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物聯網時代技術突破和標準化是主要瓶頸


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副院長、感知集團技術副總裁 陳書義
OFweek物聯網訊 “當前,關於‘未來已來’和‘物聯網時代’的提法都是準確的,但仍處於規模化、泛在化應用的起步階段;距離物聯網技術、產品和標準成熟,以及廣泛而深刻地改變我們的社會和時代,大概還需要5到10年的時間。”12月26日,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副院長、感知集團技術副總裁陳書義接受了中國科技網的專訪。
物聯網發展的主要瓶頸是技術和標準
“首先是技術瓶頸。物聯網要實現廣泛的應用,還需要一系列的技術突破。”陳書義指出,物聯網的核心技術包括感知技術、傳輸技術和處理技術。
目前處理技術相對比較成熟,雲計算、大資料等技術快速發展,基本能夠滿足當前物聯網應用發展需求。
傳輸技術初步獲得突破,以NB-IoT、Lora等為代表的窄帶物聯網技術應用而生,將逐步進入商用階段,隨著標準成熟和成本降低,將帶動物聯網產業爆發式增長。
感知技術成為物聯網發展的瓶頸,感測器種類達到數萬種,整個產業呈現小、雜、散的狀態,而且物聯網發展所需的高靈敏度、智慧化、小型化的感測器仍有許多難以克服的技術難題,壽命和成本也達不到規模應用的要求,由此造成成本較高,推廣阻力較大,難以全面普及和廣泛運用。
“其次是標準瓶頸。沒有標準化,技術產品就形不成規模,沒有規模效應,技術產品成本居高不下,影響推廣普及,就無法形成產業。”陳書義認為,標準化是物聯網技術產品規模化、物聯網應用普及化和產業化的前提,但目前還處在基礎共性標準攻關階段,核心技術產品標準和規模化系統應用標準缺失,物聯網發展還需要不斷突破和完善標準體系。
要突破這些瓶頸首先還是要重視共性、核心技術的研究,通過技術進步推動產業發展;其次是重視標準化工作,通過標準化,實現規模化和產業化。
佈局農業、金融和醫療健康,不斷提高安全
“目前市場規模較大的領域主要是公共服務領域,包括智慧交通和智慧安防領域,這些由政府投資的領域將面臨較大的市場機遇。但從中長期發展來看,農業、環保和醫療健康領域將面臨更大的市場機遇,具有更廣闊的市場前景。”陳書義表示,物聯網交通和安防領域,感知集團已經有成熟的產品和應用,是目前感知集團核心的產業化方向。而從2014年開始,感知集團也佈局了農業、金融和醫療健康領域,將迎來更大的市場空間。
“但物聯網安全是世界性難題,隨著物聯網應用的普及,我們將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陳書義強調,為了有效保障物聯網專案的安全性,感知集團物聯網應用專案根據客戶需求提供了相應的存取控制、鑒權認證和加密等安全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