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首次擼國磚 iBasso DX80 多體位

印象中iBasso一直深耕國外市場,名聲在外,也正因為當年只能找到英文官網,我曾以為是國外牌子。那時也被某位版主連哄帶騙,從他手上收了一枚iBasso P4耳放,主打DIY功能,因能更換各種運放而名噪一時。不過P4也算“毀”在我手裡了,到手後沒怎麼折騰過,官方贈送的一盒子運放也不知道丟哪去了,好悲催。

iBasso的播放機雖不如真男人、飛傲、凱音、山靈等曝光率高,倒也一直有耳聞,DX100、DX90、DX50等,是個低調而有實力的品牌。去年看到有網友開箱海淘的iBasso DX80,我還在想國內確實不好混,國人對國產品牌的包容性還不如老外高。然而畫風一轉,國行DX80就這麼上市了,中文官網也上線了,畢竟在海外開過光、鍍過金,iBasso這是要從國外紅回國內,發力國內市場的節奏?

等到DX80終於到手了,不由得有點感歎,搞機多年,這是我第一部國磚。包裝盒是經典的黑色手工盒,非常厚實。外面還有個特種紙袖套,正面是燙UV的logo和型號,側面貼了一張SN碼標籤,開箱時注意N碼是否合一。背面則是多國語言的參數,曝光了iBasso的主要銷售地區,話說沒繁中字體港澳臺市場收貨嗎?→_→

打開上蓋可以看到DX80就這麼斜躺在那,睡姿誘人。螢幕上的出廠膜也是相當亮眼,如果沒翻譯錯的話最後一句是“音樂.吐槽你的耳朵”,不曉得若干年後會不會和大法的”製造.信仰”一樣出名。

DX80配件略多,除了主機外,還贈送了2張屏貼(裸奔黨無視)、1個矽膠套(渣渣,無視)、1根帶磁環的MicroUSB線、1根同軸線、1根煲機線,還有薄薄的幾紙張,不該寫的不寫,該寫的簡單寫寫,並不像洋牌子一樣附送幾本書,非常接地氣。

最神奇的配件是這根煲機線,感人至深,以後可以不插耳機煲播放機了吧,得好好收起來。

DX80正面還是有點特色,一塊3.2寸、800*480的廣視角IPS屏,PPI達到了291,顯示效果不錯。螢幕下方是3顆面積巨大、特立獨行的按鍵,按壓感覺……啪啪啪作響,也許有人覺得像在按機械鍵盤,也許感覺在按三星幾年前的大塑膠鍵,因人而異吧。但是對於盲操肯定是説明巨大的,目標太明確了。缺點是按鍵縫隙感人,建議時不時拿吸塵器除塵。

背面妥妥的一塊磚,順帶說下DX80體重178g,主要是近乎全金屬機身帶來的副作用,當然本身做工也還不錯,現在的國磚先不談顏值,就做工來說已經能令人滿意。好吧,國產手機做工早就叫板滅三星秒蘋果了。

頂部依次是光纖/同軸口,雙TF卡槽,Micro USB介面,USB口功能多多,除了能當讀卡器外,連電腦後能當USB音效卡使,還支援OTG,我的4T移動硬碟裡,各種片子已經開始不淡定了。等等,是不是有什麼錯了?

底部是PO(2.9Vrms)和LO口(1.6Vrms),PO口這樣的輸出電平應付耳塞和大多數便攜耳機無疑是輕鬆加愉快的。從這些介面也可以看出DX80是一部經典的國磚,功能大而全,滿足了各種主流玩法、各種體位姿勢不在話下。

左側面是電源鍵,右側面是音量加、減鍵,手感尚好。考慮到現在手機按鍵佈局,同樣建議將電源鍵移到右側,剛好整機也不大,單手操作無鴨梨。估計拿下來邊框上的膠塞能看到固定螺絲,說不定哪天心血來潮忍不住就拆機了。

第一次開機印象不錯,感覺螢幕還算比較細膩,色彩也還OK,然後就發現問題了:臥槽,沒記憶體,沒記憶體,這貨沒內置記憶體!一想好像大部分國磚都是沒記憶體的,和動不動就128G大記憶體的洋磚完全不同套路,這個世界是怎麼了- -!於是也只好掏出收藏已久的記憶體卡,大吼一聲索尼大法好,然後果斷撕開插入DX80。

解決了記憶體問題後,強迫症發作,趕緊下載最新固件刷之,以下體驗均基於V1.42版。iBasso DX80官方宣稱使用了基於Linux研發的Mango系統,不過看來看去倒像AK家那種閹割版安卓,但DX80開關機速度又明顯比安卓快得多,使用起來流暢度則要略遜AK一籌。我國磚玩得少,之前有摸過飛傲X3,還有山靈M3,就系統友好度來說,DX80無疑分數可以打高些,觸控屏確實提供了不少便利。系統有3個主介面:檔管理、播放機、系統設置,通過左右滑動即可切換,從頂部下拉則有快顯功能表。看到這,點屏神器樂彼L3菊花一緊:不是說好不談劃屏的事嗎?選項也都通俗易懂,暫未發現反人類設置,整體UI看來已經脫離了國產味,有了幾分國際範。但使用過程有時觸摸、劃動會失效,還有虛擬返回鍵面積偏小,這些都需要進一步優化。個人認為COWON P系列播放機的操作邏輯、穩定性、執行效率,非常值得很多品牌借鑒。

作為一枚國磚,DX80的音訊表現假若不能令人信服,其它方面再出色也枉然。此前有聽聞DX80是台流行機,聽起來挺新鮮,因為印象中的國磚,都是高素質、沒調音著稱,這倒吊起我的好奇心。試聽過程中,各種設定均為默認設置。

首先使用了大法ZK作為搭配,ZK是那種能較忠實還原前端的耳機。DX80作為國磚,2.9Vrms保障了充沛的功率輸出,伺候ZK不在話下。聽了幾首歌後,DX80給我的初步印象是寬鬆,並沒有哪個頻段讓我感覺刺激,這似乎並不適合那些追求各種極致素質的燒友,而更適合聽感黨。這裡沒有貶低DX80的意思,到了這個價位的機器,基礎素質差不了(某些牌子除外),剩下的都是廠家定位。再來幾曲古箏,如上所述,DX80並非那種一鼓腦把什麼三頻解析塞到你耳朵裡那種,聲場表現也刻意抑制,這時倒顯得密度不錯,整體感覺會比較細膩鬆軟,潤澤感明顯,ZK這種性冷淡的耳機都被帶出了水,倒是另有一番風情。以往用過楓糖、松香來形容過聲音暖甜,這次……懶得想詞了,太多套路並不好,還是要多一點真誠。

B&O H6,不入一般燒友法眼,既非素質流選手,也不以聽感見長,也只好賣弄賣弄逼格,再看看行貨價,眼看都快淪落到和碧池一檔了。開開玩笑,B&O的耳機我一直很喜歡,幾乎收集了全套。初插DX80,也不知道是不是我冷落H6太久了,居然有驚豔感,聲音清澈而清脆。可以這樣形容,聲底微暖但不厚糊,因為不突出素質,所以在聽音樂時,不用擔心因為一個豐滿的泛音或者一聲深沉的貝斯分散注意力。DX80同樣談不上人聲毒器,也許有些燒友喜歡那種把歌手推到你面前直接舔臉的快感,可能我已經過了追求某些頻段刺激的年紀,DX80的暖色配上有那麼一點點靠後的人聲位置,已經可以滿足我。DX80+H6在溫度適合的季節出街是妥妥的,既有聽感上的保證,也有顏值上的擔當,比較不好的是,H6靈敏度較低,很多燒友誤以為不好推,其實音量打高些就可以了。再者H6低頻確實有點殘,聽說二代目改善了,不過目前二代的顏色還沒法打動我就是了。

T8iE,一個比較難佩戴好,素質卻異常高的動圈塞子,兼具不錯的聽感。手頭打劫來的這一根換了6N單晶銅鍍銀線,這根線材對於聲場、解析、高頻、亮度都有明顯提升,所以和一般T8iE的聽感是有區別的,輪流使用原廠套、C套、Muse套試聽。一入耳便進入細節的世界,即便此前認為DX80並非主打素質,但在T8iE的帶動下,仍然迸發出來強大的能量感。這套搭配風格中性略暖甜,有種老富士相機的色彩感。三頻均衡,高頻泛音充沛,特別是人聲密度,非常優秀,結實、飽滿、德芙般順滑,讓人印象十分深刻。缺點是聲音厚度、低音量感有所缺失,使用C套可以一定程度解決問題,包裹感也提升了,但這時聲場、通透性卻又要作出犧牲。作為聽感黨,素質太給力時難免不耐聽(尤其還換線),只要前端支援足夠,這時的T8iE戰鬥力確實驚人。或者,換回原線的T8iE搭上DX80會更適合我一些。另聽頭戴式耳機時沒發現,但戴T8iE時會發現DX80是有底噪的,估計搭配動鐵時會更感人。

DT990 PRO 250Ω,這是DX80對於高阻耳機的嘗試。聽了一些曲目後感覺開放大耳的很多東西出來了,包括聲場、解析、通透感等。代價是音量也要打到100以上,個人認為出來的聲音屬於可以接受範圍,但若要挑刺,還是會有聲底稍薄、人聲顆粒感較明顯、口形打開不夠、高能處結像略混亂等可以找碴。但這並非DX80的錯,DT990 PRO幾乎註定要臺式才能伺候好,DX80也不是那種主打大推力的國磚,如果一定要回答DT990 PRO能出來幾成功力的話,7成,不能更多。後續有機會的話,我再拿DX80搭配iBasso P4,或者看能否借到P5來單獨對DT990 Pro進行聽音測試。

前兩年有同事要購買Hi-Fi播放機,恰好那時正逢國內千元機爆發,X3、DX50、601等都是不錯的選擇,最終推薦了人氣更高的X3。機器到手時我聽了下,是有點後悔的,很難認同這是一款有調音的產品。時至今日,很多2000價位的國磚已經讓燒友們確切感受到產品方方面面的進步,如DX80這樣的,功能大而全(細節有較多進步空間),國磚裡還算不錯的13小時續航,擁有自己的聲音定位:不強調素質,只是在需要時自然而然地展示出來,讓人覺得受用。至於搭配,從來是個困難的事,就像到目前都沒有遇到讓我95%滿意的前端和耳機。所以這事除了看看毒文,盡可能還是想辦法蹭聽下,或者看看哪裡有沒巡迴試用、燒友聚會,甚至多去轉發官方的抽獎帖子,都值得考慮。

Thank you for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