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四部電影裡 有沒有你所迷戀過的香港
文章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河馬旅居指南(hemalvxing)
“在幻變的生命裡,歲月,原是最大的小偷。”
——歲月神偷
香港這片土地,一直交織著動盪和機遇:1841年英國人佔據香港、1941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1945年日軍投降人口激增……到了20世紀60年代,香港人仍在為生計忙碌奔波。那些發生在底層市民的生活中的故事,見證著香港的發展,經歷著時代的變遷。
歲月神偷講的就是這麼一個發生在香港基層家庭的故事。但面對艱難的生活,在那些小人物的身上卻充分體現出了刻苦耐勞、自強不息的香港精神。永利街上,住著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做著各種各樣的工作。面對天災,把屋頂補了又補;面對疾病,撐了又撐;面對脅迫,忍了又忍。
這麼多年過去,如果不是羅啟銳導演把自己的經歷拍成電影,恐怕這些故事被歲月這個小偷給偷去了吧。而這條永利街,也沒有辦法在拆遷中倖存下來。
永利街(Wing Lee Street),是香港上環一條街道,位於上環南部必列者士街(BridgesStreet)以南,樓梯街(Ladder Street)與城皇街(Shing Wong Street)之間。從上環的水泥森林裡移步南行,經過荷裡活路、城皇街、樓梯街,沿著太平山的山勢曲折而上,不多遠,“永利街”,一個在香港再普通不過的鐵皮街牌出現在眼前。
這一帶是香港島最早的華人區,有超過150年歷史,而永利街則是港島上僅存的“台”式街道—樓房建築依山而建,會在山坡上架成特色的“台”。歲月神偷 中,每到晚飯時間,街坊鄰里就會紛紛把桌子搭好,放上飯菜,小孩子到各家各戶去蹭飯菜;而茶餘飯後,門前的這片空地,乘涼、聊天、打麻將的好地方。
而永利街另一個特色便是“唐樓”。唐樓是華南地區19世紀中後期至20世紀中期的一種建築風格。香港最早期的唐樓,都是由青磚砌成,屋頂則是由木結構及瓦片組成的斜頂。唐樓底層通常為商鋪,樓上則作為居民住宅。歲月神偷中羅家的羅記皮鞋店鋪即是這種原汁原味的唐樓風格。
從喧囂到寧靜,香港繁華熱鬧的背後也有著許多不為大眾所熟知的安寧地帶,這些地方沒有什麼大購物商場,也沒有什麼主題樂園,有的只是香港市民最日常的親切問候,而恰恰是這些地方才是真正體會香港獨特文化氛圍的好地方。走在這些永利街利東街上,聽著囍帖街這首歌,讓人不禁感歎:歲月變遷,偷走了什麼,又留下了什麼?
“我來香港的目的不是為了你,你來香港的目的也不是為了我。”
——甜蜜蜜
1984年12月,中英聯合聲明在北京簽署。香港的前途,在這一刻塵埃落定。面對這個大時代的巨變,在香港,有些人選擇離開,有些人選擇留下來。而在內地,為了賺錢,更多人選擇離鄉別井,來到這片土地尋求出路。
1986年,黎小軍到香港投靠姑姑,為了掙錢,為了老家的妻子。而廣州來的李翹,心底始終憋著一口氣,要為家裡買間大屋。兩個心有所系的內地人,就這樣在香港邂逅,一個所謂的“愛情故事”就這樣開始。不知道有多少人是把甜蜜蜜當作愛情片來看的,但其實電影的主角不是愛情,而是命運。
當年赴港的內地人,哪個不是懷抱去資本主義世界淘金的幻夢。上進,便是希望。在這片融合包容的土地上,來自各個地方的人為生活打拼,為夢想奮鬥。困難愈大,信念愈強。生活再苦,也要唱出一句甜蜜蜜,苦中作樂,苦中一點甜。
“既然很久沒吃了,就不要吃了。”
——桃姐
每次去香港,最先確定下來的一定是“吃什麼”。與朋友聊起香港,被嘖嘖稱讚的也必定是那一串魚蛋、一碗雲吞面、一杯鴛鴦、一件厚多士。有的時候,並不是東西有多好吃,而是背後的故事溫暖人心。
桃姐這部影片中,多次描寫到日常生活中的吃:桃姐在菜市場挑剔地挑選材料,每顆蒜頭都要看得仔仔細細;在廚房裡熟練地下油鍋放醬料,每個步驟都不容出錯;在老人院裡,看著面前難以下嚥的飯菜,心裡想著的是一塊塊被紅油包裹的腐乳;在茶餐廳裡為Roger物色傭人,關於烹飪的刁鑽問題問倒了所有應聘者;在輪椅上寸步難行之時,也還是想要吃上一碗燒鵝瀨粉。
吃,當然是香港的主題,在這裡你永遠不會有餓肚子的時候:名聲在外的鏞記燒鵝、西貢的生猛海鮮、蘭芳園的絲襪奶茶,還有那些隱藏在街頭巷尾不怎麼光鮮卻鑊氣十足的大排檔,以及荷包不出血也能吃到笑的平民米其林。
“i n 55!w !”
——志明與春嬌
在香港街頭,手裡拈著一根香煙的行人;在十字路口,幾個陌生人銜著香煙,圍著垃圾桶“打邊爐”。這些本來稀鬆平常的生活場景,在看完志明與春嬌以後,都有一種湧上心頭的契合感。
這或許是因為,電影裡的場景、臺詞、人物設定,都是導演從香港街頭、市井生活中信手拈來的吧:張志明的潮男裝扮、餘春嬌的港女精神、時刻掛在嘴邊的粗口和香煙……
其實志明與春嬌這部電影,是一本很接地氣的香港生活入門手冊。從日常用語,到生活方式,再到都市愛情,均是生活中的一環又一環。上班一杯鴛鴦,開完會去7-11充個電,煙癮上來了就去後巷吹下水,下班了約上幾個同事去打邊爐,吃完了再去唱K,閒暇時間還要跟曖昧對象發個短信打個電話。沒有刻意的做作,沒有尷尬的矯情,這個都市里的生活,本就是如此。
其實,香港電影就是香港社會現實的某種反射,不管是回歸之前,或是回歸後的作品中,港人日常生活中所凝結的香港精神都被融入於影片之中,或許這就是港人口中的“香港精神”。
文章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河馬旅居指南(hemalvx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