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端午來了,你知道門口掛的那個艾草嗎?

3天之後,是端午節。這一天的清晨,杭州人都會在門楣上懸一束艾草與菖蒲。

松竹梅,被稱為“歲寒三友”;而菖蒲和艾草也可算得是“端午二友”了。無論是現實中人們於端午之際,“門前艾蒲青翠”,還是詩詞中的“手執艾旗招百福,門懸蒲劍斬千邪”,就連文人畫中的端午,也缺不了菖蒲和艾草的搭配。

算起來,菖和艾的搭檔歷史可比“歲寒三友”久遠得多。

“歲寒三友”搭夥是因為文化的發展,入詩入畫成就它們之名;而菖蒲和艾草則早在先秦之時就被應用於治療各種疾病,最古老的醫書中都有關於它們的記載。

這兩種植物性情都比較溫和,所以無論是單獨使用還是和別的藥物搭配都不會有大的副作用,而且兩者都善於治療各種瘡癰腫痛,以及最重要的驅蟲消毒。不過它倆最終能搭在一起,有個關鍵原因是兩個都生命力旺盛,生長地非常廣泛。從植物學分佈來看,菖蒲和艾都是遍佈我國南北的野生植物,耐寒,生長快。因為南北易尋,所以這項風俗也就都能被南北方接受並流傳下來,而不像打年糕之類的習俗具有很強的地域性。

等文化發展到一定高度的時候,這兩個本來很草根的東西也開始進入了文人視野,《山海經》、《詩經》、《離騷》都有它們的身影。至於書畫當然也不會落下。

清末杭州蕭山籍畫家任伯年有幅《端午圖》,上面所繪很是寫實:枇杷、大蒜、大黃魚,還有主角菖蒲和艾草,俱是江南人家端午必備事物。

不過雖然是一對“好基友”,在上下五千年的伴行後,它倆也有了不太相同的歸屬。比如說在文化層面上的分道。

同是任伯年,他曾作了一幅《牽牛菖蒲》,這會兒菖蒲就不是艾草的鐵搭檔了。浙江博物館一位研究書畫的館員說,菖蒲相較艾草更多入畫,因為它的形態更符合文人的審美觀。另外在唐宋時期,菖蒲中的石菖蒲就開始被作為觀賞類花草人工培植,與蘭花、水仙、菊花並稱為“花草四雅”;艾草則在年畫啊民間畫啊之類的題材中更多見。

到如今,除了藥用外,菖蒲和艾草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越發地漸行漸遠。

在某寶上輸入“菖蒲”,跳出來的是一叢叢從山澗裡挖出來的石菖蒲,配上紫砂盆的話,價格從十幾元到幾百元不等,看上去清翠欲滴、葉片似小劍,造型好看。畢竟菖蒲盆景是從宋開始就被文人把玩的案頭小品了,形制成熟。說到這兒,又得提到寫了端午小令的蘇東坡,他可真是位熱愛生活的達人。據說盆景一詞就是從他始的。他為什麼會去做盆景呢?因為他發現了菖蒲之美,於是專門跑到山裡連石帶草地挖了菖蒲做成盆景。

輸入“艾草”,你會看到什麼呢?嗯,俱與生活悉悉相關,比如艾草炙啦,艾草團子啦,艾葉枕頭啦,艾葉茶啦,等等等等,五花八門。誰讓艾草比之菖蒲生命力更強、更好吃呢?

這種差別甚至還出現在了植物園裡。

在杭州植物園,艾草和菖蒲都有,不過,艾草是自發野生的,“只要是有草坪和野草的地方,就會有艾草。初春的時候來采的人比較多,那時候是嫩芽,很多市民摘回去做清明團子。這兒的艾草不會長太高,一般長到尺把長就差不多了。艾草不會被特別保留,它長得很快,一般會和雜草一起隔一段時間割一茬。”杭州植物園植物所的工作人員介紹,至於菖蒲,園裡倒是有種植的,在韓美齡藝術館後面的水塘邊就有,主要是出於保留物種的目的。雖然是種植的,但也幾近野生,因為好養活,基本上只要撒上一把菖蒲籽,它便會自由生長。

講到這裡,不由得對艾草更有好奇之心。民間說它是“百草之王”,不僅是因為它是最早被發現的具有藥用價值的草之一,還因為它的用處實在是廣泛,又與生活實在是密不可分。以至於到現在,許多人都在這麼一株小小的野草身上討生活。比如說針炙師、艾草種植者、艾草使用者等等。

當菖蒲走向文人化的時候,在近年被談論著價格和雅趣的時候,艾草靠近了平民。兩個好朋友,兩種風格,是一件混搭的趣事。

而6月9日這一天,門口的“艾蒲青翠”,它不是僅來自菜市場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