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聞一多告訴我們,端午不起源于屈原投江

撰文/陳豆子

中國人有個奇妙之處,就是能通過食物來判斷時節。當發現身邊的很多地方都開始出現粽子的時候,就知道,端午節快要來了。

粽子,仿佛是端午節最好的代表,再沒有什麼能比粽子更能代表五月初五這一天。

我們都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那位投江而死的屈子,在端午節這天,人們要吃粽子,賽龍舟。那麼,我們就從粽子和龍舟說起吧。

端午的來歷

關於端午的來歷,最著名的自然就是屈原投江的故事,人們為了紀念這位愛國詩人,紛紛來到汨羅江畔憑弔。為了使魚蝦不啃食屈大夫的身體,人們將飯團用楝樹葉包裹,投入江中。從此以後,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都會用吃粽子賽龍舟等,來紀念屈原。

但這只是一個傳說。

在江浙一帶,還流傳著這樣的關於端午的傳說:春秋時期的伍子胥,父兄均為楚王所殺,於是伍子胥就投奔吳國,幫助吳國五戰而入楚都。後來吳王夫差繼位,戰勝越國之後卻答應了越王勾踐的請和——是的,這裡面還包含了一個臥薪嚐膽的故事,但那不是我們的重點——伍子胥建議一定要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後來吳國太宰接受了越國的賄賂,讒言陷害伍子胥,伍子胥終被吳王賜死。伍子胥自刎之前要求在自己死後將眼睛掛在吳國都城東門之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夫差大怒,將伍子胥的屍體在五月五日這天,投入到大江之中。後人為了紀念伍子胥,才有了端午節。

除此之外,關於端午節的傳說,民間還流傳著孝女曹娥投江救父的故事,我們在這裡就不贅述了。因為我個人認為最為可信的,還是聞一多先生在《端午考》和《端午節的歷史教育》中論證的,端午節起源于古百越族舉行的龍圖騰崇拜活動。

聞一多先生認為,端午節最重要的兩個節目,賽龍舟和吃粽子都和龍有關——競渡用龍舟,粽子投到水中常為蛟龍所竊。恐怕端午節的中心意義,就要向龍的故事探尋。吳越之地,原本就有著龍圖騰崇拜。古吳越人認為自己是蛟龍的兒子,而他們斷髮文身,就是為了讓自己真的像一個“龍子”。

於是聞一多先生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端午本來就是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而賽龍舟就是這祭祀中半宗教半社會性的娛樂節目。而將粽子投入江中,本意就是給蛟龍享用。總之,端午是個龍的節日,它的起源遠在屈原以前。寫到這裡聞一多甚至還加強了一下語氣,說“不知道多遠呢”!

當端午成為端午 當粽子屬於端午

雖然聞一多先生考據出了端午的起源,要遠早於屈原,但是端午這個詞的出現,卻要遠晚於屈原的那個時代。

端午這個詞在古代文獻中第一次出現,要在屈原之後的五百多年後的西晉年間的《風土記》中。

《風土記》的作者為西晉名人周處,沒錯,就是《世說新語》中那位除三害的周處。周處在《風土記》中記載了大量的地方風俗和風土民情,其中就包括端午的習俗。

粽子也是在西晉年間才被正式定為端午節的食品的。《風土記》中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初五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這就是“仲夏端午,烹鶩角黍”的由來。

雖然早在春秋時期,就有了以菰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的“角黍”以及用竹筒裝米烤熟的“筒粽”,而東漢末年,也有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再用菰葉包裹的堿水粽,但是直到西晉,粽子才有了端午節的“官方身份”。

西晉時的粽子,原料已經不再是黍米而是糯米,其中也開始摻雜肉類以及板栗等。但是我們熟悉的蜜粽,卻要到宋代才出現。著名“吃貨”詩人蘇東坡有詩雲:“時于粽裡見楊梅”,說的就是宋朝時出現的“蜜餞粽”。

到了元明時期,包裹粽子的變成了蘆葦葉,餡料也開始出現豆沙、松子、胡桃等,而清代則出現了“火腿粽”。

就這樣,粽子陪著端午,走過了這許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