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I盛典:融資又失敗了? 從自己、賽道、商業模式上找原因吧!
2016年12月20日,由品途商業評論主辦的“探尋商業本質(FBI)”商業評論年度盛典在北京四季酒店召開。面對資本方尋找好的項目這個現象,達晨創投董事總經理高洪慶、黑蝶資本創始人孟凡、明嘉資本CEO張曉婷、星瀚資本創始合夥人楊歌,以及小溪會創始人魯錫章一起完成了一場主題為“靠運氣,靠邏輯?投人還是投事?”的圓桌對話。 一、從打“德撲”看怎麼做投資:
打“德撲”,邏輯很重要,但有時候需要那麼一點運氣的説明。回到投資,投資是講邏輯更多還是運氣更多?
1,楊歌:做好投資,要懂規則,懂人性,靠運氣,靠勇氣
雖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邏輯,但在投資這件事上,一定要沿著自己的投資方案走,同時還需要關係等資源的説明——在投資圈的主流平臺裡,可以獲取非常有價值的資源,利用這些資源能推動企業快速前進。
另外很多事情都得看運氣,但是運氣並非純概率事件,它跟努力相關:你努力的時間越長,運氣就越好。
因此,投資看中4點:
A. 專業性及規則;
B. 運氣,如果手握好牌,肯定容易打一些;
C. 勇氣,勇氣是基於專業基礎的,有時候大家都拿一手爛牌,怎麼打贏,需要很大的勇氣;
D. 掌握格局,要瞭解人性。
2,高洪慶:不追風、不造風,也不跟風,我們等風來
投資是非常專業的事,經濟有一定的週期性,一個成熟的企業總會經歷春夏秋冬,無論是寒冬還是早春,投資本身投的是未來,作為一個有17歷史的成熟機構,“我們不追風、不造風,也不跟風,我們等風來”。
當風來的時候,一定要也一定能抓住這個機會,一家機構一定要有自己投資邏輯,或者有自己的投資紀律,這個非常重要。一家沒有投資邏輯的公司,一定是不成熟的。
關於運氣,有句中國式英文,How are you?How old are you。翻譯成為什麼是你,為什麼老是你。雖然這是笑話,但機會都是給有準備的人的,所以一定要努力,對這個行業有自己的判斷和理解,有自己的獨立思考。當機會來的時候就能牢牢抓住。因此,我認為天上不會掉餡餅,運氣是源於自己長期的積累。
3,孟凡:混好圈子,投資邏輯也就出現了
黑蝶資本主要投體育、文化、消費、科技,現在體育投得比較多在5個月時間裡,投了六七個項目。為了做好投資,就一定要找到懂體育、懂商業的人來,但是因為體育有很強的感知性、體驗性,一定要深入體驗。
為了找到這樣的人才,我們會去各種運動場所和能尋找到好的創業者的地方跟他們溝通,這是一個海選的過程,當找到有潛力的合夥人的時候,我們的邏輯就出現了。
因此,我的投資邏輯跟混圈子是對應的、相輔相承的關係,少哪一個都不行。
4,張曉婷:運氣是建立在邏輯基礎之上的
我們明嘉資本可能大家聽起來都比較陌生,但是我們大Boss大家應該就比較熟悉,那就是黃曉明。我們明嘉資本是2015年上半年正式運行的,之前過去將近兩年的時間投了十幾個項目,主要是偏早期的,A輪之前的一些,大家可能耳熟能詳的有比方說火辣健身、第一車貸,壽全齋薑茶等,還有之前我和Star VC任泉先生一期投的早期專案,比方說一下科技、堅果智慧投影儀等等。
針對這個問題,我認為投資肯定是運氣要建立在你非常有自己的投資邏輯基礎上的,這點也是我們明嘉過去兩年一直在堅守的。因為我們其實有優勢,同時又沒有優勢。我們有優勢的是頭上有很強的明星光環,而這給我們帶來的弊端是大家可能會過多的關注明星,而忽略了我們的專業性本身。過去的兩年我們沒有過多的PR和曝光的原因就是我們一直在探索自己的投資邏輯和投資策略。在我們覺得我們投資邏輯非常清晰的情況下,3 5年內能得到很好的市場驗證的情況下,我們才敢站出來說我們有我們自己的投資邏輯。而我們之前投資的案例也並不是靠運氣,並不是靠明星。總結一句話,那就是運氣是建立在邏輯基礎上的,圈子很重要。
二、投人還是投事?
很多投資人在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一般都會回答,“投人投團隊”,但是近期發生的一些事情,也讓我們注意到,在股權等利益面前,似乎對“人和團隊”又不那麼堅定了。如何看待這種關係和矛盾?
1,高洪慶:我們有自己的大資料分析,成功的企業家都是相似的,不成功的企業各有不同。 16年來,達晨已經看過100萬家企業,見過100萬個創始人了,我們最後投的可能只有三四百家,現在有近60家在A股IPO的,我們還有20幾家在排隊。投資人看專案,靠理性分析和獨立思考,當然直覺也很重要。我們把投的一些成功企業家的肖像做了一個比對,發現成功的企業家長得都差不多,看了這麼多,我們不說看出他能不能成大事,但基本能看出他會不會失敗,對於這些,我們有一些自己的標準:
A. 太文藝氣質的人,或者太有女性氣質的人,我們不投。
不是說不投女性創業者,而是不投像女人的男人,但是像男人的女人,我們是要投的。因此創業本身就是把女人變成男人,把男人變成真正的男人。
B. 人的因素永遠不會變,投資邏輯看2點:
a. 投資的賽道長不長、寬不寬。如果是一個註定落後的,或者逆趨勢的商業模式,肯定不能投;
b. 看商業模式。如果在同樣的賽道上,漢密爾頓開夏利,我開法拉利,我肯定比他快;但是在同樣的賽道、同樣的車的情況下,看的是車手,我相信漢密爾頓開得肯定比我好。因此即便是投人,人也是基於賽道的。
作為投資人,最痛苦的是:選對了賽道、選好了賽車,但是選錯了人。
雖然創始人也有一個成長的過程,但是也有最基本的判斷。除了之前的經歷很重要外,更要看他的綜合素質,尤其在今天,情商非常重要,跟人家共情的能力很重要。
另外我們也相信資料,成功的企業家都是立志堅定,目光長遠、性格沉穩、有合作精神的,這些企業家的家庭也是幸福的。
2,孟凡:最核心的是看人
最聰明的人絕對不會選擇已經被淘汰的賽道,他選擇的就是被認可並且有方向的,因此最終還是看人。
無論是創業還是整個社會,最核心的始終是人,因為任何事情,成功與失敗都跟人有直接關係,所以我看項目主要是以人為核心。
3,張曉婷:資本劃定賽道,再選人
我們明嘉肯定是我們自己來選賽道,不是說創業者來選賽道,而是我們把賽道選好了,再在這個賽道上去選賽手。所以按照這個邏輯,就不是說我們選了一個人,而讓這個人去選賽道。其實我舉一個案例就能把高總和孟總說的都總結了。
我之前投了一個女性創業項目叫芭比辣媽,我順便給她PR一下,因為她馬上會有一個非常好的融資消息要公佈,這也是我非常值得驕傲的。這個項目我進的非常早,種子輪百萬估值進的,那個時候你能看什麼啊,都還懷著孕呢,孩子都沒生呢,但那個時候我就覺得她人好,有一股韌勁。當時她是挺著大肚子來找我的,見面的時候就是跟我們說了一下創業的想法,並且跟我說你等著我把孩子生下來,半年後孩子我就不管了,我就來創業。當時我特別感動,因為同樣作為女人,就特別能理解這種捨棄一切的心情,所以我覺得這個創始人身上有一種我特別欣賞的一點就是韌勁,這是第一;第二呢就是女性創業者特別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被情感左右,不管是家庭、夫妻或是男女朋友,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女性朋友包括我們公司的小姑娘都是這樣,這是大多數女性創業者面臨的問題,但是我在這個女性創業者身上看不到,她是一個非常理性,理性大於感性的人,非常適合創業。
所以我義無反顧的在種子期什麼都沒有的時候就投了她。但這個是我從女性的角度來分析高總說的怎麼分析創業者的特質的問題。然後再說一點就是芭比辣媽之前是做媽媽產前、產中、產後OTO上門產後修復的,OTO前兩年是很火的,但是經過一系列的驗證證明這種模式太受唾棄了,這個項目眼看著不行了,這個創始者另一特質又馬上顯現出來了,及時在之前的商業模式上做衍生,調整自己的思維。因為她之前是做媽媽這個市場的,她在萌寶和媽媽這裡有大批的資源,她就順勢利用了自己的這個用戶量和品牌簽了一堆的網紅媽媽,就是網紅裡當媽媽的,媽媽裡當網紅的,微博、秒拍、美拍上百萬粉絲的。
利用這部分群體,來實現接下來的比方說媽媽類的網紅電商,母嬰類的商業模式。她轉化的特別快,就花了兩個月,之後我迅速的給他對接了全國最大的短視頻機構,並且也成功的投資了,我們接下來也可能會有一輪針對這個項目的PR。所以我這個案例可能就總結了兩位老總之前說的問題。
4,楊歌:人和業務的綜合藝術
這是綜合的,藝術的一件事情。人非常重要,但是對人的評判千差萬別,我們對人的評判有非常詳細的體系,比如他對價值鏈的認識,他的情商、政商、財商都非常重要。
一個正確的人選到了上升空間比較大的賽道,我覺得基礎就完成了。在微操的時候,面對具體業務,再加上業務的評判。
三、怎樣投出1、10、100億美金的公司?
近期,裹入空空狐CEO股權被削事件的投資人周亞輝剛分享了一個話題,“怎麼看出你是1、10、100億美金的公司?”
就這個問題,楊歌從分析賽道、預判估值兩方面,給出了他的看法:
先分析賽道:
賽道變化太快,我們只找人專門分析,但不去選擇賽道,這幾年互聯網的反覆運算速度太快,我們要迅速對市場有認識,而不是去預判賽道。因為行裡有句話:領先市場兩步是前列,跟市場同步就是死。
對於賽道的選擇,有兩個定位:
A. 橫向是做產業升級,把互聯網的商業思維,包括運營能力帶到傳統產業,比如農業、工業、生產製造、物流倉儲等。
B. 縱向是深度科技,比如人工智慧、生物醫藥,而這兩者又會產生很多變革,比如航太、量子等,但這一塊我們看得多,投得少,因為環境還不是很成熟。
再預判企業估值:
投資一家公司,比較看重的一點是價格要便宜。我們把估值分為3個階段:
A. 不看KPI,主要評價公司的水準,包括團隊、業務、法務結構,完全是按照對公司的理解和市場的對比做的。
B. 依據KPI進行,比如前幾年投互聯網,看註冊人數、使用用戶、購買率、複購率、留存等資料進行評判。現在給出2億的估值,必須要有足夠的資料支撐這2個億當前的差距,以及增長情況。
C. 從KPI轉化到財務指標,比如說對於市盈率的評判。企業做再大,融幾億美元,如果到C、D輪還沒有轉化成真正的財務指標,我相信所有投資人心裡都是非常緊張的。
雖然現在有很多現象級的公司,但是最終無論你是互聯網模式還是傳統行業模式,最終要轉化到一種有效的商業模式裡面,獲得穩定的現金流才是好的企業。
四、摩拜單車和ofo有沒有投資價值,最後的贏家是誰,有沒有可能合併?
對於今年在資本市場特別火的共用單車,以摩拜單車和ofo為代表,它們誰能勝出,最終是否會走向合併,幾位從資本的角度出發,給出了自己的觀點:
1,高洪慶:核心壁壘並不高,不會一家獨大
租賃單車模式,我覺得這個戰爭3年也結束不了。因為這些單車本質上並不是共用經濟,要實現共用,邊際成本一定是遞減的,共用租賃單車的本質上是租賃生意,意味著核心壁壘不高,然後新進入者在任何城市都是可以投放的,因此這個領域絕不會一家獨大,也不會出現一家獨大的壟斷。
2,孟凡:有社會價值,但是難以盈利是個問題
真正的共用經濟,共用的載體應該由分享方承擔,而不是所謂的共用平臺承擔。摩拜和ofo是把共用的載體自我製造,這也是一個成本。而滴滴和Airbnb,分享的是個人資源,這個我覺得是有價值的。
從投資的角度講,目前怎麼盈利是個問題。雖然它們解決了最後一公里的出行是有價值的,但是和資本看專案是兩個概念。
3,楊歌:不理性的資本運作
雖然有用戶押金這筆賬,但是光算帳沒用,因為還有閒置率和破損率,從這個角度講商業模式,不會成立。
我們把企業分為幾種:第一是真正具有商業價值的;第二是通過互聯網模式來收集資料,然後形成互聯網化的品牌,通過流量導流,比如廣告、遊戲、電商這幾種方式產生價值,這就是互聯網模式。
如果互聯網模式搞得不是很好,就要搞資本運作。顯然摩拜和ofo都是資本運作模式,我認為不太能支撐。目前來看,它們競爭激烈,真正能形成品牌的少,所以大資本都進來了,雖然不理性,但是可以理解。
打“德撲”,邏輯很重要,但有時候需要那麼一點運氣的説明。回到投資,投資是講邏輯更多還是運氣更多?
1,楊歌:做好投資,要懂規則,懂人性,靠運氣,靠勇氣
雖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邏輯,但在投資這件事上,一定要沿著自己的投資方案走,同時還需要關係等資源的説明——在投資圈的主流平臺裡,可以獲取非常有價值的資源,利用這些資源能推動企業快速前進。
另外很多事情都得看運氣,但是運氣並非純概率事件,它跟努力相關:你努力的時間越長,運氣就越好。
因此,投資看中4點:
A. 專業性及規則;
B. 運氣,如果手握好牌,肯定容易打一些;
C. 勇氣,勇氣是基於專業基礎的,有時候大家都拿一手爛牌,怎麼打贏,需要很大的勇氣;
D. 掌握格局,要瞭解人性。
2,高洪慶:不追風、不造風,也不跟風,我們等風來
投資是非常專業的事,經濟有一定的週期性,一個成熟的企業總會經歷春夏秋冬,無論是寒冬還是早春,投資本身投的是未來,作為一個有17歷史的成熟機構,“我們不追風、不造風,也不跟風,我們等風來”。
當風來的時候,一定要也一定能抓住這個機會,一家機構一定要有自己投資邏輯,或者有自己的投資紀律,這個非常重要。一家沒有投資邏輯的公司,一定是不成熟的。
關於運氣,有句中國式英文,How are you?How old are you。翻譯成為什麼是你,為什麼老是你。雖然這是笑話,但機會都是給有準備的人的,所以一定要努力,對這個行業有自己的判斷和理解,有自己的獨立思考。當機會來的時候就能牢牢抓住。因此,我認為天上不會掉餡餅,運氣是源於自己長期的積累。
3,孟凡:混好圈子,投資邏輯也就出現了
黑蝶資本主要投體育、文化、消費、科技,現在體育投得比較多在5個月時間裡,投了六七個項目。為了做好投資,就一定要找到懂體育、懂商業的人來,但是因為體育有很強的感知性、體驗性,一定要深入體驗。
為了找到這樣的人才,我們會去各種運動場所和能尋找到好的創業者的地方跟他們溝通,這是一個海選的過程,當找到有潛力的合夥人的時候,我們的邏輯就出現了。
因此,我的投資邏輯跟混圈子是對應的、相輔相承的關係,少哪一個都不行。
4,張曉婷:運氣是建立在邏輯基礎之上的
我們明嘉資本可能大家聽起來都比較陌生,但是我們大Boss大家應該就比較熟悉,那就是黃曉明。我們明嘉資本是2015年上半年正式運行的,之前過去將近兩年的時間投了十幾個項目,主要是偏早期的,A輪之前的一些,大家可能耳熟能詳的有比方說火辣健身、第一車貸,壽全齋薑茶等,還有之前我和Star VC任泉先生一期投的早期專案,比方說一下科技、堅果智慧投影儀等等。
針對這個問題,我認為投資肯定是運氣要建立在你非常有自己的投資邏輯基礎上的,這點也是我們明嘉過去兩年一直在堅守的。因為我們其實有優勢,同時又沒有優勢。我們有優勢的是頭上有很強的明星光環,而這給我們帶來的弊端是大家可能會過多的關注明星,而忽略了我們的專業性本身。過去的兩年我們沒有過多的PR和曝光的原因就是我們一直在探索自己的投資邏輯和投資策略。在我們覺得我們投資邏輯非常清晰的情況下,3 5年內能得到很好的市場驗證的情況下,我們才敢站出來說我們有我們自己的投資邏輯。而我們之前投資的案例也並不是靠運氣,並不是靠明星。總結一句話,那就是運氣是建立在邏輯基礎上的,圈子很重要。
二、投人還是投事?
很多投資人在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一般都會回答,“投人投團隊”,但是近期發生的一些事情,也讓我們注意到,在股權等利益面前,似乎對“人和團隊”又不那麼堅定了。如何看待這種關係和矛盾?
1,高洪慶:我們有自己的大資料分析,成功的企業家都是相似的,不成功的企業各有不同。 16年來,達晨已經看過100萬家企業,見過100萬個創始人了,我們最後投的可能只有三四百家,現在有近60家在A股IPO的,我們還有20幾家在排隊。投資人看專案,靠理性分析和獨立思考,當然直覺也很重要。我們把投的一些成功企業家的肖像做了一個比對,發現成功的企業家長得都差不多,看了這麼多,我們不說看出他能不能成大事,但基本能看出他會不會失敗,對於這些,我們有一些自己的標準:
A. 太文藝氣質的人,或者太有女性氣質的人,我們不投。
不是說不投女性創業者,而是不投像女人的男人,但是像男人的女人,我們是要投的。因此創業本身就是把女人變成男人,把男人變成真正的男人。
B. 人的因素永遠不會變,投資邏輯看2點:
a. 投資的賽道長不長、寬不寬。如果是一個註定落後的,或者逆趨勢的商業模式,肯定不能投;
b. 看商業模式。如果在同樣的賽道上,漢密爾頓開夏利,我開法拉利,我肯定比他快;但是在同樣的賽道、同樣的車的情況下,看的是車手,我相信漢密爾頓開得肯定比我好。因此即便是投人,人也是基於賽道的。
作為投資人,最痛苦的是:選對了賽道、選好了賽車,但是選錯了人。
雖然創始人也有一個成長的過程,但是也有最基本的判斷。除了之前的經歷很重要外,更要看他的綜合素質,尤其在今天,情商非常重要,跟人家共情的能力很重要。
另外我們也相信資料,成功的企業家都是立志堅定,目光長遠、性格沉穩、有合作精神的,這些企業家的家庭也是幸福的。
2,孟凡:最核心的是看人
最聰明的人絕對不會選擇已經被淘汰的賽道,他選擇的就是被認可並且有方向的,因此最終還是看人。
無論是創業還是整個社會,最核心的始終是人,因為任何事情,成功與失敗都跟人有直接關係,所以我看項目主要是以人為核心。
3,張曉婷:資本劃定賽道,再選人
我們明嘉肯定是我們自己來選賽道,不是說創業者來選賽道,而是我們把賽道選好了,再在這個賽道上去選賽手。所以按照這個邏輯,就不是說我們選了一個人,而讓這個人去選賽道。其實我舉一個案例就能把高總和孟總說的都總結了。
我之前投了一個女性創業項目叫芭比辣媽,我順便給她PR一下,因為她馬上會有一個非常好的融資消息要公佈,這也是我非常值得驕傲的。這個項目我進的非常早,種子輪百萬估值進的,那個時候你能看什麼啊,都還懷著孕呢,孩子都沒生呢,但那個時候我就覺得她人好,有一股韌勁。當時她是挺著大肚子來找我的,見面的時候就是跟我們說了一下創業的想法,並且跟我說你等著我把孩子生下來,半年後孩子我就不管了,我就來創業。當時我特別感動,因為同樣作為女人,就特別能理解這種捨棄一切的心情,所以我覺得這個創始人身上有一種我特別欣賞的一點就是韌勁,這是第一;第二呢就是女性創業者特別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被情感左右,不管是家庭、夫妻或是男女朋友,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女性朋友包括我們公司的小姑娘都是這樣,這是大多數女性創業者面臨的問題,但是我在這個女性創業者身上看不到,她是一個非常理性,理性大於感性的人,非常適合創業。
所以我義無反顧的在種子期什麼都沒有的時候就投了她。但這個是我從女性的角度來分析高總說的怎麼分析創業者的特質的問題。然後再說一點就是芭比辣媽之前是做媽媽產前、產中、產後OTO上門產後修復的,OTO前兩年是很火的,但是經過一系列的驗證證明這種模式太受唾棄了,這個項目眼看著不行了,這個創始者另一特質又馬上顯現出來了,及時在之前的商業模式上做衍生,調整自己的思維。因為她之前是做媽媽這個市場的,她在萌寶和媽媽這裡有大批的資源,她就順勢利用了自己的這個用戶量和品牌簽了一堆的網紅媽媽,就是網紅裡當媽媽的,媽媽裡當網紅的,微博、秒拍、美拍上百萬粉絲的。
利用這部分群體,來實現接下來的比方說媽媽類的網紅電商,母嬰類的商業模式。她轉化的特別快,就花了兩個月,之後我迅速的給他對接了全國最大的短視頻機構,並且也成功的投資了,我們接下來也可能會有一輪針對這個項目的PR。所以我這個案例可能就總結了兩位老總之前說的問題。
4,楊歌:人和業務的綜合藝術
這是綜合的,藝術的一件事情。人非常重要,但是對人的評判千差萬別,我們對人的評判有非常詳細的體系,比如他對價值鏈的認識,他的情商、政商、財商都非常重要。
一個正確的人選到了上升空間比較大的賽道,我覺得基礎就完成了。在微操的時候,面對具體業務,再加上業務的評判。
三、怎樣投出1、10、100億美金的公司?
近期,裹入空空狐CEO股權被削事件的投資人周亞輝剛分享了一個話題,“怎麼看出你是1、10、100億美金的公司?”
就這個問題,楊歌從分析賽道、預判估值兩方面,給出了他的看法:
先分析賽道:
賽道變化太快,我們只找人專門分析,但不去選擇賽道,這幾年互聯網的反覆運算速度太快,我們要迅速對市場有認識,而不是去預判賽道。因為行裡有句話:領先市場兩步是前列,跟市場同步就是死。
對於賽道的選擇,有兩個定位:
A. 橫向是做產業升級,把互聯網的商業思維,包括運營能力帶到傳統產業,比如農業、工業、生產製造、物流倉儲等。
B. 縱向是深度科技,比如人工智慧、生物醫藥,而這兩者又會產生很多變革,比如航太、量子等,但這一塊我們看得多,投得少,因為環境還不是很成熟。
再預判企業估值:
投資一家公司,比較看重的一點是價格要便宜。我們把估值分為3個階段:
A. 不看KPI,主要評價公司的水準,包括團隊、業務、法務結構,完全是按照對公司的理解和市場的對比做的。
B. 依據KPI進行,比如前幾年投互聯網,看註冊人數、使用用戶、購買率、複購率、留存等資料進行評判。現在給出2億的估值,必須要有足夠的資料支撐這2個億當前的差距,以及增長情況。
C. 從KPI轉化到財務指標,比如說對於市盈率的評判。企業做再大,融幾億美元,如果到C、D輪還沒有轉化成真正的財務指標,我相信所有投資人心裡都是非常緊張的。
雖然現在有很多現象級的公司,但是最終無論你是互聯網模式還是傳統行業模式,最終要轉化到一種有效的商業模式裡面,獲得穩定的現金流才是好的企業。
四、摩拜單車和ofo有沒有投資價值,最後的贏家是誰,有沒有可能合併?
對於今年在資本市場特別火的共用單車,以摩拜單車和ofo為代表,它們誰能勝出,最終是否會走向合併,幾位從資本的角度出發,給出了自己的觀點:
1,高洪慶:核心壁壘並不高,不會一家獨大
租賃單車模式,我覺得這個戰爭3年也結束不了。因為這些單車本質上並不是共用經濟,要實現共用,邊際成本一定是遞減的,共用租賃單車的本質上是租賃生意,意味著核心壁壘不高,然後新進入者在任何城市都是可以投放的,因此這個領域絕不會一家獨大,也不會出現一家獨大的壟斷。
2,孟凡:有社會價值,但是難以盈利是個問題
真正的共用經濟,共用的載體應該由分享方承擔,而不是所謂的共用平臺承擔。摩拜和ofo是把共用的載體自我製造,這也是一個成本。而滴滴和Airbnb,分享的是個人資源,這個我覺得是有價值的。
從投資的角度講,目前怎麼盈利是個問題。雖然它們解決了最後一公里的出行是有價值的,但是和資本看專案是兩個概念。
3,楊歌:不理性的資本運作
雖然有用戶押金這筆賬,但是光算帳沒用,因為還有閒置率和破損率,從這個角度講商業模式,不會成立。
我們把企業分為幾種:第一是真正具有商業價值的;第二是通過互聯網模式來收集資料,然後形成互聯網化的品牌,通過流量導流,比如廣告、遊戲、電商這幾種方式產生價值,這就是互聯網模式。
如果互聯網模式搞得不是很好,就要搞資本運作。顯然摩拜和ofo都是資本運作模式,我認為不太能支撐。目前來看,它們競爭激烈,真正能形成品牌的少,所以大資本都進來了,雖然不理性,但是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