種程度上說,我們仍在學著如何與世界“接軌”,而當我們走向世界的時候,世界也正在走進來。中國在向世界開放,而世界確實也需要更多地向中國開放。不僅對於西方企業,對於從澳洲到非洲的許多地方,最好都要有一個自己的“中國計畫”。

在這過程中,或許會出現種種因遭遇而生的階段性現象,這也是中國消費者的行為習慣常常讓人吃驚的原因。放大了說,作為一個長久以來相對孤立文明的後代,中國人往往並不理解彼此交往中,外國人對我們所抱有的感受。這有賴於更多滲透到日常生活中的交流——通過網路、通過某種異國商品、通過某次出境遊,這種種體驗才能逐漸編織起關於世界的新想像。那時候,“世界”將不再意味著是“中國”外面的一個陌生世界,而是出現在你的餐桌上、臥室裡、記憶中,以及設想中。

撰文:維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