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是什麼原因讓小米魅族等手機進軍海外舉步維艱?

問題出在哪呢?雖然國內手機製造業已經達到國際業界也鮮見的繁盛,但核心技術大部分話語權都掌握在歐美國家手裡。問題出在智慧財產權上面。

目前國產智慧機的中央處理器基本上被高通、ARM壟斷,通信標準也由不得自己說話。頗有種當年鄧稼先造原子彈為國人爭氣的時代背景。像華為海思還好,其他國 產機諸如小米、魅族等等目前都還是依賴國外的核心。它們一旦不遠萬里到達美國,車馬費還沒報銷呢,可能就馬上因為侵犯智慧財產權被各項專利的主人告得沒錢回 國。當然,這毫不誇張,詳見與智慧手機巨頭蘋果分了市場半杯羹的韓國三星老大哥。這些年來為了全球推廣吃了多少專利上的官司,兩家公司在10餘個國家都進 行過專利訴訟,最後的結果呢——賠償超過10億美金,部分產品在美禁售。而小米、魅族這樣主打性價比的手機,必定嚴重侵佔國外各大手機商的既定利益,它們 如果被盯上,抓住專利痛腳,官司所帶來的成本損失堪稱末日災難。所以就專利這點,已經讓小米魅族海外開拓望而卻步了。而研發儲備新專利,還需要在國內市場 沉澱幾年才能獲得。當然,題主也未免太過悲觀,國產手機“國際化”確實挺難,可是小米、魅族等進軍海外尚未到舉步維艱的道路。

在蘋果在印度市場剛吃完閉門羹的當下,小米早已宣稱其手機零部件75%來自於印度本土,同時充分回應 印度總理莫迪上臺後力推的“印度製造”(Make in India)國家戰略,甚至其廣告也採用了“印度之米”(Mi from India)這樣極具親和力的口號,以至於一些印度消費者認為小米就是印度本土的品牌。而以小米為主力,華為、OPPO、vivo等中國手機在印度的市場 份額早已經從2013年的5%上升到如今的22%。樂觀估計,這並不是小米等國產機海外市場的止步,而是試水與探索。它們目前處於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在 嘗試規避智慧財產權訴訟和尋求新型宣發形式上下足了功夫。除了小米的本土化戰略計畫之外,OPPO、vivo更是把自己在國內屢試不爽的地推模式應用到了印尼等東南亞市場的開拓上。

而“中華酷聯”則借助與運營商合作、贊助體育賽事及收購海外品牌等方式來進駐海外。目前在白俄羅斯、葡萄牙、馬來西亞、烏克蘭、 伊朗這五個國家,中國手機品牌的市場滲透率都在30%以上。城市方面排第一的則是葡萄牙埃斯皮紐,滲透率高達43.8%,幾乎一半的人都在用中國手機。

可以說,小米、OPPO等進軍海外專利影響比較小的市場是有所考量的,“中華酷聯”燒錢般地撬開歐美市場是有所冒險的。它們都有如古時候遠航海外的華商,機 遇和挑戰並存,但絕對不能說舉步維艱。相信終有一日,國產手機品牌如果能突破專利壁壘,有所創新,就一定能在海外有所成就。你看現在的英國演員,不也在好萊塢順風順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