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低速四輪電動車6大預測:價格戰加劇
OFweek新能源汽車網訊 展望2017年,低速四輪電動車行業往哪裡去?筆者在回顧2016年的政策大事件後,提出六大預測。
第一、政策大方向趨好,但標準出臺可能性不大,短期會有反復。
回顧2016政策大事件:
3月5日,工信部部長苗圩稱,在低速電動車登記問題上,目前工信部正在制定相關方案。
4月14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在其網站上對2016年第一批擬立項國家標準專案公開徵求意見,《四輪低速電動乘用車技術條件》在列。該檔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起草,上報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電動車輛分會。根據公佈的資訊,整個專案為期24個月。
11月18日,《四輪低速電動車技術條件》標準工作組籌建及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來自工業和資訊化部、公安部、交通部、工商總局、國家標準委、國家認監委等部門,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要汽車檢測中心等單位及低速電動車生產、動力電池和驅動電機等企業的近百名代表參加了會議。
儘管2016的利好消息不斷,但是低速電動車的合法化和產業化是一個牽涉到眾多利益方的綜合性難題(數一下參加標準會議的單位數量),任何單方面的突進或單獨規定都是沒有意義的,而是要配套解決一系列的問題。在所有的問題路線沒有理清,所有的責任義務沒有劃分清楚,所有的利益分配沒有認同完畢的情況下,標準是很難單獨出臺的。
在目前技術條件下,選擇低速電動車入手,通過產業化這個通道提升電池技術和電機電控技術水準,積累發展純電動汽車經驗,進而發展高端純電動汽車,是一個務實的選擇。政府繼續主導推動高速車的同時,允許在部分地區從低端做起,用市場的辦法做起,依靠民營資本的活力,通過創新升級去發展。應該說這個大的思路和方向是不會變的,也就是長期的政策大趨勢是向好的。
過程中涉及到的問題,本文簡單列舉一下:如何針對低速電動車的特點,在批准備案、資質管理、公告管理、上路行駛等方面建立有別于傳統燃油汽車的管理模式?如何確定技術標準、明確行駛路權、行駛路段、牌照樣式、駕駛資格?如何產業組織協調、3C認證和車輛產品檢測、監督企業車輛售後服務、維護消費者權益?如何車輛登記管理、交通管理、明確車輛權屬及事故處理、賠償方面的權利與義務?如何協調好保險企業制定,執行好車輛交通保險辦法,處理好車輛保險人和被保險人在交通事故中的權利、義務等?涉及到眾多產業主管部門,質監部門,檢測部門,工商管理部門,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消費權益單位、保險企業等等。在大家的架沒打完之前,很難出臺。
從當前世界主要汽車生產國的管理實踐看,實施的車輛產品型式認證制度要具備以下條件:一是有比較完備的法律、法規體系;二是法律授權的職能明確政府部門;三是公開透明的實施規定;四是有信譽良好的認證機構和高素質的檢驗機構;五是成熟的市場機制和完善的誠信體制。自我對證一下,低速電動車還遠不到具備實行全國統一管理的成熟條件。
再者產業化是一個“過程”的概念,是把產業鏈中研發、採購、儲備、生產、銷售、結算、服務以及文化制度等各個環節完善的過程,是整車和零部件完善產業配套的過程,也是技術標準提高的過程,同時也是觀念和管理機制再造的過程。要從無到有,從無序到有序,從不完善到成熟完善,完成所有關聯要素的重構再造,需要大量的實踐。
政策方面的觀點是:總的大方向看好,但是2017出臺可能性不大,甚至可能因為“神仙打架,百姓遭殃”,相關利益方糾葛,造成局部短期的政策形勢變壞。
第一、政策大方向趨好,但標準出臺可能性不大,短期會有反復。
回顧2016政策大事件:
3月5日,工信部部長苗圩稱,在低速電動車登記問題上,目前工信部正在制定相關方案。
4月14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在其網站上對2016年第一批擬立項國家標準專案公開徵求意見,《四輪低速電動乘用車技術條件》在列。該檔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起草,上報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電動車輛分會。根據公佈的資訊,整個專案為期24個月。
11月18日,《四輪低速電動車技術條件》標準工作組籌建及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來自工業和資訊化部、公安部、交通部、工商總局、國家標準委、國家認監委等部門,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要汽車檢測中心等單位及低速電動車生產、動力電池和驅動電機等企業的近百名代表參加了會議。
儘管2016的利好消息不斷,但是低速電動車的合法化和產業化是一個牽涉到眾多利益方的綜合性難題(數一下參加標準會議的單位數量),任何單方面的突進或單獨規定都是沒有意義的,而是要配套解決一系列的問題。在所有的問題路線沒有理清,所有的責任義務沒有劃分清楚,所有的利益分配沒有認同完畢的情況下,標準是很難單獨出臺的。
在目前技術條件下,選擇低速電動車入手,通過產業化這個通道提升電池技術和電機電控技術水準,積累發展純電動汽車經驗,進而發展高端純電動汽車,是一個務實的選擇。政府繼續主導推動高速車的同時,允許在部分地區從低端做起,用市場的辦法做起,依靠民營資本的活力,通過創新升級去發展。應該說這個大的思路和方向是不會變的,也就是長期的政策大趨勢是向好的。
過程中涉及到的問題,本文簡單列舉一下:如何針對低速電動車的特點,在批准備案、資質管理、公告管理、上路行駛等方面建立有別于傳統燃油汽車的管理模式?如何確定技術標準、明確行駛路權、行駛路段、牌照樣式、駕駛資格?如何產業組織協調、3C認證和車輛產品檢測、監督企業車輛售後服務、維護消費者權益?如何車輛登記管理、交通管理、明確車輛權屬及事故處理、賠償方面的權利與義務?如何協調好保險企業制定,執行好車輛交通保險辦法,處理好車輛保險人和被保險人在交通事故中的權利、義務等?涉及到眾多產業主管部門,質監部門,檢測部門,工商管理部門,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消費權益單位、保險企業等等。在大家的架沒打完之前,很難出臺。
從當前世界主要汽車生產國的管理實踐看,實施的車輛產品型式認證制度要具備以下條件:一是有比較完備的法律、法規體系;二是法律授權的職能明確政府部門;三是公開透明的實施規定;四是有信譽良好的認證機構和高素質的檢驗機構;五是成熟的市場機制和完善的誠信體制。自我對證一下,低速電動車還遠不到具備實行全國統一管理的成熟條件。
再者產業化是一個“過程”的概念,是把產業鏈中研發、採購、儲備、生產、銷售、結算、服務以及文化制度等各個環節完善的過程,是整車和零部件完善產業配套的過程,也是技術標準提高的過程,同時也是觀念和管理機制再造的過程。要從無到有,從無序到有序,從不完善到成熟完善,完成所有關聯要素的重構再造,需要大量的實踐。
政策方面的觀點是:總的大方向看好,但是2017出臺可能性不大,甚至可能因為“神仙打架,百姓遭殃”,相關利益方糾葛,造成局部短期的政策形勢變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