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養狗的人只愛自己的狗,養貓的人愛全天下的貓。

不知從何時開始,我們身邊突然出現了一大批自稱“貓奴”的貓咪飼主,而阿瑪的“奴才”和“子民”們就是如今“貓奴文化”的一例典型。

今天喵子就來辯一辯,人為什麼會成為‘貓奴’?

嘻嘻~~感覺要將喵星人收服人類的小訣竅公之於眾了呢~

關於貓,諾貝爾文學獎獲得主桃莉絲·萊辛這樣寫道:“我相信,每只貓都有魔法,我始終弄不明白的是:到底是我們收養了貓,還是貓恩准了我們進入她的生活。”

到了如今的網路上,人類對貓咪頂禮膜拜、甚至自甘為奴的貓咪崇拜文化已成時代特色。

喵子想起一個段子~

Q:為什麼似乎養狗的人比較在意狗的品種,而養貓的卻不那麼在意?

A:你見過挑寵物的主人,可是你見過挑主人的奴才嗎(?)

爺爺奶奶輩的大人們或許很難理解現在的人們與寵物之間的關係。養尊處優的寵物們,現在已經變成了純粹的觀賞玩物。

“奴才”、“鏟屎官”、“愚蠢的人類”逐漸取代了“主人”在飼養關係中對人類位置的描述。

那麼,這種富有時代特色的貓咪崇拜文化,以及貓咪與主人之間看似本末倒置的關係,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

首先,貓咪是都市的動物

養寵物不僅是出於個人喜好,還考驗著飼主的生活環境。

如果你正在北京上海香港紐約這樣高樓林立的大城市中生活,又沒有一套產權屬於自己的住房,想要養一隻狗就會比較吃力了。

許多城市不允許在市區內飼養大型犬;其次,狗狗的生活習性要求有開放空曠的空間任其嬉戲;很多上班族在每天至少一次的遛狗要求面前望而卻步。房東、室友、工作都成為了橫插在夢想中那條漂亮大金毛之前的層層阻礙。、

與狗狗相反,貓咪似乎天生就是適合生活在城市中的動物。寵物貓體型較小,又是室內動物,獨立的性格讓它們在主人上班時也能自己玩得開心;貓咪自我清潔的習慣足夠幫助它們保持乾淨;除非遇到發情期,多數貓咪平日裡大多不吵不鬧。許多宅居室內的自由工作者們都會選擇養貓而非養狗,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貓咪更適合宅眾的特質。

貓咪天生就是互聯網的寵兒

插畫師白茶筆下“吾皇”與“巴紮黑”的趣味小故事一度紅爆微博。

貓咪天生高冷的形象更適合時下的流媒體視頻形式,符合時下互聯網“酷文化”的要求。而狗狗們精力充沛、時不時吐著舌頭的表情則總會給人一種“trying too hard”(用力過猛)的感覺。

狗真的很在乎人類,而貓真的不在乎

西方有句俗語:你可以成為狗狗的主人,卻只能成為貓咪的夥伴。作為一種未被徹底馴化的家養動物,你無法預料你家貓的下一步反應會是什麼。貓的獨立性讓它們顯得更像人類,飼養貓咪也更像是在與人類相處。

相比於脆弱的依賴合作的“狗狗眼”(puppy eye),貓咪似乎是有意在炫耀自己的獨立性,它們會帶著一種高傲的神情告訴人類:它們渴望友誼,但沒有也無妨。科學研究也支持了這種觀點。日本科學家實驗顯示,貓咪能認出主人的聲音,也能分辨自己的名字,但它們壓根不在乎。

換句話說,狗真的很在乎人類,而貓真的不在乎。

如果非要說狗象徵著忠誠,不離不棄的難得品質,那麼貓咪就象徵著獨立自主特立獨行的自我人格。

貓和狗代表兩種不同的性格取向

英文中有Cat Person和Dog Person的說法,代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性格。

狗狗給我們的印象通常是忠誠的、真誠的、開朗的、富有團隊合作精神的。無論是“單身狗”還是“產品汪”,都帶著自嘲和自黑的意味。狗狗的刻板印象始終是“too young, sometimes navie”。

而貓咪留給人們的印象則截然相反,它們通常是高冷的、優雅的、敏感的、獨立的、神秘的、神經質的、有潔癖的、注重隱私的。

養狗的人只愛自己的狗,養貓的人愛全天下的貓。因為前者是感受型,後者是付出型。

japan的二次元文化將這種貓狗性格演化到了一種極致。貓系和犬系是一種劃分性格的萌屬性設定,萌娘百科將“貓系萌娘”的性格描述為“冰山傲嬌”,而犬系萌娘的性格則是“陽光元氣”。

我們到底是在崇拜貓,還是在崇拜一個更真實的自己。

人們總是在強調貓咪有多麼的像人類,但更值得玩味的潛藏含義則是,現代人有多麼的像貓咪。也許我們在崇拜貓咪的時候,也是在慶祝互聯網的出現終於允許我們能表現出貓一樣的性格而不被社會所指責。Perry Stein認為,貓咪崇拜文化的流行不僅是娛樂和可愛,它值得進化生物學與與社會學領域的專家們進一步探討。

所以,我們到底是在崇拜貓,還是在崇拜一個更真實的自己。

覺著喵子說的有道理,記得給喵子刷花哦!

不服,也可以投稿來辯!聯繫你的聯繫方式,喵子會聯繫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