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關於防曬,這些誤區你中了嗎?

全國大部分地區都進入了滿街露大長腿的節奏,不失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看著著實讓人賞心悅目。可是,辣媽們在露大長腿的時候,別不小心就被太陽給“黑”了,防曬工作穩穩地得走起了。在選擇防曬霜的時候是不是盯著高係數的買?陰天就不用防曬?在室內不需要防曬?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麼恭喜你,已經成功地掉入防曬的大坑裡。

關於防曬,你知多少?下面小編就來細數那些防曬中,辣媽們可能踏入的誤區。

誤區一:只有在十分炎熱的高溫下,紫外線才會非常強烈。

一說到防曬,可能大家第一感覺就是陽光、熱。然而讓我們變黑的真正元兇——紫外線,是不會發熱的。譬如人們在爬山時,愈往上,山風愈涼,這時紫外線也就愈強。每往上1000米,紫外線就增強10%。

誤區二:陰天時雲層很厚,不用做防曬工作。

雲層對紫外線來說幾乎起不到任何隔離作用,90%的紫外線都能穿透雲層。即使雲層很低,紫外線被削弱了,也仍舊會灼傷皮膚。

誤區三:防曬產品的防曬係數越高越有利。

對於防曬產品的選擇,很多人都會覺得防曬係數越高越好,當然很多不專業的導購也會這麼給你推薦。其實防曬產品的要根據自己所處的環境和皮膚狀況來選擇。防曬係數越高的產品,就意味著添加了越多的防曬劑,對肌膚的刺激也就越大。

一般類型皮膚的人可以選擇SPF值在20~25之間、PA值為“++”的產品;對光敏感的人可以選擇SPF值25~30、PA++;外出郊遊的人選擇SPF值30、PA+++以上;上班族則可以選擇SPF值20以下、PA++。

誤區四:防曬品塗上後即可會產生防曬效果。

很多時候我們都是臨近出門的時候才塗抹防曬,這中做飯其實是不對的。由於防曬中的有效成分必須滲透至角質表層後,才能發揮長時間的保護效果,因此比須提在出門前30分鐘就先擦拭完畢,出門前在補充一次。在使用的劑量上,包含臉部及頸部,大約每次要搽上牙膏管擠出約3釐米的量最為適當。

誤區五:只要出門前塗了防曬霜,肌膚就可以放心一整天。

防曬霜是有最佳效果時間的,“PA+”的有效防護時間大約為4小時,“PA++”有效防護時間大約為8小時,“PA+++”超強防護。而且,大家都知道,在這炎熱的夏季最容易出汗,而在出汗的時候,對臉上、身上的防曬霜就會起到一個稀釋的作用,這時候它的防曬效果會漸漸減弱,所以應及時洗去並重新塗抹,以確保防曬效果的延續。

誤區六:在室內不需要防曬。

在很多辣媽的觀念中,可能覺得在室內是不需要防曬的,不會被太陽直射到,自然也就沒有必要塗抹防曬霜。事實上,50%的紫外線能透過玻璃,它只能隔離中波紫外線(UVB),而長波紫外線(UVA)會毫無阻攔地穿透玻璃,所以坐在室內也需要防曬哦。

誤區七:皮膚已經被曬黑了,再塗防曬霜也無濟於事。

有的辣媽可能在防曬上已經放棄了,認為自己已經被曬黑了,抹上防曬霜也是不可能白回來的了,所以也就不想做這些“無用功”。其實啊,皮膚曬後呈棕黃色,表明皮膚進入自我保護狀態。皮膚的增厚和黑色素的產生是皮膚自我保護的表現。但黑色素只能部分吸收紫外線B,起隔離作用,使肌膚不受損傷,卻無吸收紫外線A的功能。所以,到戶外,太陽與皮膚間的隔離屏障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