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唐納德·曼尼 遺失的民國風光攝影大師

編輯:周默 鳴謝:華辰影像

他曾是上海屈臣氏公司的總經理,也是一位英國的業餘攝影師。他在中國創作了大量的畫意派風光藝術照片,記錄下民國時期的古老又韻味十足的北京城,光影氤氳的三峽,秀美靈動的江南風景,卻並沒有像同時代的那些知名攝影師一樣名聲大噪。在被歷史遺忘了60多年後,他終於又因為這些讓人驚豔的照片受到關注,重新進入人們的視野。

[1] 1941年4月16日出版的《北華捷報》,印有曼尼的照片,這也是至今為止唯一找到的曼尼肖像照片

[2]《 帝國的殘影:西洋涉華珍籍收藏》一書提到了更多唐納德·曼尼的攝影畫冊

[ 3 / 4 ] 在《1 8 6 0 —1930 :英國藏中國老照片》一書中的曼尼介紹及作品

[5] 1905年12月22日的《北華捷報》報導了曼尼關於如何給照片上色的講座內容

遺憾:民國絕美風光卻被歷史遺忘

文:車亮

他在中國創作了大量的畫意派風光藝術照片,卻並沒有像同時代的那些知名攝影師一樣名聲大噪,與此同時,命運也與他開了一個玩笑。

一個非常偶然的機會,著名攝影人曾璜在古籍市場上見到了一本由別發書局於民國時期出版的英文攝影畫冊,這本織錦封面的畫冊裝幀精美,翻開扉頁,可以看到50張珂羅版印製的三峽地區風光影像粘貼在書籍的內頁中,他一下子就被這些拍攝於近百年前的風景吸引住了,於是用一萬三千元的價格買下了這本名為《揚子風景》(The Grandeur of the Gorges)的畫冊。

從這時起,曾璜開始關注研究唐納德·曼尼(DonaldMennie),瞭解到曼尼曾在上海屈臣氏公司擔任經理,也知道曼尼還曾出版過一些拍攝北京、江南水鄉等地的攝影畫冊,只是他那時不會想到,八年後,同樣的一本《揚子風景》竟然在華辰影像的拍賣場上以六萬多元的價格成交。

那時候在國內,唐納德·曼尼還是一個陌生的名字。

2008年9月,中國國家圖書館和英國國家圖書館聯合主辦的“1860—1930 :英國藏中國老照片”圖片展,他的30張記錄民國北京風情的作品入選,也是作為唯一的一位民國攝影師代表。這些照片均出自他的另一本攝影畫冊《北京美觀》(ThePageant of Peking)。

2009年,《帝國的殘影:西洋涉華珍籍收藏》一書提到了更多唐納德·曼尼的攝影畫冊,除了三峽和北京外,我們又看到了他拍攝的杭州、蘇州、上海等地的江南風光。

而在國際範圍內,唐納德·曼尼的名字則在更早之前就進入了學者們的視野。1972年,傳奇攝影師羅伯特·卡帕(RobertCapa)的弟弟科內爾·卡帕(Cornell Capa)在《長城之後:1870年至今的中國影像》一書中曾提到“雖然唐納德·曼尼沒能以一名傑出攝影師的身份載入歷史,但是他拍攝的影像仍是那麼引人入勝”;顯然,美國著名獨立策展人拿俄米·羅森布拉姆(Naomi Rosenblum)也認可科內爾的觀點,他把唐納德·曼尼收錄在1984年出版的《世界攝影史》一書中,說他用“畫意派攝影風格拍攝中國的風光”,“充滿浪漫主義色彩”。

唐納德·曼尼於1876年出生於英國,在15歲時還是一名藥劑師的助手,至於他為何來到中國,我們至今仍不得而知。不過,在上海的洋人社區中,唐納德·曼尼卻是一個熟悉的名字。在1899年之前他就來到了上海,任上海屈臣氏大藥房的董事經理,在義和團運動期間,他加入公共租界中的准軍事組織上海義勇隊,並且有出色的表現。

工作上的便利為唐納德·曼尼提供了研究攝影技術的條件。早期的攝影師往往需要自己購買藥品配製顯定影液,而這些藥品在當時都由藥房經銷。曼尼供職的屈臣氏大藥房也經銷照相器材及照相藥水、材料。

北京居庸關雲台,很多早期著名的攝影師都曾來此拍照

風箱峽,因斷岩裂縫高處有物酷似風箱而得名

三峽縴夫,在激流險灘處,船隻必須要依靠兩岸的縴夫才能通過

據上海業餘攝影協會的資料,早在1903年4月,曼尼就曾與該協會的成員分享過使用手持照相機的經驗;1904年6月,他又在該協會分享了自己使用慢性☆禁☆感光印相紙的經驗,而他在1905年12月的講座則是關於如何給照片上色。

北京是曼尼最早嘗試著用鏡頭去記錄的城市。古老而高大的城牆,壯觀的皇家園林,碧雲寺的僧侶,甚至街邊的商鋪和揚起陣陣煙塵的駝隊,都吸引著他尋找最好的構圖角度和光影,一次次去按下快門。這些影像都被記錄在他初版於1920年的《北京美觀》攝影畫冊中。該畫冊初版僅印製1000本,出版後大受歡迎,在隨後數年裡多次再版。

毫無疑問,曼尼從第一本畫冊的成功中受到了鼓舞,很快便開始準備第二個拍攝計畫,他想要拍攝三峽。那時已經有很多外國人遊歷過三峽,畢曉普夫人(Isabella Bird)、莫理循(GeorgeMorrison)、莊士敦(Reginald Johnston)都曾在自己的遊記中描寫過三峽的壯美,但卻少有人能用鏡頭將這份語言難以表達的震撼之美紀錄下來。

然而,曼尼的第一次三峽拍攝之旅卻並不成功,潮濕、氤氳、陰翳的天氣以及多變的急流給他的拍攝增加了很多困難。在鎩羽而歸之後,他一方面廣泛研讀關於三峽地區地理的書籍,一方面四處物色有過三峽航行經驗的人同行,經過精心的前期準備之後,他再次出發拍攝三峽。

這次他在宜昌與重慶之間的三峽水道間拍攝兩周,在經驗豐富的同伴幫助下,他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取景拍攝上,再加上一點運氣,他終於拍下了民國三峽的神秘之美,這些影像後來被收錄在《揚子風景》中,也是繼約翰·湯姆遜(John Thomson)之後有關長江流域最重要的攝影作品之一。

1941年4月16日出版的《北華捷報》曾在一篇介紹屈臣氏公司的文章中提到過這位業餘攝影師,評論寫道:“中國虧欠他(唐納德·曼尼)太多,因為曼尼以中國的大好河山和人物風貌為題材拍攝了大量優美的照片。”

他在中國創作了很多風光藝術照片,但卻並沒有像同時代的那些知名攝影師一樣名聲大噪,除業餘攝影師的身份外,命運也和他開了一個玩笑。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佔領上海租界,加大對英美等所謂敵國僑民的管理,並於1943年設立上海集中營。曼尼在1943年3月進入龍華集中營,惡劣的條件使已年近70的他健康情況惡化,隨後被轉移到醫院治療,不幸於1944年1月在上海去世。這之後,曼尼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為歷史所遺忘。

發現:一本民國時期的攝影藝術精品

文:車亮 圖:楊嶽

在《揚子風景》被發現之後的八年,它的價格從一萬三千元漲到六萬元。現在看來它仍然是一本無法超越的攝影藝術品。通過它精緻的細節,能感受到曼尼對待攝影的匠人之心。

《揚子風景》是唐納德·曼尼出版的所有畫冊中最為精美的一本

曼尼的畫冊在製作上十分考究,封面常常採用彩色織錦,內頁所有的照片都用手工粘貼入預留的空白頁上。他偏愛凹版和珂羅版印刷,但不拒絕採用多種實驗方法印刷,如包括採用手繪印刷以突出照片的木紋及織紋的方式,和具有銅版畫和雕版畫視覺效果的方法。

在他眾多的畫冊中,最著名的代表作《北京美觀》是老北京大型攝影畫冊中的經典,而最珍貴的當屬《揚子風景》,該影集的內容是他以獨特的視角記錄了長江流域,尤其是三峽宜昌至重慶段的自然及人文景觀,該畫冊收錄的50幀圖片中包括有12張原版手工上色的銀鹽彩色照片,堪稱民國時期攝影藝術的精品。

在畫冊的內容上,我們也處處可以看到他的用心,每張照片都輔以說明文字以方便讀者去想像畫面外的空間。在江流險灘處,他記錄下三峽水域逐漸消失的公益救生“紅船”,在奉節臭鹽磧,他為讀者講述武侯諸葛亮大擺“水八陣”的故事,他描寫張飛廟裡那口神秘的大鐘,他也不掩飾自己對三峽縴夫們危險而艱難的生活的同情。

更為有趣而超前的一點是,他採用預售的方式來對《揚子風景》攝影畫冊進行銷售,在該書付梓前幾個月,他就在幾家報紙上發出該畫冊即將限量出版1000冊的消息,出版商會將預訂者的名字印在其購買的那本畫冊的扉頁上。毫無懸念的是,這本畫冊再次取得了成功,幾經再版。甚至時至今日,不管是內容還是製作水準,這本當時售價僅為30美元的攝影畫冊,仍很難被超越。

此外,他還拍攝了上海、杭州、蘇州、寧波、無錫、威海衛、福州等地風光,這些影像也被收錄在其他一些攝影畫冊中。除了攝影畫冊外,曼尼的攝影作品還出現在報紙的圖片版,或是作為插圖出現在其他出版物中,有一些攝影作品也曾被製成年曆售賣。《中國庭院中的女人》為一本民國時期女子的家信集,被傳教士伊莉莎白·庫珀譯成英文,於1914年出版,該書選用了曼尼二十余張反映江南水鄉的風土人情的照片作為插圖。格雷琴·梅·菲特金於1922年出版的《大江:長江航行旅程的故事》則選用了唐納德·曼尼在長江流域拍攝的照片,其中部分照片後收錄於《揚子風景》中。

作為20世紀上半葉的攝影家,曼尼的作品是20世紀初極具個人風格的畫意攝影佳作。他並不注重特定內容,但十分注重拍攝的角度和畫面效果,無論是晨霧、湖泊、江河、風光,還是橋樑、街市、胡同甚至灰塵漫天的篷車隊,都十分注意光影、陰影和質感與層次,喜好側逆光,作品呈現著朦朧而細膩的獨特美感,有些照片還具有國畫般的情趣,可以作為中國文人畫意攝影的參照物,去感受東西方攝影文化的差異,因此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1] 封面採用彩色織錦製作而成

[2] 第一版限量發行1000冊,扉頁印有編號和預購者的姓名

[3] 前言中介紹了唐納德·曼尼的攝經歷和本書的製作過程

[4] 書中每張圖片均有詳細的文字說明

[5] 內頁所有的照片都用手工粘貼入預留的空白頁上

[6] 書中還在每頁文字說明下印有由甘迪(Gandy)創作的鋼筆速寫

[7] 該書無論是內容、設計還是裝幀都非常精美

價值:從曼尼到民國攝影史補白

從《揚子風景》攝影畫冊開始,著名攝影人曾璜開始關注唐納德·曼尼以及其他一些少為人知的攝影師,在他的努力下,越來越多被攝影史所“遺失”的攝影師浮出歷史的水面。

曾璜

攝影人,華辰影像學術顧問。

曾為攝影師,圖片編輯,策展人,攝影活動策劃人。

民國攝影史:從補白到重構

攝影收藏對中國攝影文化最大的貢獻是找回了一批由於時間、政治和意識形態局限而“遺失”的攝影史上的重要攝影家,比如本專題介紹的唐納德·曼尼。

在這個名單上可以列出長長的一串名字:西德尼·甘博(Sydney Gamble),威廉·愛德格·蓋洛(William Geil),青木文教、詹布魯恩(Zembrun)、喜仁龍、島崎役治,亞瑟·德·卡瓦略(談卡法盧,Dr. Arthur Alfred de Carvalho)、懷特兄弟(White Brothers)、美國164通訊隊的攝影師等。他們中僅有少數人被收入了新近出版的《中國影像史》,多數還未曾被研究人士所關注。

從2014年中國攝影家協會展覽館舉辦的“影像的佔領:1894-1945日本在華影像採集的研究”的展覽可以看到,日本對中國進行系統的影像採集始於1894年,民國期間就出版有不少攝影巨著。

以旅居中國二十年的山根倬三為例,他拍攝的照片涉及長江流域上海、杭州、蘇州、鎮江、南京、蕪湖、安慶、九江、南昌、武漢、洞庭湖、長沙、荊州、宜昌、巫山、重慶、北京、大連、旅順、奉天、撫順、長春等地。而常盤大定、關野貞的《支那佛教史跡》,共6冊採用照片900幅,內容含括了廣東、江蘇、浙江、河北、山東、山西、陝西等18個省的幾百家著名廟宇。除了學者和機構外,日本的軍方和主要媒介也都參與了對華的影像採集,出版有從軍攝影集和大量的畫報,可以說是日本人留下了系統而主要的中華民國影像遺產。

反觀目前的民國攝影史,其主要內容由紅色攝影、民間的文人攝影和商業攝影構成。雖然其中不乏民間的文人攝影,早期共產黨人(如蘇靜、童小鵬、聶榮臻、葉劍英等)拍照的紅色影像和延安根據地建立之後1000多位專職攝影師拍攝的照片,但缺乏國民黨的攝影和外國來華攝影大家的影像。

隨著攝影收藏的普及和發展、意識形態的解禁,外國來華攝影家,特別是一些不曾露面的德、俄、法、日等小語種國家在華的攝影活動和出版物的出現,補白了民國攝影史。此外,還有非職業攝影師、教會和機構在華的攝影活動的發現,如近年浮出的阿道夫·克雷爾(Adolf Krayer,瑞士)、格雷伍茲(Carlton Harlow Graves,美國)、菲尼特·庫拉斯(Fynette H. Kulas,美國)、約翰·海爾(James H.Hare,英國)等,讓攝影史的研究在斷代、攝影師個案、著名攝影作品等領域都出現了新的可能。

據瞭解臺灣攝影史研究的人士介紹,臺灣有不少研究外來攝影和本土攝影的人士,但少有研究民國攝影史的人。加之近年來執政黨的更迭加劇了影像史料的流失和損毀。南京中國第二檔案館存有的12.6萬張的照片,應該是較為完整的出自國民黨官方攝影師的珍貴資料。它們的面試將可能顛覆目前民國攝影史的一些論述。而紅色攝影、民間攝影、外國來華攝影和國民黨的攝影的有機組合,將重構出一部完善、準確的民國攝影史。

唐納德·曼尼的攝影畫冊最早出現在華辰影像是2009年秋拍,至今為止,出現在華辰影像拍賣市場上的他的攝影作品和攝影畫冊累計近50件,幾乎他出版的所有畫冊都在這裡出現過。

在市場上最受藏家關注的是他的《北京美觀》和《揚子風景》兩本畫冊,尤其是第一版,由於僅限量製作1000本,所以非常珍貴。除了版數外,一本攝影畫冊的價格還取決於其他一些因素,如品相、是否附原裝函套、是否有作者簽名等,現在為止市場上成交價格最高的畫冊是2014秋季拍賣會上的一本《揚子風景》第一版,該書為限量1000本的第34 號,贈與威靈頓將軍夫婦(General & Mrs Widdrington),品相極佳。

《北京美觀》

由別發書局製作出版,初版於1920年,第一版限量1000冊,書中收錄民國北京風光攝影作品66幀。

在最近幾年,隨著華辰影像對唐納德·曼尼及其作品的梳理和研究,國內影像收藏市場也對他的攝影畫冊表現出了很大的熱情,由他所供職的屈臣氏公司製作出版的《中國的南與北》、《中國風景畫》、《中國美術畫》、《中國山水寫真》等畫冊也紛紛被一些藏家收入囊中。

《中國的南與北》

由屈臣氏大藥房製作出版,收錄了北京、福州等地風光、民俗影像30幀。

《中國風景畫》

由屈臣氏大藥房製作出版,收錄無錫、杭州等江浙地區風光、民俗影像30幀。

《中國美術畫》

由屈臣氏大藥房製作出版,收錄江浙地區、威海衛、長江流域等地風光、民俗影像30幀。

華辰影像作為國內最大的影像藝術品交易平臺,在今年五月份即將舉行的春季拍賣會上,也會有多本唐納德·曼尼的攝影畫冊亮相,屆時影像收藏愛好者們可以在拍賣預展現場近距離欣賞更多他的攝影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