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票攻略 3個圈內人玩轉攝影郵票
編輯:劉念 圖:劉垣、林其勉 文:耕三 場地提供:寶鈔胡同牛雜雜貨鋪
170多年前郵票誕生的時候人們曾對它給予厚望,郵票的推出讓資訊的傳遞變得更加便利和便宜。但隨著數位時代的深入,郵票的屬性也逐漸的從功能型轉化為收藏型。本次我們就採訪到了三位與郵票接下不解之緣的“生活家”,他們並不對郵票的未來感到擔心。相反,郵票變成的是點綴他們生活的一部分。
視覺先行讓“玩票”成為職業
尚盈是一名職業“玩票”者,因為她的職業就是去設計郵票,相比其他設計師,尚盈對自己的職業是打心眼裡喜歡,也因此讓她的設計打動了不少集郵愛好者。
尚盈 郵票設計師
尚盈最愛的三張郵票
韋斯頓的鸚鵡螺
愛德華·韋斯頓是我非常喜歡的一位攝影師,這張鸚鵡螺也是他最有名的作品之一,他的靜物攝影有種獨特的性☆禁☆感的魅力。
曼·雷的夢幻
這張郵票看到之前我並不知道曼·雷有這麼大的名氣,但是就是單純地喜歡這張照片的抽象和構成,光影的完美和諧讓我十分著迷。
亞當斯的沙丘
我想亞當斯應該是大部分風光攝影愛好者入門時都看的大師,我也對他拍攝的風光作品特別喜歡,而且用黑白拍風光也挺酷的。
視覺先行“玩票”最初是愛好
尚盈和很多設計師的生活一樣,每天面對的是大尺寸螢幕的蘋果電腦、無窮無盡的AI和PSD檔,甚至是修改了不知道第幾稿的最終版。但是她又和很多設計師的生活不一樣,因為她所做的事情一直是她所想實現的——一名郵票設計師。
尚盈選擇這份職業的最初原因和很多人一樣簡單,就是單純的對影像的喜歡。“因為設計郵票的同時我自己也喜歡集郵。可能因為我們家有集郵的傳統吧,我爸就一直集郵。”尚盈說:“我很小的時候家裡有本紅色絨面兒的集郵冊,我老磨著大人要看集郵冊,因為裡面有好看的照片兒,還有各種好玩的故事,什麼《水滸傳》、《咕咚的故事》、《西廂記》之類的郵票我會百看不厭。每次看之前必須先洗手,洗乾淨手才可以翻那本郵冊。那時候郵票給我的印象就是精緻、神秘又高貴。”因為從小對郵票的著迷,加上大學之後對書籍裝幀的興趣,讓尚盈有了做郵票設計師的想法,後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就實現了當初的願望,尚盈覺得那是“有淵源也有幸運在裡面”。
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推出的中國郵票設計家系列小本票中,尚盈的作品也在其中。
尚盈十分喜歡的一張英國天氣郵票,印刷工藝上使用了熱感油墨,因此在手指觸摸後郵票的顏色就會發生變化。
除了郵票之外,尚盈還收藏了一些出色的攝影作品製成的明信片。
尚盈參與設計的香格里拉特種郵票曾于2010年發行。
對郵票的未來充滿信心
雖然隨著數位化浪潮的推進,郵寄信件已經逐漸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而成為“復古”行為的一種,但尚盈對郵票的未來依然充滿信心。“其實郵票早就是把實用和收藏分開的,其實郵票一直以來都是給集郵收藏留了很大的空間的。”一枚印製精美的郵票和照片一樣,都是可以作為收藏品珍藏的。雖然現在人們寄信的機會減少了,但是將郵票作為收藏品的人卻越來越多,而且很多人收藏的種類也會細分,比如很多人就會專門針對攝影作品製成的郵票進行收藏,這也是對影像的珍藏。
郵票制可不是“玩票”
在談到自己的本質工作的時候,尚盈還簡單地給我們介紹了一枚郵票的設計過程。一枚郵票的設計有快有慢,有的郵票從報選題審批到最後印刷上市要幾十年,而有的題材就下得特別快特別急,比如非典、抗震救災,時間會縮短到一個星期就設計印刷完成。而相比設計插畫類的郵票,攝影作品製成的郵票相比它們就要稍微簡單一些,不需要單獨的插畫師或者設計師重新繪製,但是在前期的選稿工作可能會更加重要。相比國外的郵票題材,尚盈更期待中國的郵票能夠多元化起來。
想做郵票可不容易
Step1:申報選題,編輯對郵票設計題材進行選題申報。
Step2:論證會,在選題通過之後,經過幾輪論證會對選題進行細化。
Step3:編輯約稿給設計師,選題編輯將稿件進行製作後,把素材提供給設計師。
Step4:設計師設計,設計師拿到郵票製作素材之後開始進行郵票設計。
Step5:專家評審會,專家會從幾套競標的稿子裡選一套並提修改意見。
Step6:討論製作工藝,製作工藝的決定實在設計師修改完畢定稿之後開始的。
Step7:印刷,最終定稿以及製作工藝確定後對郵票進行印刷打樣。
Step8:批量印刷上市,經過幾輪的校對和打樣之後確定批量印刷後即可上市。
玩票就得把自己的作品玩進去
林其勉的正職是一名職業攝影師,經營這一家自己的影樓。但是和郵票結緣或許是偶然,但是出於對攝影的熱愛,林其勉已經將不少自己的作品“玩”到了郵票中去,令不少人羡慕不已。
林其勉最愛的三張郵票
煙雨濛濛楠溪江
楠溪江是溫州北部的一條擁有獨特風貌的河流,因為歷史悠久也頗有詩意,這張郵票是我在一場小雨的時候拍攝的。
夕陽孤照
這張郵票用了我1972年拍攝的一張黑白照片製成,當時使用的還是黑白膠捲,在夕陽餘暉下的漁民形成的剪影促使我按下快門。
夏日奇峰
之所以喜歡這張郵票也是因為這是很早之前拍攝的照片製成的。當時的天氣極佳,大片雲朵正好懸浮在山頂,美不勝收。
玩攝影結緣郵票
林其勉是地道的溫州人,早在1977年就進入了溫州市國營露天照相館做學徒,到現在經歷了將近四十個春秋,除了平時從事的是專業的人像攝影工作,平時他最喜歡的還是出門走走,拍一些風光題材的作品。當然隨著時間和經驗的積累,攝影的技術也日漸嫺熟。2009年就在中國攝影出版社出版了《林其勉人像攝影1978-2008》作品集,也算是給自己30年的攝影生涯交上的第一份答卷。
但是說起把自己的作品變成郵票,其實說是偶然並不恰當。因為林其勉自己平時就會翻閱郵冊,雖然說不上是個嚴格意義上的郵票發燒友,自己也並不收藏它們,但是就是覺得在這方寸之間的世界中有著一種莫名的魅力吸引著自己,無論是郵票的歷史還是文化。
玩出第一張自己的郵票
就在2009年,也就是林其勉出版了自己個人作品集的同年,中國郵政局與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聯合舉辦了慶祝建國60華誕活動,並且邀請了在文化領域頗有聲望的20位名家出版發行了“中華文化名家專題郵票工程”專案。這也是林其勉第一次將自己的攝影作品將融入到郵票這種小眾的載體中。
說到初次讓自己的照片和郵票結緣,林其勉還頗為興奮,畢竟這也是讓更多人看到自己作品的途徑。到目前為止,林其勉已經出版了多套“攝影郵票”,一共有13幅攝影作品被中國郵政局出版發行。相比自己的作品動輒放大到多少多少寸,手裡握著這些小尺寸的郵票有種更奇妙的的感覺。
用平和心態尊重郵票的演變
作為一名傳統的攝影家,林其勉也非常尊重郵寄這種傳統的交流方式用它自己的方式在緩慢的演化著。“郵票是一個國家歷史進程的金名片,因攝影本身就是瞬間藝術記錄中國文化歷史,所以攝影作品變成郵票,非常有意義。它展示了一個民族絢麗多姿的傳統文化。”林其勉對我們說。而關於把自己的作品變成郵票的方法,給人的感覺複雜但其實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林其勉解釋說:“照片變郵票這個過程先要根據郵政局出版郵票內容需要,再選擇自己歷年來攝影創作題材,提供給主辦方,由他們來審稿通過決定。”
林其勉製作的個性化郵票
林其勉林其勉拍攝的楠溪江雨景
林其勉拍攝的三清山風光
林其勉拍攝的三清山風光製成的紀念郵票
林其勉拍攝郵票使用的相機
林其勉拍攝的攝影作品除了影樓作品之外大多數都是風光照片,而最終用作郵票使用的也都是風光攝影作品。在拍攝這些照片的過程中,林其勉使用最多的就是自己的那台Mamiya RB67中畫幅相機,這台相機曾經是中國影樓市場的主力機型。同時因為67畫幅的原因也被不少風光攝影師推崇,除了體積較重之外幾乎沒有什麼缺點。但是如果想要製作正方形的郵票,而又想要使用傳統相機的話,那還是推薦嘗試祿來或者哈蘇之類的6×6相機。
一個攝影愛好者的“玩票”之路
無論是攝影、騎行還是集郵,被稱為“小馬哥”的馬赫總能在自己的愛好中鑽研出一條深不可測的道路,然而相比其他愛好,集郵反倒成了他瞭解攝影的一扇不尋常的視窗。
馬赫最愛的三張郵票
赫本肖像
卡什拍攝的這張赫本肖像是我最喜歡的赫本照片,當然印在郵票上看也別有風味,閉上雙眼的赫本顯得格外平和且端莊。
一張著名照片
這張“憤怒的邱吉爾”已經無需過多介紹了,卡什最著名的一張照片。作為一個既喜歡集郵有喜歡攝影的人來說怎麼能不收一張。
卡什的自拍
一般來說攝影師自己的照片相比他的作品要少之又少,這張卡什的自拍照也就顯得格外珍貴了,收藏一張也是毋庸置疑的。
結緣來自爺爺寄的信
“不用回憶!印象最深的郵票都在腦子裡!”馬赫用他的肯定回答打消了我們對他採訪的顧慮,“我開始系統的集郵是從普票‘中國民居’開始的,因為小時候爺爺寄信總用這個,因為這套郵票把神州大地最具特色的民居濃縮在了幾釐米見方的畫面上,因為從小也喜歡模型,就是有想變小住進去的幻想。”
從“中國民居”開始一發不可收拾的馬赫已經完成了很多人對郵票收藏的夢想,但是對於依靠郵票投資這件事,馬赫的看法卻和很多人的看法不大相同。“其實我沒有花大價錢買郵票的習慣,也不是特別在意升值。如果需要給大家做一個推薦的話,我建議還是最膾炙人口的題材——生肖,一直都是全國人民最熱衷收藏的郵票。”
雖然作為一名郵票收藏發燒友,但是馬赫對於郵票的理念還是很耐人尋味的,他依然覺得有郵票作為郵資憑證使用有其獨特的價值。“從效率到價格其實平信還是很有優勢的,因為隨著城市化的進程已經在一些大城市完成了基礎建設工作,而且投遞準確率還是很有保障的,所以我會支援使用平信,而且使用郵票更有助於提升收藏類郵票的價值。”
更喜歡攝影作品郵票
而提到他最喜歡的一套郵票,作為一名攝影發燒友的他也給了我們一個相當“滿意”的答案。“我最喜歡的是前幾年加拿大郵政發行的‘尤素福·卡什’的郵票,正好這套郵票把他本人的代表作也都收錄其中並且印製也非常講究。”其實,說到將照片變成郵票,最主要的也就是印刷工藝上的區別,郵票一般分為膠印、雕版和影寫三種,印有照片的郵票一般是最後一種,影寫版印製的,這種印刷工藝效率高速度快,印製出來郵票顏色豐富層次感強,也是最適合此類郵票的工藝。雖然我們早已習慣了互聯網的生活,但殊不知,郵票其實就是互聯網的雛形,一張張郵票其實就是紙質的螢幕,呈現著世界各地的美麗風光和文化。
馬赫收藏的極限明信片天津天后宮
馬赫收藏的極限明信片,還採用了手工上色技術製作的上海街頭極限明信片
軍事博物館極限明信片
天壇公園極限明信片
尤素福·卡什郵票
出生于土耳其的阿美尼亞的瑪律丁,是一位享譽國際的肖像攝影家。1924年卡什因躲避民族仇殺移居加拿大,隨後到美國波士頓學習攝影。在2008年的卡什誕辰100周年的時候,加拿大政府和波士頓美術館舉辦了系列紀念活動,並與當年發行了“Yousuf Karsh 1908-2008”紀念郵票,包括卡什的三張代表作:奧黛麗·赫本像(96分,美加郵票)、溫斯頓·邱吉爾像(160分,國際郵票)和自拍像(52分,國內郵票)。
via Foto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