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請叫我們“中國品牌”好嗎?

曾經,《汽車之家》在其十周年之際,發佈了這樣一則倡議,對於自主品牌的更名,小智也表示不能同意更多。或許,你會覺得小智對此的反映有些“過大”:“鋪天蓋地的汽車號都報導了這件事情,這事兒很大嗎?”

確實,對普通的消費者來說,更名這事兒確實同你沒有直接關係,你會選擇自主品牌的原因可能大部分取決於“預算”,自主品牌永遠是那個預算不夠才會選擇的“備胎”,但“備胎”真的甘心只做一個“備胎”嗎?絕對不是!這些原本的自主品牌也在不斷提升自己的產品力,以提升自己的溢價能力,——換言之,就是取得消費者的品牌認同。

到那個時候,我們就可以用合理的價格買到一輛性價比頗高“中國品牌”車,而不用擔心朋友的各種“不理解”了。所以,更名為“中國品牌”只是第一步,未來會發生什麼很難預料,但可以確定的是,未來的中國品牌應該會越來越好。

1,中國品牌困境重重

目前來說,中國品牌的發展可以說是困難重重。

首先,合資品牌產品價位的“下壓”讓中國品牌原本的舒適區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過去,中國品牌與合資品牌幾乎“井水不犯河水”,——中國品牌在低端市場"搶佔領地",合資品牌在中高端市場“獨領風騷”;而今,中高端市場逐漸飽和,不少合資品牌車的價位一降再降,以合資中級車為例,很多車型的價格已經降到15萬以下,君威和凱美瑞15萬也可以買到,這也讓中國品牌變得舉步維艱。

其次,中國品牌本身的品牌力是個大問題。原因很多,比如:早期沒有技術儲備,設計、製造工藝、品質都比較低導致品牌價值低,即便如今掌握了一定的技術,設計、工藝、品質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品牌力的提升也受到消費者已有“低端廉價”印象的拖累。

這就好比是一個“閉環”,合資品牌的下壓影響了中國品牌的目標人群和價位區間,持續在這個區間的發展並不能提升消費者對品牌的認同感。那麼,如何發展才能突破瓶頸?答案一定是在不斷提升產品力的情況下加強品牌的建設,並注意求同存異。

2,產品力+品牌力+求同存異,以求突破

品牌發展要在產品力提升的基礎上,找到標誌性的“定位”。在這一點上,大家熟悉的寶馬就以“操控感”贏得消費者,而富豪以“安全”博得信任。

但很多中國品牌並沒有自己的“標籤”,小智就無法明確說出“廣汽傳祺”或是其他默默無名的品牌的主要特色。也正因如此,中國品牌走不出“包圍圈”。

當然,中國品牌中,沖出重圍的也有。在電動汽車剛興起之時,比亞迪就卯准了這個潛在市場,花費大量時間精力打造了美譽度頗佳的“秦”,不論是從電動車的市場定位,還是車身設計、名稱上中國風的定位,都是一次成功的嘗試,這樣的標籤,無疑是比亞迪突出重圍的利器。不僅是比亞迪,其他品牌也表現不俗,比如長城有了城市SUV“哈弗”,而吉利準備用最美中級車“博瑞”與合資車對抗。

相信這些中國品牌會在不斷的自我剖析中,真正找到屬於自己的“標籤”,在中國這條路上走的更遠。

今天,小智特意撰文,以示對中國品牌的支援,接下來小智的文章中會使用“中國品牌”的稱謂,並更多的關注中國品牌。但這絕不會影響小智的公正客觀性,因為無原則的支持和偏愛只會對中國品牌的進步和發展不利。

最後,衷心希望我們的中國品牌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加倍努力,不斷提升產品力和品牌力,讓中國消費者逐漸認同並購買屬於他們自己汽車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