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寶寶出生3天不拉粑粑警惕這種病

指導專家:廣東省婦幼保健院 小兒外科 樂盛麟主任醫師

丁丁2個多月大了,最讓媽媽頭疼的是他的排便問題,剛出生的時候,丁丁沒有像其他小嬰兒那樣,一兩天就開始排胎便了,直到第四天他才開始拉了一點點“粑粑”,之後也是好幾天沒拉,小肚子鼓得像個小圓球似的,媽媽只能隔幾天用開塞露幫他通一次便。而這也影響了丁丁的胃口,讓長得比同齡寶寶都要落後一些了。實在沒轍了,媽媽只好把他帶去醫院,結果發現,丁丁的便秘問題,其實是因為他患有先天性巨結腸。醫生說,丁丁有一段腸子的神經節細胞發育不全或缺失了,當大便時,這段腸子因不敏感而不蠕動,結果使得糞便不能往下推進,都堆積在那了,需要通過手術切除這段病變的腸段,以恢復正常腸蠕動來恢復正常排便。

小寶寶通常會在出生後十個小時內首次排出糞便,即胎便,一般胎便在2-3天可以排乾淨,但也有一些小寶寶,他們出生兩三天了都還沒見到有第一次“粑粑”出來或僅拉出了少許。之後也是好幾天甚至一兩周才排便一次。家長一開始以為孩子只是便秘,也沒有太在意,直到孩子好些天拉不出大便,肚子鼓得像個小圓球似的時,才到醫院求助,結果發現孩子並不是普通的便秘,而是先天性巨結腸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

先天性巨結腸,又稱先天性無神經節細胞症或赫什朋病,是由於病變腸段神經節細胞缺失,導致腸管持續痙攣,糞便無法往下推進而淤滯在近端結腸,使該腸管肥厚、擴張,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胃腸道先天發育畸形,多見於新生兒,據有報導,其發生率為1/2000-1/5000。

一旦確診是巨結腸時,通常需要通過手術切除病變的腸段,以恢復正常腸蠕動來恢復排便,否則,則會使得病變腸段以上正常的腸管繼續擴張,最終

導致原來本可以保留的正常腸管,最後也因手術延遲而不得不切除掉,而且孩子長期腹脹厲害時,也會影響其食欲,胃口差了,吃進去的東西少了,最後也會影響其營養物質的吸收而導致小兒發育遲緩、消瘦。

看到這,可能有些家長就慌了,便秘可是小兒很常見的一種現象啊,孩子“粑粑”拉不出來時,

怎麼才能及早發現是巨結腸引起的便秘而不是普通的便秘呢?

一般來說,

如果小寶寶在出生後48小時內無胎便或僅有少量胎便排出,或出生後有頑固性便秘,3-7天甚至一兩周才排便一次,嚴重的甚至不灌腸就無法自主排便,體檢可見腹脹如蛙腹,腹部可觸及質硬糞塊,

那麼,爸爸媽媽就該要提高警惕了,需及時帶孩子到醫院檢查,通過直腸指診、鋇劑灌腸造影和直腸粘膜病理活檢等檢查,以排除先天性巨結腸的可能。當然,爸爸媽媽們也不必因為孩子兩三天沒拉“粑粑”就緊張得不得了,有些孩子,尤其是母乳餵養的孩子,有時也會兩三天不解大便,但如果孩子吃奶好,腹部不脹,大便性狀無異常,則不必過分擔心。

總之,家長在遇到孩子排便困難的問題時,既不要大意,也無需過分恐慌,爸爸媽媽需要做的是:除了需要留意孩子的排便頻率,也需密切關注孩子的其他情況:如出生後第一次排便的情況,大便的性狀如何,是否伴有腹脹、嘔吐、胃納差等情況,並將這些情況盡可能詳細地提供給醫生作為參考,一旦確診時,要聽從專業醫生的建議。

(通訊員:林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