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寶寶哭了到底要不要抱起來哄?

有了寶寶以後,每一個媽媽都是從新手開始做起,什麼都不會,迫切地想從外界獲取育兒相關的知識。

叮噹媽在剛有叮噹的時候,也是這個樣子:

買了好幾套育兒寶典;

關注了一大堆育兒類的公眾號和知名博主;

貼吧、論壇刷的都是媽媽類的社區;

百度被放到了手機最顯眼的地方,

以便及時查詢遇到的問題、尋求解決方法。

而“嬰兒哭鬧時不要抱”,就是叮噹媽從網上借鑒來的一種方法。

這個理論大致內容是這樣的:當寶寶哭鬧時,父母不要上前抱孩子,而應該讓他哭上一會兒。等寶寶哭累了,自然就停下了,因為寶寶知道了靠哭鬧是沒有用的。

叮噹媽媽第一次看到這個理論,是在小叮噹五六個月的時候。當時覺得有點道理,畢竟孩子的很多“惡習”都是家長慣出來的。其實,每個媽媽在寶寶小的時候,都會有一個變成熊貓眼的經歷,因為孩子實在是太能折騰了!每睡到一兩個小時,就會被寶寶的哭聲吵醒,不論是尿了、餓了、或只是單純的求抱抱,他的哭聲都是一種折磨。

這讓叮噹媽眼前一亮,如果可行的話,何嘗不是一種讓全家都解壓的方式呢?於是,在某天叮噹睡醒哭鬧著求抱的時候,我選擇了旁觀。叮噹哭得鼻涕泡都出來了,小手一個勁地向空中抓著什麼,尋找一個溫暖的懷抱。我在一旁看著,好幾次忍下了想上前去抱住他的衝動,他的哭聲一下下的揪著我的心,但是我選擇繼續漠視。這段時間對我來說很漫長,叮噹哭著哭著,或許是累了吧,聲音漸漸變小了,睡著了。

選擇不予理睬,確實能止住哭聲。可是這麼幾次訓練下來,我漸漸發現了叮噹的異常:有時候睡著了,會突然抽搐一下。雖然頻率不高,但這是在以前沒有出現過的。我開始懷疑,是不是哪裡出錯了。

後來,我沒有再嘗試漠視哭聲這一方法,每次在叮噹睡覺時,會輕輕撫摩他。在他抽搐時,會輕輕抱抱他,拍拍他。半夜叮噹哭醒,我還是會繼續抱他,哄他。再後來,叮噹的抽搐症狀消失了。直到現在叮噹兩歲了,也沒有再出現過當時的症狀。而且,在他八九個月的時候,已經可以睡整覺了。

大人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可是寶寶不會。當他心裡不開心求安慰的時候,只能通過哭聲來表達。這時候,媽媽如果能及時給他一個愛的抱抱,寶寶該多開心啊!叮噹媽現在很後悔,在叮噹身上嘗試了這種方法,這對孩子是多麼的殘忍!所以也當給其他媽媽一個教訓了,哭聲是寶寶不會說話時表達想法的唯一方式,千萬不要為了訓練寶寶,選擇無視,將寶寶唯一的表達方式都扼殺掉。

說到這裡,可能會有人有疑問:叮噹媽,你怎麼知道自己的孩子不是尿床了或餓了?你這時候選擇無視,不是明擺著的虐待孩子嗎?

在這裡,叮噹媽媽要教各位媽媽如何觀察自己的寶寶的哭聲,讀懂寶寶的語言,與寶寶正確的交流。

一般來說,有以下幾種情況:

1.正常:哭聲響亮不刺耳,抑揚頓挫,具有節奏感,沒有眼淚。這種啼哭是正常的,表示寶寶沒有什麼需求,只是單純性的想哭。叮噹媽媽選擇無視的,就是這類哭聲。不過,建議媽媽們不要選擇忽視,撫摸或者逗逗寶寶,或抱起來拍拍,都可以止哭。

2.餓:哭聲洪亮,不急不緩,並且還伴有吮吸嘴的動作,哭的時候頭還會轉動尋找著什麼,這多半是餓了。一餵奶,立刻就不哭了。

3.尿:當寶寶哭聲較低,哭的時候雙腿亂蹬時,可能就是尿尿了或者拉粑粑了。

4.冷:有時候,寶寶的哭聲很低沉,摸摸肢體還發涼,這是寶寶在告訴你,他冷了,要穿衣服。

5.熱:當寶寶大聲啼哭,四肢舞動,頸部還冒汗,這是在告訴媽媽,他很燥熱,媽媽要適當減少衣物。

6.困:當寶寶的哭聲一陣陣的,並且十分不耐煩,則可能是要睡覺了。

起初叮噹媽媽也很難分辨得出叮噹哭聲中傳遞的訊息,但是時間久了,加上母子間的心電感應,每次都能好好的把握叮噹的需求。每個寶寶都不一樣,媽媽們不妨多觀察觀察自己的寶寶,多給他一些愛和呵護,時間久了是可以發現寶寶身上的規律的。

(育兒網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未經授權,媒體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