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條熱氣騰騰的白麵包,還要什麼愛情?
文|iWeekly週末畫報
白麵包在各國有各種名字,卻以中文名字最得其味。一個“白”字,道盡萬千機關,雖為洋物,卻有《菜根譚》中抱樸為懷的淵源。回歸食物本真,才算真正的清霏有味,風月無邊。
一條剛出爐的、熱氣騰騰的長方形麵包,被端上了餐桌。此刻,它正全力向著生命中最完滿的一刻衝刺 — 大部分小分子糖早已掙脫澱粉的束縛,在面包皮中進行美拉德反應逐漸褐化,更多糖分子轉化成層次複雜耐人尋味的味覺,等待著你的舌頭品鑒。在到達凝膠點的那一刹那,麵包心會反光、閃耀,呈現出迷人的雲絮結構。當所有這些難以捉摸的條件同時具備並且臻近巔峰的那一刻,麵包終於成熟。現在,它正靜待冷卻後被切片。
這是每個家庭中最常見的白麵包 — 它被切片輕微烘烤成略焦的“吐司”,塗上黃油和果醬作為早餐;它被做成三明治帶去公司或者學校,當作午餐;它被切丁輕炸,拌入清淡沙拉,作為晚餐。它在法國被叫作“龐多米”( pain de mie )或“英式吐司”( pain anglais )。它在美國被叫作“普爾曼麵包”( pullman loaf )。
白麵包背後的故事並無確切考證:諸多的傳說之中,唯一能肯定的是,這種獨特的只有少數人能享用的麵包,穿過農業至工業時代的熙熙攘攘,乘著風塵僕僕的歷史列車,來到今天,來到你我的餐桌上。
1999 年,在臺北市的萬華區康定路,門牌小小的 47 號,一家不起眼的麵包店在早 8 點的朝陽中開門迎客。在此後的十多年時間中,店主兼主廚王傳仁每天都會做白麵包,礙於親力親為和對原材的考究, 每天烘焙 30 個白麵包已是極限,於是店內每日都會上演早早被預訂或被搶購走的戲碼。除了店售,王傳仁的博客和書都被家庭烘焙者視為“麵包聖經”,把王傳仁製作白麵包的配方和理念視為烘焙基本功。
麵包教主王傳仁:回歸健康,才是真味
17歲讀高中機電科的王傳仁,因為暑期打工吃到的一塊墨西哥麵包表皮,燃起濃而不散的興趣,立志要做個麵包師。在他身上,所有顛覆性的理念被整合得天衣無縫。舉例來講,做白麵包頭一件大事是需要揉出手套膜,在他這兒,這個檢查膜的動作卻極為小兒科。他長年試驗摸索出自己的方式,而實踐證明,這種方式才最科學,成品效果遠遠好于傳統教科書式的成果。至於如今大行其道的天然酵母議題,王傳仁也有自己的質疑,且為此查證了很多細菌學知識。王傳仁的麵包課經常一上就是12個小時,不為講授技巧只為傳授原理。自詡為“科學家”的王傳仁,一直到30歲才自立門戶,一心修煉技藝,只為做“好吃的麵包”。
王傳仁將麵粉撒在案上,做初始的準備
直到他的小兒子開始吃輔食起,他堅信不疑的很多理念發生了轉變。 “好吃的麵包和健康的麵包哪個更重要?”不停的追問與反思,發生了連鎖的馬太效應,王傳仁開始研究起食物背後的哲學和人類學,從“科學家”變成“人類學家”。他相信殊途同歸,食物最終的本真是有益身體的能量補充。回歸健康,才是真味。
在大量比較和試驗的基礎上,王傳仁製作的白麵包,細較起來與別家果然不同:同樣是味道清淡低調的白麵包,同樣是簡單的6種原材料 — 麵粉、水、鹽、酵母和糖、黃油。切片後,香味彌漫開來。在咀嚼的過程中,舌頭接觸到柔軟如雲的麵包,慢慢感受層層遞進的味道。最後,在吞咽的時候,舌頭感受到類似于堅果與奶香的味道。我們吸入的每一絲味道組合在一起,便重現了白麵包那無可替代的味道。 好麵包的味道是這樣的
美食史學家艾倫 • 格裡科( Allen Grieco )發現,在文藝復興時期,與肉類相比,小麥粉的價格昂貴得驚人。而學者路易 • 斯圖弗( Louis Stouff )在研究位於普羅旺斯的教皇學院(Studium Papal)於 1365 年左右的食物預算時發現了如下的百分比:葡萄酒 41% ,麵包 32% ,肉類 15.5% ,魚類及蛋 5.3% ,香料、烹飪油及乳酪 3.1% ,水果蔬菜 3% 。
達 • 芬奇最推崇的名廚普拉蒂納,早在幾百年前,就曾建議家庭烘焙者像所有農民一樣烤制麵包。 “使用小麥粗粉,精研後,經優質的篩網過濾,放在溫水烤盤中,像義大利的費拉裡(Ferrari)人那樣撒上鹽……只有用新鮮的麵粉製作的麵包才是最營養的。”
祖先的智慧教會我們一件事,來自大自然的恩賜對我們的身體最有利,需要被妥善接納。甚至大仲馬也在自己的美食日記中寫道:“法國人的麵包消耗量最大。一個不容置疑的事實是,法國人較少生病。不少醫生認為這正是多吃麵包帶來的好處。”雖然以現代科學看來這種說法未免偏頗,但至少歐洲人以及全盤接納了歐洲飲食文化的美洲大陸上,麵包作為主食本就是根深蒂固的習俗傳統。
麵粉,是麵包的心臟與靈魂,歐式傳統主食麵包,是使用全麥麵粉、新鮮酵母、水和鹽這4種原料製作而成。簡單的4味原料,如禪味四諦,無數次點燃麵包師的鬥志,使麵包師竭力喚醒深藏在小麥中的全部潛力—通過釋放交織在結構複雜而穩定的澱粉分子中的單糖,挖掘出組成麵包的絕大部分毫無味道的澱粉分子的味道。而這種麵包(比如法國普通麵包 pain ordinaire )成品有較為脆硬的外殼、濕潤通透的內心,口感對比明顯,香味濃郁深邃。咀嚼時會產生清脆美妙的聽覺感受,麵包脆脆的外皮綻開形成漂亮的“耳朵”,就像驕傲地噘起的嘴唇。
歐式麵包更多追求通過技藝提高口感,舉例來說,世世代代以來標準的 60-2-2 法棍(法棍都是由 60% 水, 2% 鹽,2% 酵母和 100% 麵粉製成),從 20 世紀 60 年代“迦納紹時代”開始,麵包師開始拋開這種神聖的配方,挑戰極限,做出更好吃的麵包。而麵包傳到沒有麵包文化基礎的亞洲,提高口感直接演變為加入各種配料,犧牲麵包本味追求香甜。王傳仁認為,在對健康食材的使用和口味的欣賞力方面,歐洲才是我們學習的楷模。作為不以麵包為主食的亞洲人,欣賞不來純正健康的歐式麵包,對這種扎實的麵包始終保持著距離,於是添加了很多糖油蛋奶甚至果料的甜麵包從日本風靡開來,亞洲人從小就認為“麵包不是主食而是甜品”,無形中為身體增加了額外的負擔。
王傳仁把麵粉倒入攪拌機 ,做好之後準備放入烤箱
“我最深的理想,是希望借由我的麵包和課程,讓亞洲人在口味上儘快脫亞入歐。”在王傳仁開始打出“健康麵包”招牌的那天起,隨著添加劑被請出店門,離店的還有很大一部分營業額。 “沒關係,隨著我的努力,我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健康真麵包。”王傳仁不僅沒有知難而退,反而在法國代表麵包法棍( Baguette )和義大利代表麵包夏巴達(ciabatta)上面大做文章 — 竭力做出這兩種特色歐式麵包的真味道,又針對亞洲人吃麵包的習慣稍作改良。 “口味是需要培養的,好似品嘗葡萄酒,這是一種學習的過程,循序漸進慢慢接受。”“好麵包的味道”,它應該是甜滋滋的,帶有堅果香味,而且層次豐富。相信你的感覺,而不是故事。
M•F•K• 費雪在《如何煮狼》中,細細描繪了自己做麵包的感受:“即使是頭一回試做,你都可以站在那裡,端詳著它們,心頭湧現一股幾近玄妙的自豪與自得其樂的情緒。你聞著麵包香,記起一拳捶向麵團時,拳頭被那結實的冷麵團圍裹住的奇異感受,在那一刻,你會明白古人早已知曉的一個道理,那就是:麵包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你會瞭解為什麼在古代,有些單純的人倘若一時失手,將桌上的家庭麵包掉在地上,便會向麵包道歉的道理。”
作為中國家庭烘焙愛好者的白麵包教主,在王傳仁的博客裡,你能找到他多年總結的精華配方,這些被別的名師們視為各自至寶的壓箱底絕招,在他這裡並沒有什麼神秘。他寫“如果你喜歡文章中的配方,儘管拿去玩!不必客氣,也不用佔用版面說謝謝!”
在他看來,越來越多人學會享受“健康真味麵包”,這才證明他的理想逐漸實現。簡言之,“相信你自己身體的感覺,不要再聽信任何故事。”說到感覺,王傳仁翻開隨身攜帶形影不離的筆記本,裡面是各種麵包的配方,每一種麵包都有他自己手繪的素描圖。多年來,他的習慣就是畫下他所有的麵包,細部、特寫、組織……這些都是照片上得不到的感覺,每一筆都讓他得以親近這些他視為生命的麵包。
科技與物質都空前繁盛,當我們誇誇其談追求一粒麥穗的極致美味時,當我們無限遐想希冀捕捉空氣中 1.3 億野生酵母菌中最獨特的那一味時,當我們把對味道的追求推至極限時,是否也應隨著王傳仁的腳步,慢下來,想一想食物的初衷?回歸健康的本真,用自然之物養育身體每一顆微小的細胞,讓舌尖恢復敏銳。真味至簡,好物易尋。
號外:尋找身邊的純正歐式麵包店
▲Opera Bombana 新鮮麵包房
麵包酵母來自義大利麵包大師 Giuliano Pediconi,酵母至今有7年歷史。如果你想吃Opera Bombana的味道,必須來這裡買地道的歐包。這裡的麵包,使用上等義大利麵粉製作。
▲Farine
原汁原味歐式血統的 Farine 很傳統,麵包片有嚼勁,麵包心氣孔誘人,口感濕潤而扎實。多種麵包都值得嘗試,羊角包等基本都是教科書級別的案例。要去上海挖掘麵包美味,第一家一定要去 Fari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