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天纏著媽媽的寶貝,是沒前途的“小慫貨”?
(卷咿呀喲 作品)
前陣子糕媽發了漫畫《多麼痛的領悟,媽媽竟也有失寵的一天!》,後臺有很多媽媽留言直呼躺槍,還紛紛表示要重新贏回娃的心。但也有不少媽媽的回饋說:糕媽,我最近的狀態與你的漫畫是恰恰相反的,我太得寵了,寶寶太黏太黏我了,雖然說痛並快樂著,但真的好累好累啊!甚至還有生兒子的媽媽留言說:我兒子這麼黏我,不會有問題吧,以後會不會變成“媽寶”?(矮馬,您老想的可真多)
我天,當媽的一個個都是“想太多星人”,小主子稍作冷淡,老媽子內心瞬間受到一萬點傷害;小主子太黏人,媽媽們又患得患失地生怕有所不妥,還一路擔憂到了20年後……
與“分離”緊密相連的“黏人”現象
寶寶的“黏人現象”,我們可以將之視為是寶寶成熟的跡象。
5~6個月大的寶寶有時會因為養育者的離開或突然遇到陌生人而哭,這是因為他正在對養育者,產生非常親密的依戀感,寶寶將媽媽和自己的幸福聯繫在一起(想想看,這是一件多麼讓人感動的事!)
7~8個月,由於分離焦慮症的開始,寶寶可能會變得很“黏”,特別是非常黏媽媽,這種狀況通常在10~18個月達到頂峰。從認知的角度來看,寶寶開始認識到物體都是獨一無二的,世界上只有一個媽媽,無可替代。加上寶寶此時對時間沒有太大的概念,他無法預知你是否會回來以及什麼時候回來,一旦媽媽離開寶寶的視線,他會非常不安、驚慌失措、哭鬧不已。
從寶寶意識到“媽媽”與“我”是兩個獨立的個體開始,最初的親子分離就開始了,雖然他會表現出前所未有的黏人,但從發展的角度來看,事實上寶寶正變得更加獨立。在寶寶自主行動,或爬或走,去探索世界的時候,在他需要的時候,媽媽及時出現(或是始終在他可以夠到、看到的範圍內),這能給他極大的勇氣和安慰。
由於得到足夠的安全感,寶寶才能安心地、無所畏懼地進行更多的探索,乃至漸漸走向獨立。看到這裡,麻麻們是否像糕媽一樣,覺得寶寶黏人其實不是什麼壞事情?
遭遇寶寶黏人時刻,媽媽應該怎麼做?
1、多和寶寶待在一起,給予足夠的黏度
不妨試試做個“黏吧嗒”的媽媽,每天多花些時間和寶寶在一起,抱抱、親親、讓寶寶坐在大腿上親密無間,甚至在娃小的時候用背帶把他固定在身上到哪兒都帶著……會讓寶寶感到更多更多的安全感。聽說過那句話嗎,小時候越親密,長大之後越獨立。
糕媽告訴麻麻們一個小秘密:給寶寶的關注越多,寶寶就越不在意是否被關注。反之,寶寶會對得不到的東西越是稀罕。哎,這也是叛逆期的矛盾所在吧?
2、在保證黏性的前提下,鼓勵寶寶自己玩
如果我們總是緊緊地待在寶寶身邊,會或多或少地妨礙寶寶的獨立。但無論寶寶多麼黏人,他對玩的興趣總是濃厚的,我們可以在保證足夠關注的前提下,多多鼓勵寶寶自己玩。玩著玩著,你可以稍微離開一點點了;玩著玩著,寶寶的黏度就沒那麼厲害了;玩著玩著,寶寶的獨立性就這樣初具規模了!
3、允許寶寶按照自己的步伐調整黏度
有些寶寶天性偏內向,對新環境和陌生人很慢熱,會表現得比一般孩子更黏人,就是要抓著你的手、躲在你懷裡。千萬別強迫他“脫離”你的懷抱,這只會讓內向的娃極其沒有安全感。
年糕就是非常內秀的孩子,糕媽覺得最好的辦法就是允許他按照自己的步伐行動,多給他一些時間與耐心,讓他黏著你,慢慢地適應新環境或陌生人。可以嘗試從懷裡輕輕放下寶寶,改成握住他的小手,讓他在你的陪伴之下漸漸變勇敢。
4、確保自己不會過分“黏”著寶寶
有時,媽媽會默默享受寶寶對自己這種無條件信任的、全身心的依戀,這種獨一無二的被需要的感覺會讓人無法自拔。如果不懂得適時撤退和放手,從心理上無法成長與畢業的媽媽,是會把事情弄糟的(論“媽寶”的起源)。
當寶寶已經能夠從你懷抱中安心走出的時候,你需要瞭解自己在寶寶獨立過程中扮演的角色,確保自己不會迷戀被需要的感覺。聽起來有點殘忍,但看著孩子獨立就要哭哭啼啼的媽媽,是不是一點都不酷?
糕媽說:
一般到了2歲之後,隨著獨立意識的逐漸建立,寶寶的黏人現象就會明顯緩解。比如最近年糕大人就常常把老媽子拋棄在一邊,自己一個人玩得很開心,我要出門了也馬上揮手再見,完全不是小時候的“樹袋熊”樣了。糕媽一邊感歎著“娃大了不隨娘”,一邊又從內心深處為他正在萌生的那點兒小獨立而感到驕傲,我的好日子終於來啦哇哢哢哢……
現在回想小時候一步也不肯離開的小寶寶,才知道什麼叫“母愛是一場分離”。有時候,也會有一些些的傷感,但正因如此,作為母親,也要時刻關注自己的成長才對。黏我的時候,我很享受。不黏的時候,我也不會跟在他屁股後面“求關注”;我實現我的人生理想,我的“夢想”跟他無關。這樣做媽媽,才夠酷,不是嗎?
本文觀點參考:《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海蒂育兒大百科》,Parents網站
關注浙大醫學碩士“年糕媽媽育兒”的淘寶頭條,免費獲取更多睡眠、餵養、母嬰健康、親子早教的育兒好文,每週推出適合0-3歲寶寶的繪本和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