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氣十足,完美駕馭城市全地形的電動車,小牛M1深度體驗
【前言】
對於乾淨的設計,牛X的續航,輕量化的設計,軸距優化的 M1 來說,我只想說四個字:“快感滿分”!!
我是個土生土長的廣州人,從80年代的
自行車
,90年代的摩托車,到現在的汽車,我對於馳騁在馬路上的熱情絲毫無間。時至今天,汽車成為了大城市保有量最多的交通工具,同事也是堵塞的最大源頭,真期待有摩托車的年代啊......面對日益擁堵的交通,電動車、
自行車
出行也是響應了綠色出行,低碳環保的生活宗旨啊!
從小牛眾籌出現的時候,我已經很留意這款電動車中的“蘋果”了,寶馬中的特斯拉,波音中的 A380,我喜歡得已語無倫次了。
畢竟外觀很贊,非常和我胃口,不複雜,一體化的設計造型,不浮誇。
這次測評的對象是 M1,經過老一代 N1 的市場試探,牛電科技把 M1 往“更好看、更輕便、更智慧”的方向前進,也是我們所期待的。現在就讓我們深入瞭解一下這款 M1 吧!
【開始拆箱】
雖說輕量化了,可是一個人搬動真的好累啊!本寶寶心都碎了!!!
花了10分鐘拆掉紙皮箱拆掉之後,又花了20分鐘拆木架,因為生怕弄花小牛,真的好美!就像你剛新買的 iPhone 一樣疼愛它!!!
後續注意講解這“紅牛”獨特之處~~
【外觀】
如果說這是一個膚淺的觀點,那麼這個也將成為小牛成功的最大優點,“我就是簡單·美”!
M1 系列的概念設計是由前寶馬設計總監劉傳凱親自設計,功力不用質疑,經過大師打造的小牛 M1 成為了電動車領域的時尚領袖。
從官網資料看,小牛電動車總共有5個顏色,顏色均為主流,本次極果測評的是紅色小牛,我個人而言也最喜歡小牛,因為這個紅色實在太贊了!!
- 前臉 -
在本次測評的小牛電動車上,大牛 N1 的小天使眼延續到了 M1 上,遠近光分體式的設計,且圓形構造充分體驗了科技感!這個設計讓 M1 完全和普通的電瓶車區別開來,甚至在美觀上勝過很多摩托車。
全 LED 設計,省電不在話下,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安全,至少讓安靜的電瓶車有了很好的位置標識,在日光的情況下也能很快識別出來。
除了大燈之外,轉向燈也是非常有意思,小小的燈裡面藏著大大的功能。
把汽車的技術引入到了小牛 M1 上,例如“危險雙閃燈”。
為了突出 M1 的時尚型,我特地找來朋友把逼格滿滿的 Mini 開來做了參照,各位是不是都看到了寶馬設計的元素呢?
- 控制部位 -
總的來說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一目了然。
首先要說的是檔位設置
在右側控制把上可以看到,有 �� 和 �� 分別是 節能檔位(MODE 1)和 運動檔(MODE 2)。
兩者的最大區別就是速度,運動檔最高時速(破解後)可以到達。
鑰匙孔是簡單明瞭的操作,在不看說明書之前,我試著看鑰匙孔上的操作試了一把,基本和常見女裝摩托車的操作大致相同。
1、開啟電源 = 插入 ····· 右扭
2、一重鎖車 = 插入 ····· 左扭
3、打開電池箱 = 插入 ····· 往裡面 PUSH(按住) 再左扭
在鑰匙孔上方有一盞小燈,作用是在“用鑰匙解鎖車的時候,小燈會自然打開,方便駕駛者找到鑰匙孔,開啟小牛 M1”
左側是一個 USB 充電插口,機師我做了一個實測,只要打開電源(插入鑰匙扭到啟動位置)即可啟動這個 USB,詳看小風扇的給力演示。
- 側面 -
側面最大的亮點就是一體化的塑化部件,還有迷人的坐墊設計!
塑化後的車身減重許多!讓 M1 輕量化的其中一大功臣就是車身材質。
- 尾部 -
簡約、美,採用半包圍一體化尾燈,一個小小的“空白鍵”,很萌。
車尾除了尾燈之外,在“niu.com”的偽車牌上還帶有一盞小燈~用途純粹是照亮偽車牌,但是得益于白光燈的效果,晚上也能增加安全性,真是一舉兩得!
【電機】
採用博士高性能無刷電機和鋰離子電池的動力組合,電機運轉平順,提速穩定,沒有摩托車的猛,也沒有普通電瓶車的肉,總的來說就是安靜、穩定、平順、舒服。
目前官網出售的4款電機分別為 400W、600W、800W、1200W。本次測評的則是 M1S 版本,是 800W。速度後面有實測~
【電池】
電池倉的位置就在座椅下方,除了電池還可以防止幾瓶 200ml 大小的瓶裝水,基本就滿了。
小牛電動 M1 採用加速充電方案,可以選配高功率充電器,最高可在3小時內完成充電,除此之外,電池包採用了帶狀 LED 電量指示燈,用戶可隨時對電量進行查看充電進度。
弱弱的說,大牛 N1 就是那種不知道自己充了多少電,依然猛給它充電的設置。
這是小牛 M1 新增的電池電量查看功能,再也不會不知道自己充了多少電啦~~
【刹車系統】
180mm 直徑的打孔散熱碟刹盤搭配側向雙活塞卡鉗,天衣無縫的制動組合,優點是制動距離短,也不會抱死,讓刹車更平穩!
據小牛官方說明,小牛 M1 搭載了 EBS(Electric braking system)電子智慧刹車系統,在進行刹車的同時,把計算過的多餘的電池能量重新回流到電池包中,讓電力更持久。
【避震】
中置斜拉避震技術+鋁鈦合金後搖臂,基本沒有路邊的坎是過不去的!就算全速前進,也沒有顛簸到屁股痛!好評!
在小牛 M1 出現之前,根本不會想像這種高端技術會用在電瓶車上,現在我已經改觀了。
整台小牛電動車大致介紹完畢,最後,老司機 機師 再傳授一個秘訣給大家!
【速度破解】
小牛電動車原生的速度最高在 18km/h 這麼肉的動力怎麼能滿足我們都市人呢~!既然是小牛,讓我們牛起來!!
破解動作Step1:保證鑰匙插入,並處於關閉狀態。
破解動作Step2:按住啟動鍵和前輪刹車。
破解動作Step3:在繼續按住啟動鍵和前輪刹車的狀態下,打開鑰匙,並且3秒,然後鬆開啟動鍵和前輪刹車。
破解動作Step4:再按住啟動鍵和前輪刹車,維持10秒。
破解動作Step5:維持10秒後先鬆開啟動鍵,再數多1秒,鬆開前輪刹車。
這樣就完成破解啦!!全過程不會有聲音、螢幕提示等等,全靠蒙,在小牛社區有教程哈~
破解“前”最高時速 18km/h
破解“後”最高時速 50km/h
【App】
作為智慧電動車的先驅,怎麼可能沒有 App 呢~~
小牛管家是 M1/N1 的智慧 App 管家,可以通過 App 遠端查看車況,定位車輛、遠端鎖車、安全警報等等,更可以登錄小牛社區,分享你跟小牛的照片和故事哦!
【動態】
既然是小牛電動車,那麼除了外觀吸引外,行駛的姿態和各種地形的應對都是非常重要的。
【體驗總結】
- 優點 -
1、輕量化
N1 最大重量 84.1kg
M1 最大重量 59kg
兩者相差了 25.1kg,主要還是材質和尺寸減少了!輕量化的好處不用多說啦!
2、續航
本期測評為M1 sc版,最大續航 100km,基本是可以繞著廣州市老城區開到白雲機場來回一趟都沒有問題了!
3、尺寸
M1 長度為 1640mm,這個尺寸進入電梯卓卓有餘!
離地間隙為 126mm,在通過性方面非常厲害,基本普通的路肩沒有過不去的。
4、智能化
博世電機的電量回收、電池的快速充電、App 的遠端遙控都是讓人驚喜的!
- 不足 -
1、重量
儘管是輕量化了,但是 59kg 依然是重,對於一款比較適合女孩子的車輛,也是有點重的說。
2、政策
像廣州、北京、廈門這類大城市是禁摩托車的。什麼?這不是電動車嗎?
不好意思,國家規定超過 40kg 的非機動車也算成摩托車。
選擇小牛電動車有點像小資們選擇 Mini 汽車一樣,喜歡個性張揚和新潮時尚,功能和價錢不是放在首位的。小牛 M1 絕對是電動車革命的先驅產品,希望能一直進步下去,繼續做出更多吸引眼球的產品!這樣的設計,已不是一台電動車,是一件藝術品!
【不同版本,不同的參數售價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