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牽手斯坦福人工智慧實驗室,推動人工智慧科研及相關人才培養
滴滴出行CTO張博&斯坦福人工智慧實驗室執行主任Steve Eglash
雷鋒網
5月5日消息,滴滴出行宣佈與斯坦福大學人工智慧實驗室(Stanfor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aboratory)達成合作,雙方將圍繞人工智慧熱點課題進行科學研究、課程創新、人才培養等。這是繼牽手密西根大學之後,滴滴又一次與國際高校進行合作。
據瞭解,合作期間,雙方將重點對人工智慧、智慧駕駛領域熱點課題展開研究,具體研究方向包括電腦視覺、機器學習、遷移學習等。除整合雙方優勢,進行前沿科學研究探索外,滴滴還將參與SAIL課程設計,開放滴滴資料平臺,提供部分脫敏資料供學生進行實驗和研究,從而培養更多人工智慧領域相關人才。
公開的資料顯示,斯坦福大學在機器學習、人工智慧等領域實力深厚,其人工智慧實驗室成立於1962年,是全球頂級的人工智慧研究機構之一。目前SAIL聚集了多個領域專家,覆蓋電腦視覺、機器學習、影像處理、感測器網路、自然語言處理、機器人技術等多個領域。業內知名的吳恩達、李飛飛都出自該實驗室。
滴滴出行CTO張博表示,滴滴平臺擁有豐富的出行資料,基於大資料和技術優勢。此次合作是優勢校企資源的再度攜手,相信將能提速人工智慧和智慧駕駛等技術的科研發展,在全球交通產業創新前沿實現突破。
事實上,現在的滴滴計畫擺脫其一開始作為交通工具運營調度平臺的屬性,朝著真正的科技公司邁進。早在2015年5月,滴滴就正式成立機器學習研究院,率先將機器學習規模應用在出行領域,成功推動行業技術升級。去年4月,滴滴機器學習研究院升級為滴滴研究院, 試圖通過機器學習理論和方法,最大化利用交通運力,緩解城市擁堵,為每一位用戶設計最貼心最智慧的出行方案。今年3月初,滴滴還在加利福尼亞矽谷成立滴滴美國研究院,持續吸引尖端科研人才,推動交通產業變革。
在持續技術創新的同時,滴滴也積極推動跨國創新合作交流,今年年初,滴滴還與密西根大學達成戰略合作,共同在智慧交通領域展開探索。
就在不久前的4月28日,滴滴出行對外公佈完成新一輪超過55億美元的融資,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支援其全球化戰略的推進和前沿技術領域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