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博會第一辯:機器智慧是人也不具備的智慧
5月26日,在貴陽數博會“機器智慧”高峰對話上,全球IT屆的多位領軍人物就MI(機器智慧)與AI(人工智慧)的區別展開激烈討論。
“只要創造出關於動物和人的智慧,都可以叫做人工智慧。但人與動物不具備的智慧,如果機器具備了,那就是機器智慧,這是我的理解。”阿裡巴巴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說。
王堅舉例說,最常見的人工智慧就是創造一個聊天機器人,基本上是過去人能做的事情。但是去年我們給杭州裝一個城市大腦,那是一個人也不具備的智慧,我覺得更適合機器智慧。
美國矽谷著名創業家、天使投資人史蒂夫·霍夫曼認為,AI是拿圖靈測試作為定義,能與人進行互動通過圖靈測試的都是AI。MI會是人機共生的核心點,我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MI無處不在。因為今天我所做的很多決定,如果有MI輔助,我可以作出更好的決定,這讓每個人未來可以發揮潛力。“我是寫書的,寫每一本書的時候要做大量的研究工作,如果有MI幫我收集資訊、整理資訊,把最相關的資訊提取出來,我可以用更短時間寫出更有水準的書。”
斯坦福大學人工智慧與倫理學教授傑瑞·卡普蘭認為,機器智慧不應該認為它是讓機器變得像人一樣有智慧,應該看成是新一代的自動化。它不是來取代人,它是來輔助人,還會有大量的工作崗位,現在就有很多工作崗位不能靠自動化來取代,這個技術它會改變工作的性質,讓我們工作變得更加高效。如果從這個視角來理解,機器智慧是自動化的延伸。
北京大資料研究院院長鄂維南認為,機器智慧的核心是會學習的機器,它將會把我們帶入智慧化社會,就像當年造出了會勞動的機器把我們代入了工業化社會一樣。
機器智慧如此無所不能,是否會取代人類?對此,王堅打了一個有趣的比喻:“我們拿一條狗讓它去找毒☆禁☆品的時候從來沒有說過我們的鼻子被狗的鼻子給取代了。”他認為,我們要尊重機器在某些方面的能力超越人類。