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明天就是小滿 夏天快到了 少辛辣,吃點“苦”

明天就是小滿節氣。小滿的意思是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從氣候特徵來看,從小滿到下一個節氣芒種期間,各地漸次進入夏季,溫度明顯升高。今天,“四季養生經 陳意說你聽”就和大家講講這段時間怎麼養生和調理。記者 葛丹娣 通訊員 葉菁 於偉

夏天為什麼要吃苦味?

入夏過後,辛辣、油膩的食物要少吃,這些食物“助火”,易造成身體內外皆熱,繼而導致口舌生瘡,大便幹結。陳教授說,“夏天飲食,要注意少辛辣,多吃‘苦’。《周禮》中說,大凡調配飲食,春天多酸味,夏天多苦味,秋天多辣味,冬天多鹹味。苦能瀉熱而堅陰。”

他說,理論上,人在攝取辛、甘、苦、酸、鹹五種味道時,應該是平衡的,但由於現代人飲食習慣的改變,更多人愛吃鹹、甜之品,以至於誘發很多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等。此時,更應該適當吃點“苦”。

中醫認為,苦味屬陰,有疏泄作用,對於由內熱過盛引發的煩躁不安有泄熱寧神之作用;“吃苦”可清心健腦。帶苦味的食品中均有一定的咖啡因,食用後有舒適輕鬆的感覺,可使人們從夏日熱煩的心理狀態中放鬆下來。

陳教授推薦了五款生活中比較常見的苦味食物:

1.苦瓜:有增強食欲、助消化、除熱邪、解勞乏、清心明目、益氣壯陽等功效。

2.蒲公英:有清熱、解毒、止瀉、利膽、保肝、健胃、提神、抑菌等作用。

3.萵筍:有清熱解毒、減肥健身、健胃消積等功效。

4.苦菜: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

5.百合:有潤肺止咳、養陰清熱、清心安神之功。

特別提醒:苦味食物大多屬寒涼,雖能清熱瀉火,但屬於清瀉類食物,體質較虛弱者不宜食用,否則會加重病情。

每天午休15-30分鐘

增靜減怒養心神

王女士,51歲,身材中等,頭痛多年,每到夏天,頭痛就會加劇,痛得睡不著,厲害時還會暈,以至於心神不寧,煩躁易怒。這幾天,天氣日益悶熱,她頭痛的毛病又犯了,攪得她整夜睡不好,還出現口苦咽幹的症狀。

陳意教授說,王女士舌紅,苔薄黃,脈滑數,小便熱赤,是由心肝火旺、熱邪上炎所致,建議清肝瀉火,寧心安神。於是給她開了瀉心湯,瀉火安神。

“中醫素有‘暑易傷氣’‘暑易入心’的說法,很多人每到夏天就會出現頭痛、失眠、坐立不安等症狀。”陳教授說,立夏養生,重在養心。養心要做到戒躁戒怒,切忌大喜大悲,要保持精神安靜、心志安閒,即增靜減怒以養心神。

午休也是頤養心神的好辦法。到了夏天,人們起得早,而晚上相對睡得晚,容易造成睡眠不足。睡眠不足,疾病便會乘虛而入。如何健康地午休?陳教授建議:

睡前少吃油膩食物,不要吃得太飽。油膩食物會增加血液黏稠度,加重冠狀動脈病變,加重胃消化負擔,影響午休品質。

午休時間以15-30分鐘最恰當,若超過30分鐘,身體便會進入不易睡醒的深睡期,還不如延長到1-1.5小時,完成一整個睡眠的週期。

對中午不能午休的上班族來說,午間時分可以聽聽音樂或閉目養神一會兒。午休不但有利於補足睡眠,還能夠改善冠脈血供,增強體力、消除疲勞。有資料顯示,午睡可以減少冠心病、心絞痛及心肌梗死的發病機會。

本報從2013年3月起,推出“四季養生經 陳意說你聽”欄目,請浙江省中醫院中醫內科主任中醫師、國家級名中醫、浙江省名中醫研究院副院長陳意教授結合時令、門診情況或當下健康熱點等,說說養生和調理方面應該注意的內容。

一茶一粥四道菜 六款食療方助你度夏

食欲不振,是立夏後常見的症狀,陳意教授說,這是因為濕熱淤積在內,腸胃缺乏運化動力引起的。調養胃氣,讓胃口這個吸收營養的“加油站”動力十足,才更有利於食物的消化與吸收。

“胃喜潤惡燥,適當吃些稀食,如,早、晚進餐時喝粥,午餐時喝湯,這樣既能生津止渴、清涼解暑,又能補養身體。煮粥時加些荷葉,不僅味道清香,還可醒脾開胃,有消解暑熱、養胃清腸、生津止渴的功效。”

陳教授還推薦六款食療方,有茶有粥,葷素搭配,大家可以參考一下,週末在家露一手:

西葫蘆燒豆腐

原料:西葫蘆300克,豆腐200克。鹽、味精、蔥花、豬油。

做法:將西葫蘆去雜洗淨,入沸水鍋焯一下,撈出洗去苦味切段。豆腐切小塊。油鍋燒熟,下蔥花煸香,放入豆腐、鹽、味精和適量的水燒至入味,加西葫蘆燒至入味即成。

功效:滋陰潤燥、清熱解毒。

苦瓜炒肉絲

原料:苦瓜200克,瘦豬肉200克,紅辣椒絲、蒜蓉、黃酒、醬油、鹽、味精、白糖、濕澱粉、食用油各適量。

做法:先將豬肉洗淨、瀝水,切成絲,裝入碗內,放入鹽、濕澱粉,拌勻漿好。將苦瓜洗淨,去掉蒂、籽,切成絲,裝入碗內,放入少許鹽,拌勻待用。將醬油、鹽、白糖、味精兌好口味,加少許清水、濕澱粉拌勻。炒鍋上中火,放油燒至五成熟,下蒜蓉、紅辣椒絲煸炒幾下,放入豬肉絲、黃酒,翻炒幾下,再放入苦瓜絲,倒入兌好口味的汁,翻炒幾下即成。

功效:入口微苦,回味清香,清火消暑。

豉汁蒸排骨

原料:豆豉50克,蒜頭25克,大排骨200克,蔥段、生薑片、白糖、鹽、醬油、味精、黃酒、幹澱粉、鮮湯、食用油各適量。

做法:將豆豉、蒜頭、生薑片洗淨後剁成蓉。炒鍋上火燒熱,放少許食用油,將上述原料放入,煸出香味時即成豉汁。大排骨洗淨,切成0.7釐米厚,2釐米寬,4釐米長的塊,放在盤中,加蔥段、生薑片、豉汁和鹽,白糖、醬油、味精、黃酒、幹澱粉、鮮湯,拌勻後排列在盤中,加上植物油,上籠蒸15分鐘,出籠即成。

功效:健脾開胃。

蚌肉燉老鴨

原料:蚌肉80克,老鴨肉150克,生薑5克,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先將蚌肉放鹽水中浸泡20分鐘,過涼水洗淨。老鴨肉用清水洗淨,切成小塊。生薑洗淨切成片。把燉盅洗淨,將蚌肉、老鴨肉、生薑片、鹽放入燉盅內,加開水適量,燉盅加蓋,小火燉2小時左右,加味精調味即可。

功效:鴨香蚌鮮,滋陰補腎。

金銀花板藍根茶

原料:金銀花30克,板藍根20克。

做法:先將金銀花和板藍根洗淨去雜,加水適量,煎煮半小時,取汁代茶飲。

功效:清香爽口,消炎止痛。

薄荷葉茯苓粥

原料:薄荷葉若干(鮮、幹均可),茯苓50克,粳米或小米100克,白砂糖適量。

做法:先將薄荷葉煎湯去渣,把茯苓、洗淨的粳米或小米加入藥湯中,同煮為粥,出鍋前將白糖入鍋。

功效:清熱解暑,寧心安神。

部分圖片由CFP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