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釣深用大漂,釣淺用小漂?這種理論值得探討!

我們在選用浮漂時,如果認為釣深就用大浮漂,釣淺就用小浮漂,那麼這種想法與做法就是不全面的。雖說垂釣的深淺與選漂有一定的聯繫,但是選多大的浮漂主要看的還是鉛重的大小。當浮漂由半水調為平水後,釣組的下拉力與浮力處於平衡狀態,此時若加一點點鉛重,就會使這種平衡被打破,浮漂被拉沉直至鉤墜沉底。

鉛墜較重,下拉的力度就較大,沉底的速度也較快。利用這一特點,釣友們在實際垂釣中發現頓口不夠清晰時,就會適當增大鉛重,將訊號適當放大。有時也會將浮漂換大一號,使漂訊更清晰。

那麼,我們選擇浮漂應注意哪些方面呢?

【一】選漂看重的是產生浮力的大小

浮漂具體產生多大的浮力,才是我們關注的核心,不管體型的大小,都要看製作浮漂的具體材質,同樣大小的浮漂,如果選用的材質不同,其產生的浮力大小是不同的。釣者最好熟悉不同材質的浮漂產生浮力的特點,以選到浮力合適的浮漂。浮漂的浮力較大,鉛墜的重量就稍大,鉤餌能快速下沉;浮漂的浮力較小,鉛重較小,鉤餌相應地下沉慢。

當幾種浮漂產生的浮力一致時,釣者應選質地較輕的浮漂,自身較輕的浮漂對平衡力的影響很小,當然要保證浮力略大於鉤墜的下拉力,釣者才能看到上浮的目數,便於準確讀漂。

▲孔雀羽材質的一款浮漂,採用防水漆塗裝,不需要底漆修飾,減輕了浮漂的自重,且純的工製作,保留了孔雀羽浮漂浮力大,靈敏度高,吃口清晰的特點。

除了選質地較輕的浮漂,還要注意吃鉛適當地多,反映快而靈敏(當然這兩點很難完美統一),浮漂的示目要十分清新顯眼。一般漂體大的浮漂靈敏度不夠,漂體小的靈敏度好而浮力不夠,要根據具體的水情與魚情選擇使用。

▲這款浮漂共18款漂形,採用了自重很輕的巴爾杉木材質;亞光漆塗裝,漆面均勻不吃水;靈動沉穩,抗風抗水。

【二】鉤墜需要怎樣的下沉速度,是選用大小浮漂的重要依據

鉤墜的下沉快一點還是慢一點,需要根據魚情來決定,然後才決定浮漂的大小。比如我們要釣底層魚,需要避開中上層小雜魚的中途攔截,讓餌料在下沉過程中霧化得較少,我們就要選用浮力較大的浮漂,相應地加重鉛墜,才能達到目的。風大浪急,需要釣組相對穩定,就要使用重墜與浮力大的浮漂。

我們要在水體中層施釣,鉤餌的下沉速度就不能太快,太快了餌料就不能在中層很好地霧化,也就達不到正常的誘魚效果。那麼,我們必須選擇較輕的鉛墜和浮力較小的浮漂,才能正常地釣中層魚。

▲在漂身與漂尾的銜接處有一個平滑的頓口及小尖頭,上升時水對其產生一定阻力,不易嚇跑正在覓食咬鉤的魚,同時尖頭在提竿過程中加強了破水力度,進一步加強了浮漂的靈敏度。

【三】釣點的遠近決定浮漂的選用

釣點離岸邊的遠近,決定了選用什麼浮漂。釣得較遠,需要較重的鉛墜,便於拋竿,所以需要配浮力稍大的浮漂;釣點較近,拋竿較容易,可使用輕墜小漂。另外,物件魚的大小也決定使用大浮漂還是小浮漂。

▲這是一款採用優質納米制成的浮漂,漂身採用了美國進口杜邦漆,具備非常好的柔韌性和防水性,使浮漂的耐用度大大提高。

【四】影響鉤墜下沉的因素還與浮漂的造型有關

鉤墜下沉的快慢,除了與浮漂浮力的大小有關之外,還與浮漂自身的造型有關。如果兩隻浮漂產生的浮力大小一致,而其漂身粗細不同,效果是不同的。漂身較粗的,其下沉較慢而上浮較快;漂身較細的,下沉較快而上浮較慢。

同樣的鉛重條件下,漂身較細的浮漂,想要產生較大的浮力,就必須要長一些。這樣才能使鉤墜的拉力與浮漂的浮力處於平衡狀態,而且水面的示目是釣者需要的目數,釣者才能正常地讀漂。

▲這款浮漂採用了納米材質,漂體堅固耐用,不吃水;時尚且富於創新性的外觀設計,使信號更精准,抓口更穩。

浮漂的性質不難掌握,難以掌握的是即時的水情與魚情,選用什麼樣的浮漂要緊隨魚情而變,浮漂產生的浮力大小、浮漂自身的材質與造型,釣得遠近深淺等都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