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跑步用手機,99%的人都忘記了這個功能!

99%的跑者都在用手機記錄著自己的步數,里程數和時間。這些都很常見了,今天老王來分享一個跑步時用手機的進階功能。

這個功能在歐美國家用得相對多一些。在跑步之前,它就已經被用於高爾夫球、檯球、舉重甚至是芭蕾舞等運動。

不賣關子了,這個功能就是攝影攝像。

拍一段自己的跑步視頻,確認自己的跑步姿勢是否標準,技術是否到位,還有重心轉移是否合乎生理力學。這股風潮已經逐漸蔓延開來。看自己的跑步錄影,也是有講究的——不單要看個人的身體特質,譬如腿長與步距的關係、步頻與勾腿技巧的差異,還要注意自己長時間跑步所形成的跑姿合理性、上下振幅等等。

你真的不好奇自己在奔跑時的樣子麼?你真的以為自己是風一樣的男子/女子嗎?《天生就會跑》的作者,克里斯多夫·麥克杜格爾就在書裡說過類似的情況:

大衛斯醫生要我踩跑步機,先是赤腳,然後又換了三種不同的跑鞋。她要我慢走、小跑、盡全力跑,然後又要我在測力板上來回跑,測量腳步落下時衝擊的程度。最後她將錄影放給我看,嚇得我目瞪口呆。

在我的想像中,自己應該像個狩獵的印第安人一樣輕巧敏捷。但螢幕上出現的我卻是學探戈學不成的科學怪人,整個身體時起時落,腦袋超出了畫面之外,兩手來回揮舞,像是在本壘板宣佈安全上壘的裁判。十三號尺寸的大腳重重落地,咚咚作響,整個影片簡直像是有曼波鼓配音一樣。

如果你決定要拍了,可以先找個田徑場或是河濱公園,擺放固定手機,確認鏡頭能把跑道上的人全景攝入,而不是只有上半身和下半身。當然還要確保光線充足。

然後自己沿著跑道從手機面前橫向地跑過,請務必選擇在直線跑道上頭進行攝錄。這是因為,如果畫面能呈現完整的2D影像,是最容易分析的。

拍好了自己的跑步視頻以後,反復觀看,當然最好能慢速播放。如果抓不著分析跑姿的頭緒,或許可以從以下幾個線索去確認自己的跑步技術。

A. 腳掌哪部分先落地

確認自己是從腳後跟至全腳掌落地,還是前腳掌先落地。目前最普遍的理解是,腳後跟落地可能會讓跑步的地面反作用力影響或傷害到膝蓋。

B. 是否邁步過度

跑步不是跳遠,邁開的步子太大,反而會扯著dan。跑步中的刹車效應就是指,邁的步子太大,而身體重心來不及趕上保持平衡時,大腿無法吸收衝擊力,原本累積的推進速度也會因此減速慢下一些。

C. 上半身繃得太直還是彎得太屈

注意看自己的肩膀!跑步時上半身若是繃著,不只雙手的擺動會變得彆扭,跑步過程中也無法讓核心肌肉群正常發揮作用。此外,也務必注意上半身是否過度前傾 (彎著腰跑),還是挺著肚子跑。核心力量偏弱的人,常會在視頻中發現自己出現類似的姿態。

D.收腿動作是否完整及時

跑步最簡單的描述就是一腳換過一腳,所以收腿的效率會直接影響跑步的速度與姿勢。收腿效率高(或說速度快)的跑者,步頻會比收腿效率低的人還要高上一些。收腿姿勢是否完整,也會直接影響步伐的長短。如果收腿(前面的那只腳)沒有充分上抬就直接邁出去,步伐或許就會短上一些。當然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好收腿、並且有效率地收腿,但這裡是提出可以改善的地方,而不是單純地摳動作。

E. 腳步過度外八、內八或是蛇行

注意發現自己跑步時,落地的腳步呈外八字形還是內八字形,或是你根本沒辦法維持直線的前進。外八或是內八的腳步落地,都會影響到腳步落地時的足掌或是足弓處的壓力。另外,為了調整回直線前進也會耗費更多的體力。

F.手擺的位置

觀察自己的雙手擺動是前後擺動,還是圍繞著身體左右擺動。又或者手抬得太高或太低,還有就是手擺週期過長。這個姿勢基本上沒有公認的標準,但擺手的效率好壞會直接影響腳步邁動的平衡。因此,在許多跑步的課程裡,對於擺手的要求就是簡潔有力。動畫片裡的手刀跑法就留在二次元吧。

G.垂直振幅

在運動力學上,跑步通常被拆解為水準及垂直兩個方向上的力的相互作用。垂直分力的重點就是為了抵抗重力。但垂直分力抵抗重力的作功越大,垂直振幅就會越大,跑姿蹦跳畫面就會越明顯。最佳的情況是水準分力作功,並且將垂直分力作功縮減到最低。

嚴格說來,借助視頻觀察可以找到一些姿勢及技巧上可以改進的地方。哪怕並非百分之百精准,但絕大部分都會在前面提到的A-G的範疇之內。

你準備好自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